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 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 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陈良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5233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 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黑格尔的承认哲学体系:承认问题的开启8

第一节 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原初语境8

一、启蒙规划与黑格尔的承认哲学9

二、启蒙现代性的诊断与解放愿景的探索14

三、黑格尔承认哲学的保守性19

第二节 黑格尔耶拿早期的承认哲学22

一、承认范畴的提出23

二、爱、家庭与承认26

三、占有、劳动与异化31

四、契约、斗争与承认37

第三节 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变迁42

一、自由、权利与承认43

二、承认辩证法与奴隶的解放49

三、从爱的调和走向伦理国家的和解56

第二章 马克思的承认哲学视阈:承认问题的重构64

第一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孕育生长64

一、解放政治的规划与承认问题的提出66

二、革命还是承认:解放政治的双重叙事70

三、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与承认辩证法的扬弃79

第二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思想谱系86

一、劳动、信贷关系与异化87

二、个体承认与共同体价值的融合93

三、拜物教批判与自由王国的探索101

第三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基本范畴108

一、劳动:承认哲学的中介与载体109

二、社会关系:承认哲学的视界与构图113

三、资本:承认哲学的批判主题与改造对象119

四、联合体:承认哲学的走向与旨归123

第三章 西方左翼政治思潮的承认叙事:承认问题的褪隐与复兴129

第一节 革命哲学的重构与承认哲学的中断130

一、后马克思时代的历史拐点131

二、解放政治的彰显与启蒙的祛魅134

三、革命伦理与审美救赎139

第二节 从革命政治到认同政治144

一、交往视界的建构与承认问题的迂回145

二、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150

三、告别革命与走向认同政治155

第三节 承认问题的复兴与霍耐特承认政治的建构160

一、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回归与马克思承认哲学的批判161

二、承认的三元模式与社会冲突的道德诠释167

三、多元正义与“后传统共同体”的建构172

第四章 西方左翼承认哲学的“再激进化”:承认问题的现实困境181

第一节 “后革命氛围”下的承认哲学182

一、西方社会的变迁与“后革命”语境的提出183

二、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与霍耐特的理论定位187

三、承认哲学的论争与针对霍耐特的质疑191

第二节 西方左翼政治思潮的“再激进化”197

一、承认还是再分配198

二、承认架构的多元修正203

三、激进民主的悖谬209

第三节 回到马克思与西方左翼承认哲学的批判214

一、西方左翼政治思潮再激进化的审视215

二、承认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的当代价值220

三、回到马克思与解放政治的当代走向224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历史实践:承认问题的当代价值231

第一节 承认哲学的全球化背景与中国语境的提出232

一、苏联革命哲学的境遇与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233

二、全球化浪潮与“后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238

三、西方语境与中国语境的重叠及其差异243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历史探求248

一、统一战线的创造248

二、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实践254

三、革命哲学的歧路与反思259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当代回应264

一、承认哲学的当代定位与改革开放的战略265

二、承认的深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270

三、承认哲学与“中国梦”构想275

参考文献280

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