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铮,朱永彬,王丽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10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二氧化碳-排气-控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碳排放控制的经济学问题1
1.2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的政策模拟问题2
1.3碳排放控制策略定量研究的一些误区3
第一篇 中国碳减排的宏观经济控制策略研究7
第2章 自由排放情景下中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及碳排放趋势7
2.1模型7
2.1.1 Moon-Sonn原始模型7
2.1.2模型改进8
2.1.3模型求解9
2.2数据来源及参数估计11
2.2.1生产函数参数11
2.2.2总人口及劳动力11
2.2.3效用函数参数12
2.2.4折旧与能源进口综合成本12
2.3模拟结果12
2.3.1能源强度预测13
2.3.2经济增长路径14
2.3.3碳排放趋势15
2.4敏感性分析18
2.4.1能源进口综合成本18
2.4.2能源强度下降速率19
2.4.3可再生能源替代政策20
2.5小结21
第3章 排放强度控制下中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及碳排放趋势22
3.1模型22
3.1.1模型构建22
3.1.2模型求解25
3.2数据来源及参数估计25
3.2.1能源强度动态方程参数25
3.2.2能源知识资本积累方程参数27
3.3模拟结果27
3.3.1经济增长路径29
3.3.2研发投资路径31
3.3.3排放强度降低路径32
3.3.4能源消费及碳排放路径33
3.4敏感性分析35
3.4.1对经济增长路径与社会福利效用的影响36
3.4.2对研发投资路径的影响37
3.4.3对排放强度路径的影响37
3.4.4对碳排放路径的影响38
3.5小结38
第4章 排放总量控制下中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及碳排放趋势40
4.1模型41
4.1.1生产模块41
4.1.2能源模块41
4.1.3技术进步模块42
4.1.4排放模块42
4.1.5预算约束及效用函数42
4.2数据来源及参数估计43
4.2.1生产函数参数44
4.2.2能源服务参数44
4.3模拟分析44
4.3.1经济增长路径46
4.3.2研发投资路径47
4.3.3知识资本积累路径47
4.3.4能源消费路径48
4.3.5碳排放及累积排放路径49
4.3.6能源强度与排放强度路径50
4.4敏感性分析51
4.4.1对最优研发路径的影响52
4.4.2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53
4.4.3对能源消费路径的影响53
4.4.4对排放路径的影响54
4.4.5对排放强度路径的影响55
4.5不同控制目标下的最优路径55
4.5.1最优研发路径56
4.5.2最优经济平稳增长路径57
4.5.3能源消费路径58
4.5.4碳排放路径58
4.5.5排放强度路径59
4.6小结60
第二篇 中国产业碳减排策略研究65
第5章 碳税、碳关税政策模拟65
5.1碳税、碳关税引论65
5.1.1碳税研究现状65
5.1.2碳关税由来66
5.2 CGE模型67
5.2.1基础模型67
5.2.2碳税模块73
5.2.3碳关税模块74
5.3数据及情景设置75
5.3.1碳税率确定75
5.3.2碳关税率确定76
5.4模拟结果分析77
5.4.1碳税影响77
5.4.2碳关税影响84
5.5小结87
第6章 基于最优化模型的中国减排成本效益分析89
6.1减排方案设计89
6.2最优化模型90
6.2.1模型构建91
6.2.2模型求解92
6.3成本效益分析模型92
6.4减排成本与效果分析93
6.4.1国家层面中减排成本与效益分析93
6.4.2部门层面中减排成本与效益分析96
6.5小结101
第7章 基于动态CGE的中国能源使用量预测102
7.1动态CGE模型的发展102
7.1.1递推动态模型介绍102
7.1.2模型的改进104
7.2基于动态CGE的中国能源调控模拟分析104
7.3小结110
第三篇 中国省区碳减排策略研究113
第8章 各省份碳排放需求量预测113
8.1模型113
8.1.1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模型114
8.1.2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模型114
8.1.3碳汇核算模型115
8.2数据来源及参数估计115
8.2.1数据来源115
8.2.2参数估计116
8.3能源消费碳排放116
8.3.1能源强度116
8.3.2经济增长118
8.3.3能源消费量121
8.3.4能源消费碳排放122
8.4水泥碳排放及碳汇127
8.4.1水泥生产碳排放127
8.4.2碳汇量129
8.4.3净碳排放量129
8.5排放强度目标可行性分析131
8.6小结133
第9章 中国各省份碳排放配额分配135
9.1碳配额分配原则135
9.1.1碳配额分配原则综述135
9.1.2中国省份碳配额分配原则137
9.2配额分配模型及数据来源139
9.2.1配额分配模型139
9.2.2数据来源139
9.3中国各省份碳配额分配结果分析140
9.3.1基于历史现状的各省份配额量140
9.3.2基于未来需求的省份配额量143
9.4省份减排压力评价145
9.4.1各省份碳排放需求145
9.4.2各省份碳排放供需缺口146
9.5小结151
第10章 各省份配额目标约束下的减排控制152
10.1减排控制模型152
10.2减排控制率及减排下降速率154
10.3减排控制下的经济增长路径156
10.4减排控制下的能源消费路径160
10.5减排控制下的碳排放路径164
10.6小结169
参考文献170
附录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预测结果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