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肇庆市端州区军事志 公元前770年-公元2005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肇庆市端州区军事志 公元前770年-公元2005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762763.jpg)
- 肇庆市端州区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肇庆市端州区军事志 公元前770年-公元2005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7
第一章 军事环境59
第一节 概况59
一、人口 民族 兵源60
二、经济简况62
三、科技 教育63
四、广播电视64
(一)广播64
(二)电视64
五、信息传输66
六、医疗卫生67
七、供水 蓄水67
八、电力供应68
九、交通运输69
(一)水路69
(二)陆路70
十、邮电73
(一)邮政73
(二)电信76
第二节 军事地理77
一、地理位置与政区建置77
(一)地理位置77
(二)政区建置77
二、地貌、水系78
(一)山地、丘陵与残丘79
(二)溶岩地貌与山麓堆积80
(三)冲积平原与河漫滩81
(四)西江河81
(五)北岭水系82
(六)星湖83
三、自然气候83
(一)日照、气温、霜期85
(二)降水、湿度、蒸发85
(三)雷暴、风速、风向85
(四)灾害性气候86
(五)洪水与堤防87
第三节 军事要地87
一、军事地位87
二、西江三峡88
第四节 军事设施89
一、古城墙89
二、炮台90
(一)龟顶山炮台90
(二)郡岗炮台91
(三)狮岗炮台91
(四)羚山炮台91
(五)古城墙炮台92
三、较场92
(一)西较场92
(二)东较场92
四、飞机场93
五、人防工程93
六、其他军事设施94
第二章 军事组织95
第一节 军事机构95
一、汉至元代军事机构95
二、明代军事机构96
(一)肇庆卫96
(二)左参将府、游击将军府96
(三)水哨、水师、海防馆96
(四)兵备道署97
(五)两广总督府97
三、清代军事机构98
(一)两广总督府98
(二)肇庆水师营98
(三)广安水军98
(四)总兵府99
(五)肇庆协99
(六)肇罗军政分府99
四、民国时期军事机构100
(一)肇阳罗镇守使署100
(二)肇军司令部100
(三)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100
(四)肇庆军务院101
(五)江防司令部101
(六)第三区保安司令部102
(七)广东省第三清剿区司令部102
五、当代军事机构102
(一)军事管制委员会102
(二)肇庆军分区103
(三)肇庆市(地区)人民武装委员会106
(四)端州区(肇庆市)人民武装部107
(五)基层武装组织110
(六)武警部队115
第二节 驻军117
一、元以前驻军117
二、明代驻军117
(一)肇庆卫旗军117
(二)左参将、游击将军营兵118
(三)水哨、水师118
(四)督标中、左、右、前、后营和水师营119
三、清代驻军119
(一)督标(总督直辖的绿营兵)及直属营119
(二)肇庆协左、右营122
(三)广安水军123
(四)巡防营123
(五)屯田兵124
四、民国时期驻军124
(一)肇军124
(二)龙济光军125
(三)中华革命军肇罗第7支队125
(四)桂军126
(五)滇军127
(六)粤军127
(七)国民革命军第4军128
(八)国民政府军队129
(九)叶挺独立团131
(十)广东江防司令部132
(十一)日、伪军队133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133
(一)武警肇庆市支队133
(二)驻肇广州军区通信营、连135
(三)广东预备役师步兵3团136
(四)肇庆军分区离职干部休养所138
六、军事学校138
(一)肇军讲武堂138
(二)西江陆军讲武堂139
(三)肇庆市端州青少年军校139
第三章 武装建设141
第一节 基层武装部建设141
第二节 军事工作143
一、战备工作143
二、地方军事指挥自动化建设144
三、军事训练145
(一)50~70年代训练145
(二)80年代训练146
(三)90年代以后训练148
(四)民兵训练经费148
四、正规化建设149
第三节 政治工作152
一、党组织设置152
二、思想教育工作152
三、干部队伍建设及制度154
(一)干部退出现役154
(二)军衔制155
四、维护军人权益155
五、立功创先155
(一)先进集体155
(二)先进个人159
六、参与地方工作及拥政爱民活动161
(一)支援地方建设162
(二)抢险救灾163
(三)扶贫助学164
第四节 后勤保障165
一、经费165
(一)国防费165
(二)工资及津贴166
二、武器装备167
(一)武器管理167
(二)仓库建设168
(三)应急指挥所169
三、军需169
(一)军服169
(二)被装标准与供应方法171
(三)给养171
四、营院172
五、计划生育172
第四章 民众武装175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地方武装175
一、乡兵、民壮175
二、团练176
三、民团(保卫团)176
四、农民自卫军176
五、农民民兵队177
第二节 民兵建设177
一、领导机构178
二、组织建设178
(一)建立与整顿民兵组织178
(二)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大办民兵师179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民兵180
(四)民兵建制调整180
(五)民兵整组181
三、政治工作187
四、军事训练188
五、武器装备与管理190
六、应急分队190
(一)城市防暴应急分队191
(二)民兵轻舟分队192
七、专业技术分队192
第五章 兵役195
第一节 兵役机构沿革195
第二节 兵役制度198
一、世袭制198
二、招募制199
三、征集制199
(一)民国第一部《兵役法》199
(二)民国第二部《兵役法》200
(三)民国第三部《兵役法》200
四、志愿制201
五、义务制202
(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实施202
(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203
(三)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实施203
六、预备役204
第三节 兵役登记205
一、适龄青年兵役登记205
二、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206
第四节 征兵工作207
第五节 退役安置210
一、城区复员退伍军人安置212
二、农村退伍军人安置213
三、军转干部安置214
第六节 优抚工作214
一、抚恤标准215
二、拥军优属216
(一)宣传教育216
(二)拥军优属表彰217
(三)拥军优属慰问217
(四)为部队办实事217
三、优待补助218
(一)农村优待218
(二)临时补助和定期定量补助219
(三)城区优待219
(四)进藏兵优抚220
四、国家抚恤221
五、革命烈士褒扬222
第六章 国防动员223
第一节 机构与任务223
一、领导机构223
二、人民武装委员会224
三、国防动员任务225
第二节 国防教育226
一、领导机构227
二、全民教育227
三、学生军训228
第三节 人民防空229
一、人防沿革229
二、防空袭预案230
三、防空通信警报231
四、防空组织指挥233
五、人防工程建设233
六、人防教育234
第七章 战事纪略235
第一节 清代以前战事235
一、东汉羚羊峡之战235
二、黄巢义军取端州235
三、侬智高攻陷端州235
四、反元战事236
五、瑶、壮民与官府之战236
六、黄萧养转战至肇236
七、南明抗清战争237
八、红巾军进肇238
九、瑶民起义238
十、同盟会反清239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240
一、肇军被歼240
二、江大舰在肇起义241
三、“援桂”之役241
四、讨陈战事243
五、西江战事244
六、粤桂战事247
七、抗日战事247
第三节 端城解放249
一、解放军进城250
二、肃清匪特251
三、支前工作252
第八章 专记255
一、四省联合军政府255
二、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256
三、肇庆军务院257
四、叶挺独立团260
五、肇庆区军事管制委员会263
第九章 军事人物275
第一节 人物传略275
1、陈霸先275
2、包拯275
3、凌云翼276
4、朱由榔277
5、卢德铭277
6、邓演达278
7、董朗278
8、周子昆279
9、林烈280
10、叶挺280
11、冯祝万281
12、林虎282
13、蔡廷锴282
14、聂鹤亭283
15、黄范一284
16、唐云山285
17、周士第285
18、余汉谋286
19、吕鉴周287
20、董自立287
21、贾德芳288
22、邓兆祥288
23、宋裕宽289
第二节 英烈传略289
1、梁福云289
2、黄耀荣290
3、董吉裳290
4、梁祖谊291
5、覃兆坤(覃兆沛)291
6、何金培292
7、邓国标292
8、徐明292
9、梁志堂292
10、邹兴293
11、邓可坤293
12、梁栋293
13、孔杰生293
14、蔡洪基294
15、梁惠清294
16、伦干启294
17、林全杰295
18、梁伟贤295
19、池春富296
20、陈向明296
21、傅世玲297
22、梁卓新297
23、吴达邵298
24、梁光照298
25、刘耀强298
26、黎坤299
27、张耀新299
第三节 人物录300
1、黄福300
2、陈文升301
3、陈子辉301
4、孙桂涛302
5、陈立和302
6、陈灼坤303
7、王玉祥303
8、郭海涛303
9、简世华304
附录305
一、文件选辑305
(一)关于民兵工作纳入企业、事业管理计划的通知305
(二)关于批转厂矿企业建立和恢复工人俱乐部和在职工中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意见的通知308
(三)关于《肇庆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交接报告》的批复310
(四)关于印发《肇庆市征兵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311
(五)转发市人民武装部《关于企业全面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后,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领导的意见》的通知315
(六)批转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武装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搞好全民国防教育的意见》的通知318
(七)关于印发《肇庆市端州区征兵工作规定》的通知323
二、资料选辑328
(一)爱我中华 护我长城328
(二)肇庆军务院第一号布告329
(三)肇庆军务院第二号布告330
(四)孙中山于上海致肇庆军务院各都督各总司令电331
(五)岑春煊于肇庆通告滇桂粤护国联合军成立电332
(六)肇庆军务院撤销通电333
(七)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334
(八)肇庆,红色军队的摇篮335
(九)军旅歌曲342
三、表格目录索引348
后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