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文化哲学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文化哲学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
  • 王冀生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4147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文化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文化哲学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1

一、大学的本质及其应当承担的文化使命3

二、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5

三、大学应当始终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7

四、坚持“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10

第一章大学本质和文化使命13

一、大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15

二、走出“象牙塔”以后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17

三、现代大学与人类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22

四、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25

五、传承和创新文化是大学应当承担的重大使命28

六、文化和科学的深刻联系和质的区别31

七、21世纪大学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33

八、为发展民族文化和推进人类文明作贡献36

第二章高深学问和文化个性41

一、精神家园和知识权威的传统使命43

二、以文化机制作为主导机制44

三、大学组织特有的精神传统45

四、对超越现实功利的理想追求47

第三章教育本质和人文化成51

一、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命活动53

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活动的崇高理想55

三、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57

四、“人文化成”是教育活动的本义62

五、从“人文化成”到“专门教育”的根本转变64

六、坚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67

七、“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69

八、现代大学教育的崇高使命75

第四章探索未知和创造未来81

一、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和学科83

二、学科是大学的细胞和承载大学职能的基础平台84

三、科学活动的本质及其具有的双重价值87

四、大学理念应当积极回应现代社会的理智需求89

五、现代大学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91

六、两种教育目标和多种学术价值观的矛盾冲突93

七、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和杰出拔尖创新人才96

八、创新是大学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99

第五章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103

一、“育人为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105

二、“科学为根”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109

三、大学应当始终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114

四、一个以求真育人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118

第六章价值危机和文化觉醒121

一、大学这座“神殿”在其现实性上是“国家的”123

二、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和今日大学的价值危机125

三、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127

四、时代强烈呼唤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130

第七章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135

一、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137

二、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138

三、大学精神文化是整个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46

四、大学物质文化蕴涵在大学存在的物质形态之中148

五、大学制度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学术价值观150

六、大学环境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生态152

七、构成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核心要素155

八、大学应当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158

第八章国家兴衰和大学兴衰161

一、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163

二、坚持民族文化个性与争创世界一流165

三、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重点所在169

四、坚持实施“文化兴校”发展战略171

第九章人文目标和科学理性175

一、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信仰177

二、马克思社会思想的核心就在人180

三、坚持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184

四、努力开创大学和谐发展的新局面189

第十章中国特色和综合创新193

一、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195

二、“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202

三、创新和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205

四、时代呼唤中国新一代教育家群体的迅速崛起208

展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而奋斗213

一、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5

二、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216

三、建立“开放、多元、竞争、有序”的大学格局217

四、构筑一种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文化生态环境219

主要参考文献221

作者有关论著228

附录一报刊媒体有关报导232

附录二学者专家评论摘录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