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晓明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 ISBN:75434801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毛泽东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现状和意义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
(二)研究的意义4
二、相关概念辨析7
(一)社会建设的内涵9
(二)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12
三、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及基本内容14
(一)研究方法14
(二)理论框架及基本内容15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19
(一)研究的创新19
(二)研究的不足20
第一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1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建设思想对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影响21
(一)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治理思想的影响22
(二)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思想的影响25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28
(一)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29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作出了科学设想30
(三)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32
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33
(一)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探索33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观的形成35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38
(一)《论十大关系》中的社会建设理论38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社会建设理论42
(三)《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社会建设理论45
(四)毛泽东晚年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失误49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方针53
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53
(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提出的背景53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的内容56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的实质是社会和谐58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61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62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方针的内容63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方针的实质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69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和基本方针的内在统一73
(一)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73
(二)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76
(三)统一于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方法78
(四)统一于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思想80
第三章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利益协调83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83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84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87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94
二、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96
(一)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对社会建设的影响97
(二)我国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的变化99
(三)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102
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04
(一)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104
(二)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方法108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民主法治保障115
一、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115
(一)西方政治学的社会公正观116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观118
(三)社会公正与社会建设的关系121
二、“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的社会公正思想124
(一)提出人民拥有基本权利125
(二)指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126
(三)倡导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128
(四)注重大众教育和实用教育129
(五)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131
三、社会公正的民主法治保障133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公正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133
(二)社会公正的实现又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完善136
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保障理论的内容136
(一)人民当家做主要以法律为保障137
(二)充分发扬民主,保障民主监督138
(三)重视法治制度建设140
(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42
(五)党和政府主持法治保障下社会公正的实现143
(六)重视道德建设,保障社会公正14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149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149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的辩证统一150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管理单位制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特征154
(三)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160
二、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内容162
(一)社会管理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163
(二)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保障人民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166
(三)政府管理的核心理念——为人民服务169
(四)统一性与独立性相统一的原则171
三、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理论的内容173
(一)重视社会的政治稳定174
(二)坚持以阶级斗争的方法打击敌对势力175
(三)坚持以“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76
(四)对少数人闹事采取积极而有准备的态度177
(五)发展农业以避免天下大乱179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保持国家长治久安18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183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184
(一)利益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84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185
(三)历史主体和利益主体的统一186
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188
(一)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建设的目的188
(二)不断改善民生才能推动社会建设190
(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192
三、改善民生理论的内容193
(一)公私兼顾、军民兼顾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正确方针194
(二)维护群众利益,防止损害群众利益197
(三)不断改善群众生活199
(四)注重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201
(五)缩小城乡差别,保障农民利益205
(六)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208
结束语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211
参考文献221
后记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