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 2011-201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平,陈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05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956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968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2011~2012;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2011~201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 2011-201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资源型城市转型3
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观点综述3
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转型的方向12
中国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16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学思路42
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生、困境与路径48
资源枯竭型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56
我国资源型城市类型及转型战略初探62
河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探讨69
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7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81
促进山东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90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禀赋条件约束与突破机制探析96
我国钢铁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初探102
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证分析109
内蒙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116
采煤矿区统筹城乡发展及经济转型策略——以两淮矿区为例124
自然资源尾效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130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缺失——以阜新市为例135
铜川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空间规划策略研究140
对新疆典型资源富集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陷阱”的理论分析15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呼包鄂”三市为例157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打“组合拳”——基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推动经济转型的调查与思考172
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178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研究189
克拉玛依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分析197
基于可持续发展策略下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制约因素、成因与路径选择203
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研究209
绿色低碳发展219
新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组合评价研究219
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研究226
世界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模式及其对中部城市发展的启示231
我国各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原因及其影响239
强化环境管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评估253
中国低碳城市评价及其实证分析270
珠三角城市间环境合作治理机制研究277
济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状况及措施286
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及方式292
低碳经济引领下的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296
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形成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以黑龙江省煤炭产业为例303
产业发展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效果分析310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314
论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320
产业转移与承接327
中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327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340
沿海产业为何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基于普通工人网络招聘工资地区差异的解析346
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355
区际间产业集群化转移与承接路径研究361
外商投资向中西部转移问题研究367
“十一五”期间西部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启示378
产业的链式化转移与承接研究385
异地园区是区域产业转移的双赢模式——以浙江嘉兴市为例390
运输费用、需求分布与产业转移——基于两地区模型的分析396
当前经济政治形势引发的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考408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职能让渡问题研究——基于中西部比较414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来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经验423
我国纺织产业布局研究及政策建议431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化445
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十二五”时期建议445
对促进区域科学发展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45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460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影响研究468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城市群集聚效应的比较研究——以长三角、武汉城市群及川渝城市群为例47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辽宁老工业基地为例480
京津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486
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494
泛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实证分析——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研究505
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十二五”区域规划和布局516
人口城市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522
区域互动合作机制研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为例528
区域经济合作的金融机制533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538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空间互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如何摆脱中国产业转移困境544
中国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沿革及调整方向55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2006~2010561
基于系统理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天津市华明示范镇“三区联动”为例569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缩小578
对生产集聚与外部性、规模报酬递增的测算582
沿海经济发展591
浙江沿海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探索591
海陆产业联动的理论基础及驱动机制分析596
集装箱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深圳为例600
区域性海洋旅游——我国旅游行业新增长点605
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615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趋势展望615
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借鉴美日韩技术创新模式622
中国省域工业结构的聚类与时空演化研究628
适应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生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639
后危机时期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研究646
全球价值链与广东汽车产业集群发展651
资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布局的实证分析657
中国食品制造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66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述评672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678
我国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684
重工业深化、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697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707
产业集群背景下企业战略联盟模式的选择713
区域创新、结构调整与中国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718
基于跨国公司的外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733
中国省际劳动利用效率分析——基于包含劳动力素质的SBI方法737
中西部地区发展749
区域新格局下的中原经济区建设749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路763
西部开发与内陆开放——“十二五”时期中国西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766
“西三角”经济圈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775
促进西部地区开发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法律思考——以西部地区发展知识经济为视角785
新时期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态势及路径创新792
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政策选择797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802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础研究815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实证研究:2000~2009827
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格局836
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的思考845
构建中原经济区点轴呼应与带动格局851
增强中原经济区战略腹地效应研究856
西北地区对外经贸发展比较研究863
西部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经济学思考——以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例87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879
其他领域887
城市水域问题与休闲旅游利用国际经验887
关于中国模式的负面效应与挑战892
典型贫困地区妇女参与新农村产业发展分析900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比较与金融服务创新——重庆调研的经验与启示906
出口企业在内陆省市的区位选择研究——行业层面的考察913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919
金融不稳定性及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基于熵理论的思考931
通过历史看GDP并不能代表国力强弱935
地方政府扶持与中小企业上市——基于西部大开发新疆地区分析939
中国双边货物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截面数据分析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