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治中回忆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治中著 著
- 出版社: 文史资料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治中回忆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艰苦的历程1
第一节 来源1
故乡1
家世6
第二节 读书8
入私塾8
考秀才11
第三节 流浪13
吕德盛号学徒13
流浪十二圩15
两次安庆之行18
扬州警察22
加入学生军26
第四节 进军校28
武昌28
保定34
第五节 锻炼37
投奔广东37
多次遇险42
宣汉事变46
选课于上海大学52
初试教学54
第二章 北伐到抗日57
第一节 北伐前后57
从广州到武汉57
在武汉期间60
溪口之行64
小游欧美65
归国71
第二节 十年执教72
服务黄埔72
由武汉分校到南京本校76
几件不曾忘记的事77
学生请愿事件77
十周年纪念大会80
编印校史81
大演习的殉职者81
离开军校82
第三节“讨逆”85
出镇武汉85
陇海战役88
提师入闽92
第四节 首次抗日——一二八淞沪之役95
淞沪参战95
庙行战斗99
浏河战斗100
葛隆镇战斗102
慰问106
诗意的虞山108
追悼109
第五节 再度抗日——八一三淞沪之役111
设秘密机构于苏州“留园”111
初步的部署和意见113
一件敌情判断的电报116
两篇文告118
进军上海120
对敌根据地的猛攻123
对敌登陆的激战127
一个受委屈的问题131
转取守势和我的辞职133
第三章 服务湖南138
第一节 莅任138
从上海到长沙138
省训与施政方针139
第二节 三大难题143
到任后的第一件事143
一个兄弟问题——兵役147
治安之癌151
第三节 春雷起蛰154
民训的发动154
两大方案的制定159
向着旧存组织、制度、人事进军的前夜163
第四节 第一度出巡168
湘东南一次秘密的旅行168
地方政治的人、物、事170
第五节 转移风气173
正义不存乎天壤之间173
贪官之惩治176
公路上死伤案件179
第六节 新县制建设之实施183
干部之培育183
基层建设之推进187
第七节 五月杂话191
发动人民抗敌自卫力量之真义191
我们愿多听人民说话195
“省服”与“剃头匠的精神”198
第八节 第二度出巡203
巡程前后203
西巡半月记206
第九节 财政与计政225
开源与节流225
小事与大事229
第十节 我与教育232
我对于几个教育问题的见解232
教育会议237
第十一节 抗战准备与动员工作239
战时政治的中心任务239
军事整备的片断回忆241
国防工事241
长沙分校242
团队整训243
南岳治安会议244
编组民众抗日自卫团诸问题之检讨244
九月删电244
三原则的重申245
武装群众问题247
民众运动248
二期民训工作248
抗战统一委员会249
第十二节 武汉弃守前后251
抗战全局与武汉战役251
紧急阶段中的自我检查255
将又站在抗战的前哨259
第十三节 长沙大火262
火变一日记262
火变是怎样造成的267
事后的处置270
附:与郭沫若先生谈长沙大火问271
第十四节 最后一页282
长沙善后工作282
应变方案的制定285
呈请去任287
告别词288
第四章 在抗战时期的重庆294
第一节 参与军事机要294
自律和申明294
军事片断296
协调干部300
琐碎事务302
一个武将——陈诚305
一个文人——陈布雷308
第二节 抗战中的部队政工312
政工纲领312
政工典范313
政工改制314
工作重点314
活跃在战场上316
工作的检讨322
星期六聚餐晚会332
第三节 抗战中的青年组训335
工作纲领335
团与党关系的确定336
一个指示337
团员总考核与干部政策346
一个改进的意见348
夏令营356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64
建议与提案369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373
工作总检讨374
第四节 逆耳之言384
零星回忆384
政治、军事及党内风气问题387
政府、政策、制度和作风问题393
根本错误、领导缺点和补正之道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