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河文化 淮滨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淮河文化 淮滨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307033.jpg)
- 淮河文化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90199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98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淮河-流域-文化史;淮滨县-文化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淮河文化 淮滨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淮河文化概述14
理论探讨14
(一)淮河文化铸就淮滨14
(二)让淮河文化与淮滨同长20
(三)淮河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22
(四)淮河文化是淮滨发展的新动力25
(五)“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之浅见28
(六)淮河文化形象大使是淮滨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31
(七)用淮河文化锻造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34
(八)论淮河文化与淮滨经济社会发展38
(九)强力发展淮河文化物化产业42
(十)浅析淮河文化的“神”和“魂”45
(十一)用淮河文化之魂兴淮滨发展之业47
(十二)淮滨的壮大关键在于发展淮河文化49
(十三)淮河文化探踪51
(十四)淮河文化探微58
(十五)对淮河文化的几点思考62
(十六)浅谈淮河文化中的几个人文内涵65
烽火岁月70
(一)从清代黄用学牌位看我县农民义军活动70
(二)捻军在淮滨地域活动纪略71
(三)早期中共党组织建设74
(四)周防武装暴动77
(五)北庙集乡苏维埃政府80
(六)息新红军游击队80
(七)奇袭邓湾玉皇庙81
(八)麻里惨案82
(九)第五战区青年军团在北庙的活动情况83
(十)小河口打响抗日第一枪84
(十一)记抗日战争时期的仙庄小学85
(十二)乌龙集小学校革命活动追记87
(十三)抗日战争时期的豫东南地委89
(十四)张庄集地下斗争回忆录(片断)94
(十五)豫南地委斗争纪实(片断)95
(十六)潢固息三县边区联防指挥部顽匪覆灭记98
(十七)洪淮地区剿匪纪实101
(十八)杨店之战107
(十九)剿匪斗争108
(二十)剿匪战斗109
(二十一)日寇在谷堆集的罪行113
(二十二)张庄集匪患114
(二十三)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及其渊源116
(二十四)淮滨反动会道门组织简述117
楚国贤相124
(一)楚国贤相孙叔敖124
(二)史上第一清官135
(三)孙叔敖143
附录144
人物春秋154
(一)王孙白公胜154
(二)清台湾凤山县令吴士元156
(三)捻军首领李六157
(四)民革英烈杨汉光158
(五)杨铭西遇害纪实165
(六)爱国人士齐未遑165
(七)献身教育的徐振167
(八)起义将领杨敬西170
(九)一代鸿儒刘盼遂172
(十)两代忠烈雷福初175
(十一)中共党员方亚伯175
(十二)壮烈志士王宏业176
(十三)大义凛然的谢兰英179
(十四)永垂青史的郑伯英179
(十五)戎马生涯的曾焜182
(十六)爱国爱家的吴砚农184
(十七)浩然正气的吴幼卿185
(十八)抗日志士孙定吾188
(十九)革命一生的阮崇山191
(二十)热血青年吴世堂192
(二十一)献身抗日的谷正芳193
(二十二)革命功臣隐剑194
(二十三)功勋战将王海195
(二十四)献身解放的季鸿勋195
(二十五)中医名士魏澣瀛195
(二十六)淮滨名医徐璞山197
(二十七)淮滨西医张鹤洲197
(二十八)刘英事略198
(二十九)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董振富200
(三十)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孙德地201
地名溯源204
(一)期思邑204
(二)乌龙镇204
(三)固城仓205
(四)安宁古城张庄集205
(五)县域的沿革206
(六)期思古城的由来208
(七)淮上古镇乌龙集210
(八)乌龙集分州衙门211
文物和遗址214
(一)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遗址214
(二)文物古迹215
(三)古城镇遗址216
(四)古建筑218
(五)古墓葬218
(六)古碑刻219
(七)出土文物220
(八)彩龙瓷碗223
(九)蒋姓始祖地223
(十)蒋国觅踪225
(十一)蒋姓源流230
(十二)孙氏先祖231
(十三)《任氏宗谱》232
(十四)《郑氏族谱》236
(十五)《杨氏宗谱》237
(十六)黄庭坚与淮滨县黄姓238
(十七)革命遗址和纪念地239
教育纵横242
(一)期思景贤义学记242
(二)明清时期淮滨的学校242
(三)至德中学始末243
(四)至德中学学生自治会251
(五)张庄至善义学学规碑记252
(六)乌龙集中心小学253
(七)赵集仿葛中学回顾254
(八)吴鹏程与张庄教育255
(九)仙庄小学与徐振256
诗词选萃260
(一)宿淮阳亭口号260
(二)夜渡淮260
(三)淮上喜会梁州故人260
(四)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261
(五)淮上别范大261
(六)淮上秋夜261
(七)渡淮262
(八)夕次淮口262
(九)淮上逢故人262
(十)冬日淮上别文上人263
(十一)和淮上遇便风263
(十二)渡淮遇风作263
(十三)过淮264
(十四)新息渡淮264
(十五)初望淮山264
(十六)渡淮265
(十七)频酌淮河水265
(十八)发淮浦赋265
(十九)淮上偶成266
(二十)舟下淮水266
(二十一)渡淮266
(二十二)除日淮上267
(二十三)渡淮267
(二十四)淮汝交流267
(二十五)张庄道中268
(二十六)张果城268
(二十七)春日游张庄寿安寺268
(二十八)过乌龙集即事269
(二十九)固城仓清丈269
(三十)春河269
(三十一)淮汝交流270
(三十二)淮汝交流270
(三十三)淮汝交流270
(三十四)渡淮水271
(三十五)秋夜泛舟淮河271
(三十六)淮河秋涨271
(三十七)朱仙镇怀古272
(三十八)咏海棠272
文化新姿274
(一)淮河博物馆274
(二)淮河景观带275
(三)淮河文化开发区279
(四)淮滨船文化280
(五)走读淮河大沙盘287
(六)蒋氏根亲文化基地287
(七)孙叔敖治水廉政文化展示区288
(八)淮河文化园区289
(九)淮滨县教育园区290
(十)淮滨县工业园区290
(十一)东西两湖公园291
(十二)淮滨乌龙酒业292
(十三)青少年活动中心293
淮滨新篇296
(一)60年抗洪成就296
(二)淮滨灾情纪实299
(三)淮滨抗洪纪实301
(四)温家宝视察淮滨专记310
(五)矫勇率国家防总工作组莅临淮滨指导防汛抗洪工作313
(六)陈全国来淮视察防汛救灾313
(七)徐光春视察淮河防汛314
(八)洪水中高高飘扬的旗帜315
(九)冲不垮的战斗堡垒317
(十)抗洪救灾军民众志成城319
淮滨风土324
(一)淮滨船民风情录324
(二)淮滨港口话今昔326
(三)乌龙集工商业史话327
(四)乌龙集打蛋厂329
(五)淮滨县京剧团的诞生与发展330
(六)淮南(南草湾)湿地332
(七)淮滨的民间舞蹈333
(八)淮滨的淮河歌谣335
(九)淮滨的花篮戏339
(十)淮滨的花鼓灯340
(十一)淮滨的淮河放灯341
(十二)淮滨的船家女红342
(十三)淮滨的庙宇和庙会文化344
(十四)淮滨肖营的泥塑346
(十五)淮滨的饮食文化347
(十六)淮滨酒文化浅谈349
(十七)淮滨县的风俗习惯354
民间传说362
(一)饮马石和饮马港362
(二)伍子胥打山过乌江363
(三)乌龙太子与白龙公主363
(四)威慑水怪365
(五)孙公显灵366
(六)朱元璋品酒367
(七)朱元璋传奇368
(八)张果老成仙372
(九)张果老与淮河373
(十)王大桥374
(十一)何仙姑除妖375
(十二)何仙姑378
(十三)麦仁店的来历380
(十四)肚饥好下饭381
(十五)夜宿古庙381
(十六)子夜快镰斩莲花382
(十七)“仙庄”的来历384
(十八)乌龙集的传说(一)385
(十九)乌龙集的传说(二)387
(二十)猪拱城的传说388
(二十一)沙冢的传说389
(二十二)白鹭河的传说391
(二十三)连天寺的传说392
(二十四)玉兔湖的传说393
(二十五)期思“妖怪洞”395
(二十六)“琉璃井”与“金牛银人”396
(二十七)天镜湖397
(二十八)娥皇女399
(二十九)骡子为何不下驹400
(三十)狗为何改不了吃屎401
(三十一)鸭子为何不抱窝402
(三十二)麦子为何独穗头403
(三十三)稗草为啥除不尽404
(三十四)端午节为啥要插艾405
(三十五)人死为啥要烧纸406
(三十六)寡妇为啥要“哭天”406
(三十七)北庙集的庙门为啥朝北开408
(三十八)荞麦的来历409
(三十九)“囍”字的来历412
后记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