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年与家庭 理论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老年与家庭 理论与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823814.jpg)
- Rosemary Blieszner,Victoria Hilkevitch Bedford著;林欧贵英总审阅;林欧贵英,林雅婷,黄月美等译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1460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老年与家庭 理论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老化的家庭脉络:趋势与挑战1
当前家庭老年学状况1
历史与人口趋势1
理论架构与研究方法2
家庭关系3
家庭生活脉络4
家庭生活中的转捩点与介入4
补充题材6
未来家庭老年学的挑战6
集合主题6
补充新趋势7
第二章 历来对于家庭以及老化之观点11
前言11
生命周期观点12
过往的迷思15
共同居住16
在生命转换时期的历史性改变19
亲属间的互相依赖24
横跨生命历程,跨世代间的支持25
过去的启示27
未来的方向以及研究需求29
第三章 老化与家庭:现在和未来人口统计的议题31
人口统计因素影响家庭结构32
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32
延长平均余命34
流行病的转变36
家庭和家族人口统计的意义39
改变中的婚姻状态39
缩减中的家族规模和已改变的居住安排41
改变中的社会支持比例47
照顾者的比例49
减少的亲属可及性50
未来研究的方向53
第四章 生命后期的家庭生活——连结理论与发现53
相关事件:家庭脉络下的人口老化现象54
生命后期的家庭研究56
连结社会科学中的新哲学57
生命后期的多代家庭与家庭理论60
扩展家庭理论:生命全程和生命转变的研究66
连结家庭理论与社会家庭问题67
家庭理论中关于晚年家庭的最近发展与研究68
后半人生的家庭发展理论与应用69
家庭压力理论与后半人生74
批判理论:一个借来的理论及老年期之家庭77
结论:未来对人生后半段家庭研究的方向81
第五章 成人期与老年期的家庭关系与个体发展85
导论85
从个体发展的观点87
从家庭照顾的观点91
未来研究的连结与方法95
相互的影响95
非标准模式的家庭生活与个体发展98
方法学的议题99
第六章 从女性主义的观点看社会老年学103
性别的概念:意义及其在社会老年学上的使用103
老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05
历史背景106
从传统到过渡时期的改变107
现代108
将两性截然划分为二的意识形态对于老年研究的影响109
女性和男性身分的刻板印象109
老年女性及社会世界110
老化及主要的生活圈111
家庭照顾111
退休113
守寡时期116
结论:异质性和改变118
第七章 老年人的家庭动态与休闲经验:理论观点121
前言121
时间、家庭与成人发展121
晚年个人与家庭的转变123
休闲与娱乐的相关研究124
活动范围124
质与量125
背景脉络125
关系的供应126
关系的实用明确性126
关系网络127
休闲的生活形态:时间、活动、偏好与胜任感128
家庭动态的理论130
符号互动论130
家庭发展理论132
研究的涵义:理论途径的地图133
关系的功能133
休闲的生活形态134
符号互动论135
家庭发展理论136
结论137
第八章 婚姻和婚姻性质的亲密关系139
探索的领域139
生命中期到晚期的婚姻142
生命中期的婚姻142
第三年纪婚姻143
第三年纪婚姻的模式144
生命晚期的婚姻145
在生命晚期中的其他亲密关系146
异性恋同居146
在中期和晚期生命中同性间的恋爱关系146
性行为149
知识基础的评论149
性趣和活动的研究150
影响性行为模式的因素151
在中期和晚期生命的婚姻中的其他影响152
对子女的养育152
社会地位153
伦理和文化153
再婚154
退休154
疾病154
族群效应155
增加人际关系156
第九章 中老年龄阶段的手足关系159
何谓手足?160
个人网络中手足关系的地位160
来自手足的社会支持161
变异来源163
个人与手足的关系165
手足分离166
手足关系的益处167
手足关系的代价170
照顾手足171
特别问题173
性别的影响173
生命中的事件之影响174
下一步的研究178
巨观分析研究178
微观分析研究178
手足关系的社会背景180
结论181
第十章 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关系品质之决定因素183
父母—成年子女关系的社会脉络184
了解生命后期亲子关系品质的架构185
社会结构观点与代间关系186
亲子关系之状态转变、品质与内容189
生活压力事件与依赖193
结论196
第十一章 变动时代下的祖父母199
祖父母代理亲职、家庭以及社区生活的现况200
人文科学中对于祖父母亲职的了解201
非正式的规范和迷思202
家庭生活的研究:祖父母亲职的转换和情况203
祖父母亲职的研究205
祖父母亲职与社会化206
祖父母亲职与利益交换208
祖父母亲职和个人特质以及生命历程211
理论以及方法论的争议212
未来研究的需要215
第十二章 乡村背景下的老化与亲属关系217
前言217
乡村/都市之比较219
乡村/都市中老年人之健康和社经地位之比较219
乡村/都市在家庭背景上之比较221
乡村家庭之异质性225
务农以及非务农家庭之比较226
种族/信仰之差异性228
老化以及亲属关系之地区性差异229
理论与方法论之议题230
地区的理论结合230
方法论议题231
结论与未来的方向235
未来的方向236
第十三章 社会关系的护卫:在生命全程脉络内的家人与友谊239
社会关系的一个生命历程观点239
社会关系如同一种发展的现象241
研究方法与定义242
社会关系的特征243
社会关系的结构243
社会关系的功能246
社会关系、健康与福祉248
利用社会关系护卫去计划一个成功的老年期251
第十四章 家庭与退休253
家人关系和退休:理论架构254
人口趋势256
家庭和退休的连结:过去研究的证据259
家庭对退休的影响259
退休对于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影响262
退休政策与家庭266
未来趋势270
第十五章 疾病对家庭的影响273
导论273
家庭照顾的结构274
孱弱的老年人275
家庭照顾者276
社会背景脉络277
家庭照顾和生命周期278
人口老化279
慢性症状的发生率279
整体的生育比例280
离婚率281
女性劳动力之参与283
潜在的家庭照顾者284
疾病的冲击285
未来需要的研究286
第十六章 死亡和丧失亲友289
丧亲理论290
死亡对家庭的冲击291
老人死亡的冲击292
预期292
剥夺悲伤权293
年老父母的死亡294
死亡的比较294
一般的转变295
父母死亡对中年孩子的冲击295
摘要299
老人面临丧亲之痛299
多样的丧失299
剥夺悲伤权300
老人父母的死亡300
年长手足的死亡301
成年孩子的死亡302
未来研究304
方法304
论题304
摘要与涵义305
第十七章 丧偶期307
前言307
老年人的丧亲经验307
丧偶的人口统计309
家庭特质和丧偶期310
居住安排310
丧偶期的新角色设定312
家庭互动和不同形态的支持312
每日生活任务与家庭协助313
家庭实际支持的形式314
家庭对丧偶家庭成员的健康支持315
家庭对情感需求的支持317
丧偶期的约会与再婚317
结论319
实用方面的建议319
更多理论发展的需求320
第十八章 家庭与正式网络323
简介323
社会关怀324
机能与情感上的协助324
非正式网络325
正式网络326
非正式与正式关怀安排之初始与结束327
强调照护者社会心理的理论途径328
强调服务使用模式的理论途径329
正式与非正式网络的并存330
连结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之概念途径330
非正式与正式网络间的冲突332
给未来研究的建议与理论发展333
结论335
第十九章 晚年家庭的临床介入337
定义337
临床介入337
晚年家庭337
家庭介入338
老化家庭的介入338
看护的家庭338
家庭老人虐待340
慢性病身体不适的家庭341
摘要342
应用于晚年家庭的典型家庭治疗342
系统理论342
行为治疗345
建构式的家庭理论345
精神分析模式346
家庭介入研究的摘要与建议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