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全科学方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全科学方法学
  • 吴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75045901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7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6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全科学方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安全科学方法学总论3

第1章 绪论——安全科学与安全科学学3

1.1方法论概述4

1.2安全与安全科学5

1.3安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9

1.4安全科学学及其公理14

1.5安全科学方法学及其框架21

1.6安全学科的发展沿革及展望23

第2章 安全科学方法学要素——方法论名词释义32

2.1方法学重要名词的释义33

2.2社会科学方法论重要名词的内涵41

2.3自然科学方法论重要名词的内涵47

2.4表达科学方法学的常用名词释义54

2.5表达科学研究内容的常用名词释义58

2.6表达工程科学内容的常用名词释义63

第3章 安全科学方法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论70

3.1搜集·整理·概括的方法——安全信息处理之入门71

3.2感性·直觉·测量的方法——安全判断之常识72

3.3发现·描述·解释的方法——事故调查之必知74

3.4预见·预测·辨伪的方法——事故预防之要领77

3.5想象·假说·试验的方法——安全分析之途径79

3.6设计·评价·鉴定的方法——安全工程之关键81

3.7规划·计划·决策·控制·反馈的方法——安全管理之环节84

3.8结构·层次·对应·相似·简单的方法——安全系统之特征90

3.9缺点·特性·希望点·公理化的方法——寻找安全切入点之途径93

3.10检查·证明·试错·验证的方法——安全检验之常规96

3.11仿制·引证·脚本·形态方格的方法——安全佐证之门道98

3.12运筹方法——安全优化决策之依据101

3.13展开方法——安全索因之方式106

第二篇 安全系统方法学113

第4章 安全系统方法论导论——系统特征和性质113

4.1概述——安全系统思想114

4.2系统论方法——安全系统方法学的基础118

4.3系统的概念·组成·尺度——研究安全系统的要素120

4.4系统的属性与运用——把握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124

4.5系统的功能分析——研究安全系统的特征128

4.6系统的结构分析——分析安全系统的内部构成130

4.7系统的形态和状态与运用——描述安全系统的方法135

4.8系统的环境与运用——表征安全系统的外部联系138

4.9系统的模型与运用——表达安全系统的量化方式142

4.10系统的分类与运用——辨识安全系统的工具144

第5章 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系统科学理论149

5.1概述——安全系统学150

5.2系统的信息与运用——安全系统的脉络153

5.3系统动力学与运用——安全系统演化的表达156

5.4系统的控制理论与运用——安全系统调节的方法160

5.5运筹理论与方法——安全系统优化的基础思想165

5.6模糊系统理论与运用——复杂安全系统表达的工具169

5.7系统工程与运用——安全系统的构架173

5.8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安全工程实践的指南178

第6章 复杂安全系统方法——现代软系统理论190

6.1软系统方法论——研究模糊安全系统的有效方法191

6.2系统自组织理论与运用——让复杂安全系统自动简单化196

6.3系统的他组织与运用——发挥安全系统外部的作用200

6.4灰色系统理论——处理模糊安全系统的有力工具205

6.5突变理论与运用——表达事故突发性的学说208

6.6非线性动态系统理论与运用——描述复杂安全系统的数模211

6.7复杂网络理论与运用——表征复杂安全系统的内在特征214

6.8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与运用——展现安全综合科学的特性218

6.9复杂系统方法论运用——安全系统规划方法222

第7章 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系统科学理论运用229

7.1管理与安全系统管理方法论230

7.2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分类233

7.3安全系统管理的原则与原理237

7.4安全系统管理体系239

7.5安全系统管理学涉及的相关学科及其发展244

7.6安全目标管理方法246

7.7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实践252

第三篇 安全系统人—机—环方法学261

第8章 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仿真方法——本质安全的关键技术261

8.1系统控制方法论262

8.2安全控制论的方法学267

8.3安全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学271

8.4安全控制系统的度量方法学276

8.5安全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279

8.6安全仿真方法学284

8.7安全人机系统评价方法288

第9章 人因特性研究方法——人本原理的实质体现292

9.1人·人性·人格的表达方式293

9.2人因的关键要素表达方式296

9.3人的自身需求与行为描述方式302

9.4人的角色、心理气候与自我评价方法306

9.5团体与人群的沟通方式308

9.6人的安全心理特性研究方法310

9.7我国人的心理特性研究方法现状分析317

第10章 人因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方法——实现安全科学管理的先进手段322

10.1安全人机工程方法论323

10.2群体人因分析方法326

10.3人因激励方法329

10.4强化人因管理方法334

10.5领导激励人因方法337

10.6人的心理与能力测量方法341

10.7测量的效度和信度及抽样方法344

10.8人因失误研究方法348

10.9近十年人因可靠性研究进展352

第11章 安全社会科学方法学——复杂性安全问题非量化研究的重要途径358

11.1安全社会学概述359

11.2安全法学方法论361

11.3安全经济学方法366

11.4安全伦理学方法378

11.5安全文化学方法386

第四篇 典型安全科学方法397

第12章 安全教育方法学——预防事故的三大策略之一397

12.1安全教育方法学概述398

12.2安全教育的内在机理402

12.3安全教育方法论406

12.4个人安全教育的方法415

12.5集体安全教育方法417

12.6安全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420

12.7安全教育绩效的评估方法432

12.8我国安全生产培训的模式和方法436

第13章 安全科学思维方法——安全理论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440

13.1创新思维方法441

13.2方向性思维方法447

13.3综合分析思维方法450

13.4理想化思维方法455

13.5联想思维方法457

13.6安全科学思维的实践例子458

第14章 安全比较研究方法——安全科学研究选题的突破口462

14.1比较研究方法463

14.2比较研究的相关方法465

14.3安全科学比较方法468

14.4比较安全科学的分支470

14.5比较安全学的运用实践:比较安全教育学476

14.6比较安全学的更多实践482

第15章 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推理分析的重要工具486

15.1科学逻辑概述487

15.2逻辑学方法论490

15.3典型推理证明方法495

15.4系统安全分析的逻辑方法497

15.5安全生产的其他逻辑方法实践504

第16章 安全历史方法——引史为鉴的常用之道507

16.1历史方法概述508

16.2安全史学的方法论研究511

16.3安全史学方法515

16.4科技考古学方法520

16.5中国传统人机工程学思想考证实践524

第17章 事故统计分析方法——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534

17.1统计方法论535

17.2安全统计方法学537

17.3统计分析方法540

17.4按事故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事故统计分析法分类547

17.5事故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549

17.6一些安全统计算法和实例550

17.7事故统计实践案例552

第18章 安全调查与观察和实证方法——安全实践研究的重要方法556

18.1调查方法论557

18.2观察方法561

18.3科学观察法563

18.4经验与模拟方法论566

18.5事故调查与分析方法570

第19章 预测与评价和决策方法——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方略577

19.1预测方法论578

19.2评价方法论588

19.3决策方法595

19.4风险评价方法603

19.5公共安全科技的“三角形”框架与“4+1”方法609

19.6处理灾害毒理学事件的“三阶段法”610

第五篇 应用安全科学方法学619

第20章 安全管理的数力表达方法——安全管理量化研究的途径619

20.1安全管理系统的图论表达法620

20.2安全管理力学方法628

20.3安全管理力学表达运用实践631

20.4企业伤亡事故率的系统动力学651

20.5安全系统的信息力学654

参考文献658

附录:书中部分外国名人简介669

后记6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