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尚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380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总论1
一、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中国的逻辑1
二、团结与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方略5
三、人民政协: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9
四、政治协商:创造团结与民主的有机统一13
五、结论16
第一章 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人民政协18
第一节从“旧政协”到“新政协”18
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命运的选择19
二、“旧政协”两种势力的较量20
三、“五一”口号的提出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22
第二节 新政协与党领导人民建国24
一、中国共产党民主建国构想的形成25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27
三、《共同纲领》是共产党的执政大纲29
第三节 人民政协与党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权32
一、《共同纲领》的贯彻实施3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确立40
三、宪法颁布与人民政协的功能转型42
第二章 党执政体制的建立与人民政协46
第一节 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与发展46
一、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调整政治制度47
二、人民政协参与第一届人大的准备工作49
三、召开人大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53
第二节 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56
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58
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60
第三节 人民政协与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62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与贯彻62
二、人民政协参加社会主义建设64
三、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65
第三章 党执政能力的提升与人民政协69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恢复与党重塑民主执政69
一、人民政协的恢复重建与执政党任务的战略转移69
二、消除一元化领导体制弊端和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任务71
三、政协章程的两次修改及其影响76
第二节 政党制度建设与人民政协的发展79
一、十三大报告开启制度化建设进程80
二、政党制度制度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81
三、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83
第三节 人民政协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86
一、政党制度入宪进一步强化人民政协存在与发展的法律依据86
二、人民政协主要职能的拓展与制度化89
三、人民政协的履职实践和探索创新92
第四章 党执政方式的完善与人民政协97
第一节 人民政协与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97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党执政方式的拓展98
二、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101
第二节 人民政协建设与党民主执政106
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颁发107
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与丰富党民主执政内涵111
三、发挥人民政协重要作用与完善党的民主执政115
第三节 人民政协发展与党科学执政124
一、党科学执政与发挥人民政协推动国家事业发展的作用125
二、人民政协理论建设丰富党的执政理论127
三、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与完善党的领导与执政方式129
第五章 党的领导与人民政协13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政协134
一、人民政协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34
二、人民政协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136
第二节 党领导人民政协的制度安排与基本方式138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协的制度安排138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协的基本方式141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149
一、提高党领导的规范性150
二、提高党领导的科学性150
三、提高党领导的艺术性151
第六章 人民政协与统一战线153
第一节 统一战线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法宝153
一、统一战线与党的领导154
二、统一战线与党的执政155
三、统一战线与党领导的国家建设158
第二节 人民政协肩负统一战线的使命160
一、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161
二、人民政协承担统一战线的任务163
三、人民政协以其独特功能实践党的统一战线165
第三节 党通过统一战线实现其重大战略目标167
一、党依托人民政协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167
二、党支持人民政协致力于“五大关系”的和谐170
三、党通过人民政协践行大团结、大联合172
第七章 人民政协与多党合作176
第一节 多党合作与共产党执政176
一、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176
二、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空间的展开179
第二节 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183
一、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实践的成果183
二、人民政协在组织上推进了多党合作185
三、人民政协在制度上保障了多党合作187
第三节 多党合作是人民政协发展的重要动力190
一、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191
二、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193
三、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195
第八章 人民政协与民主协商200
第一节 民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种方式200
一、民主协商是共产党在人民政协的创举200
二、民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202
三、民主协商是共产党崭新的执政方式204
第二节 民主协商在中国的基本实现途径205
一、通过政治协商实现民主协商205
二、经过民主监督体现民主协商207
三、实践参政议政彰显民主协商208
四、在合作共事中实现民主协商210
第三节 民主协商的现实效用211
一、民主协商有利于实现公民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212
二、民主协商有利于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213
三、民主协商有利于提升共产党的执政能力213
第四节 民主协商的体制机制创新215
一、民主协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与有利条件215
二、民主协商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与走向219
三、民主协商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与层面拓展223
四、民主协商体制机制创新的关健与主要着力点225
第九章 人民政协与民主监督228
第一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与人民民主228
一、监督与民主228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与人民民主230
第二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发展历程232
一、互相监督232
二、民主监督236
第三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制度安排239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形式及其发展240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及其发展242
三、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政治空间、制度空间与社会空间243
第四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运行形式245
一、侧重于集体的民主监督的运行形式245
二、侧重于个体的民主监督的运行形式248
第五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绩效与创新251
一、衡量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政治绩效的基本标准252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创新实践254
第十章 人民政协与民主决策258
第一节 民主决策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258
一、党在执政实践中探索民主决策的原则与制度259
二、民主决策是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265
第二节 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是党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269
一、政治协商与民主决策270
二、参政议政与民主决策275
第三节 人民政协与民主决策过程277
一、人民政协与决策的提出278
二、人民政协与决策的执行281
三、人民政协与决策的反馈282
第四节 人民政协参与民主决策和党的执政能力284
一、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284
二、政治协商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287
三、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291
第十一章 人民政协与社会整合295
第一节 社会整合与中国共产党执政295
一、现代化与社会分化295
二、社会整合的组织选择298
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300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社会整合302
一、政党整合:人民政协的多党合作机制303
二、社会整合: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机制304
三、意见整合: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机制308
四、参与整合: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机制309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社会整合与中国发展模式311
一、超大社会的社会整合与民主发展312
二、传统整合资源匮乏与新中国的创造314
三、人民政协的社会整合与中国发展模式316
第十二章 党领导城市社会发展与上海政协(历程)319
第一节 协商合作巩固城市新生政权320
一、精英云集与统一战线320
二、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327
三、社团重组:市工商联合会的桥梁作用331
第二节 党领导的城市社会变革与协商议政335
一、合力应对内外挑战335
二、新旧城市嬗变中的政治协商339
三、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342
第三节 党领导的城市社会转型与上海政协346
一、市政协与城市的现代化转型346
二、市政协与浦东开发开放351
三、市政协与新时期城市发展356
第十三章 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与上海政协建设(体制)361
第一节 市委领导下的上海政协建设与发展361
一、市协商委员会的成立及其重大贡献362
二、市政协成立及在“文革”前的曲折发展368
三、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协的建设与发展372
四、市政协在市委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377
第二节 市委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市政协工作的领导383
一、市委对市政协领导体制的发展384
二、把市政协工作纳入市委总体工作安排和重要议事日程388
三、充分发挥市政协党组在市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389
四、大力支持市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390
五、积极为市政协履行职能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392
第三节 区县党委对区县政协的领导393
一、区县党委加强对区县政协的领导394
二、区县政协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组织优势,扩大党的执政基础395
三、区县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398
四、区县政协与市政协的联合、联手、联动401
后记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