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维的演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春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924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逻辑思维-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维的演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逻辑研究的两种视角1
二、逻辑科学的变革前夜3
三、概念逻辑的探索方向5
1.概念的结构6
2.思维方法的系统6
3.概念间的关系及关系命题7
4.关系推理8
第一章 概念的系统11
一、井中的月亮存在吗11
1.人所感知的究竟是什么11
2.信息是什么15
3.形象的本质18
4.何物存在23
二、概念的结构27
1.单独概念的结构27
2.普遍概念的结构32
3.集合概念的位置36
三、概念的相对性37
1.横向概念的相对性38
2.纵向概念的相对性44
3.概念的相对确定性48
四、辨证逻辑的位置51
1.两种逻辑的区别52
2.两种逻辑的联系55
五、晨星与暮星同一吗57
1.逻辑中的“同一”问题57
2.质疑“含义”与“指称”59
3.晨星与暮星不同63
4.摹状词与专名不同65
六、集合论悖论——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67
1.考察“集合”概念68
2.考察“自身”一词70
3.考察“不属于自身的那些类构成的类”70
第二章 思维方法73
一、思维方法的系统73
1.什么是思维方法73
2.思维方法的种类75
二、呈现方法77
1.什么是呈现77
2.呈现的种类78
3.呈现所构成的逻辑关系84
三、比较方法90
1.什么是比较90
2.比较的种类93
3.比较所构成的逻辑关系95
四、分析方法98
1.什么是分析98
2.分析的种类99
3.分析所构成的逻辑关系101
五、综合方法102
1.什么是综合102
2.综合的种类103
3.综合所构成的逻辑关系105
六、抽象方法106
1.抽象的形象106
2.形象的抽象110
3.抽象所构成的逻辑关系115
七、限制方法118
1.概念限制118
2.关系限制128
第三章 概念间的关系及关系命题135
一、关系逻辑的视野135
1.关系逻辑的历史视野135
2.关系逻辑的新视野136
二、概念间的关系141
1.传统逻辑的5种关系141
2.概念系统的两大方向、3种关系144
三、命题的结构146
1.“两分法”的弊端147
2.倡导“三分法”150
3.逻辑形式系统的构成元素154
四、简单命题155
1.纯关系命题155
2.量词命题158
3.概念限制的命题159
4.关系限制的命题159
五、复合命题160
1.联言命题160
2.选言命题161
3.假言命题163
4.因果关系命题165
5.负命题165
六、“是”的逻辑新解166
1.“是”的解释统一于关系167
2.“是”所表达的3种关系169
第四章 简单命题推理178
一、比较关系推理178
1.相等关系推理178
2.差异关系推理179
3.相似关系推理181
4.比较关系传递性推理183
二、类属关系推理184
1.概念抽象的推理184
2.概念限制的推理185
三、陈述关系推理186
1.追索推理187
2.预测推理190
四、混合关系推理191
1.陈述关系与类属关系的混合推理191
2.比较关系与陈述关系的混合推理192
3.比较关系与类属关系的混合推理192
五、归纳——命题的综合193
1.归纳推理与归纳问题193
2.在归纳中其他思维方法的作用196
六、演绎——命题的分析205
1.演绎推理与演绎问题205
2.演绎推理的新认识209
七、类比——相似关系的推理215
1.什么是类比推理215
2.类比推理的种类及其逻辑形式218
第五章 复合命题推理223
一、联言推理223
1.分解式推理223
2.组合式推理224
二、选言推理224
1.相容选言推理224
2.不相容选言推理225
三、假言推理227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227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228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230
四、负命题推理231
1.简单命题的负命题等值推理231
2.复合命题的负命题等值推理232
五、因果关系及其推理233
1.因果关系语句233
2.因果关系235
3.因果关系的种类238
4.因果关系推理238
第六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241
一、同一律242
1.同一律的内容242
2.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242
3.同一律的作用243
二、矛盾律243
1.矛盾律的内容243
2.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243
3.矛盾律的作用243
三、排中律243
1.排中律的内容243
2.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244
3.排中律的作用244
第七章 语文逻辑245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245
1.思维与语言不是同时产生的246
2.思维与语言的本性不同248
3.思维的“物质外壳”不是语言249
4.语言的“标签”作用250
二、语词与概念的联系251
1.语词与概念没有必然联系252
2.语词没有概括功能255
3.语词与概念的“暂时联系”257
三、汉语句的逻辑之根261
1.简单命题的语句262
2.复合命题的语句266
四、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逻辑解释269
1.疑问句的逻辑形式270
2.祈使句的逻辑形式272
3.感叹句的逻辑形式272
五、文体的逻辑划分273
1.文体划分的逻辑困惑273
2.文体分类的逻辑系统276
六、文章的逻辑结构281
1.结构要素281
2.结构种类282
七、记叙的逻辑284
1.过程叙述285
2.状态描述288
八、说明的逻辑289
1.定义说明289
2.分析说明290
3.综合说明292
4.比较说明293
九、议论的逻辑294
1.立论的逻辑295
2.驳论的逻辑297
第八章 创新思维的方法299
一、创新并不神秘300
1.人人都有创新力300
2.想象活动也是思维活动301
3.创新思维属于常规逻辑思维303
4.自主创新呼唤民族的自信304
二、观察与创新305
1.观察是认识的源泉305
2.观察是发现的手段307
3.观察是发明的前提308
4.观察需要科学精神309
三、分析与创新312
1.静态分析中的创新312
2.动态分析中的创新313
3.系统分析中的创新314
4.借助于科技手段的分析创新316
四、综合与创新317
1.再造性综合的创新317
2.创造性综合的创新320
五、抽象、归纳与创新321
1.属性认识的创新322
2.规律认识的创新323
六、演绎、限制与创新324
1.演绎的创新作用324
2.限制的创新作用326
七、联想、选择与创新326
1.联想与选择的逻辑特征326
2.联想与选择在创新中的作用328
八、类比与创新330
九、假说的逻辑分析331
1.假说的逻辑特征331
2.假说的创新作用333
3.假说的逻辑检验335
4.假说的一个实例:《地壳运动的原动力》337
附录:地壳运动的原动力339
1.地壳岩石圈热胀冷缩规律340
2.对地壳运动现状的解释341
3.地壳岩石圈热胀冷缩的证据342
4.先有两大山脉,后有三大海洋的依据345
5.三项预言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