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310104.jpg)
- 王浩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252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概述1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研究述评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研究现状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研究困境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研究出路6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研究对象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主体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主体问题1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规律16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基本问题18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基本问题18
(二)基本问题的确立依据21
(三)基本问题的理论维度2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论28
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及其中国化逻辑28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原因29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内涵31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中国化及逻辑理路40
二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4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4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与主体的历史性5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的概念内涵及外延54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的结构内涵5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与历史主动性发挥5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结构及其图谱序列59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的总体意识及历史使命64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的总体意识及主要体现67
(三)总体性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的基本使命70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论73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个体主体理论及其中国化逻辑73
(一)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理论的形成过程74
(二)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理论的科学内涵76
(三)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理论的中国化逻辑82
二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主体90
(一)个体解读一个体内化一个体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微观运行机制90
(二)现代市民社会的个性化要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实践形塑93
(三)个体主体的本质与它的表现样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概念内涵与外延95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结构内涵9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心理结构9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知识结构9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实践结构102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理性意识及历史使命104
(一)个体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力量的历史确证104
(二)理性意识、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05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历史使命112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论115
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体理论及其中国化逻辑115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理论的形成过程115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理论的中国化逻辑118
二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体12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历史生成12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概念内涵12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概念外延130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结构内涵13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社会性与结构性13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逻辑结构136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历史结构138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集体意识及历史使命14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群体性及其文化心理14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集体意识及其层次性14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体的历史使命及主要体现146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论150
一 日常生活世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抉择15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日常生活世界视野150
(二)日常生活世界视野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抉择153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及其逻辑结构15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及概念界定15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之逻辑结构161
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16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及主体诉求16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概念内涵16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概念外延171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结构内涵17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形成过程17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结构内涵176
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感性意识及历史使命17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存在论基础17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感性意识18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历史使命18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论187
一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主体理论及其精神实质187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理论的形成过程188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理论的科学内涵190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理论的精神实质194
二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主体19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话语及主体性19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概念内涵19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概念外延202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结构内涵20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形成过程20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结构内涵206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批判意识及历史使命20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存在论基础20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批判意识20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主体的历史使命210
第七章 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贡献212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工作者的贡献被忽视的根本原因212
(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本质所决定的213
(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本质所决定的213
(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特点所决定的214
二 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贡献21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探索215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阐释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217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总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20
(四)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求224
三 当前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责任226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227
(二)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化水平228
(三)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在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229
参考文献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