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侗族文学资料 第7集 侗族文人文学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印 著
- 出版社: 《侗族文学史》编写组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侗族文学资料 第7集 侗族文人文学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宁归歌1
龙大道诗五首2
潘泳笙先生生平简介3
离乡辞4
青龙洞4
癸亥元旦偕龙舜臣登东山5
两路口军次5
二峰关5
旅病6
忠州访严颜故里6
书涪陵属壁6
寒袄曲7
巴县秋兴7
夕望7
待月7
乙丑九月经江津赴成都别诸友8
浣花草堂有怀杜工部8
除夕渡嘉陵江8
三百梯道中9
玉屏箫9
抵家用子美羌村三首原韵9
悼亡有序10
丙寅秋由洪江之武陵次罗子异舟中韵11
湘之山行赠湖南诗人吴恭亨12
津市酒楼12
澧州范文正洗墨池12
残年12
感事13
泛舟小姑山下望大姑在鄱阳湖际13
滕王阁遗址13
次篱汀家先生秦淮夜泛韵14
过凤阳杰老子异约言朱元璋母墓形胜14
闻王将军植之噩耗(王天培)14
上海半淞园食蟹14
海宁观潮15
丁卯八月之变遂归长沙静求诗纪事率赋15
喜育之明之等至16
天心阁16
寄怀杨孟先16
登黄克强蔡松波墓17
迁居长沙南城外赋近君四首17
哭逸甫丈18
至锦屏遇东湖来自兵际18
余以己已秋暮还家忽忽又逢春矣戏效剑南体18
园居吟18
送董大之筑19
擎天石柱歌20
别示天柱中学生忘其四20
重安江22
白沙井王宅夜集即赠22
咄咄词哀九一八事也22
一剑23
诗钟最后一次约以升降梯寒暑表分咏23
独山旅夜24
宜州有怀山谷老人24
羊城遣兴24
与傅孟和由镇海楼至学士泉24
拟游罗浮不果黔电后又别到广州矣25
归次六寨25
频年25
依韩吏部韵寒食日出游25
别册亨26
独清招饮次韵26
集筑一楼分韵得长字27
杂感次独清韵并要晓莲恒安同作27
绍尧寄赠不匮室诗抄即集其句题后28
十二月二十二日通志局诸君约为局长任志清先生寿29
过弯弓街杨大宅29
月夕示铸鼎30
张吉之以浙游诗草属校系一截归之30
恒安制甲骨荒山图并缀长句赠行意31
丹江岁暮寄怀李柴大陈五31
跳鼓词32
水仙花谢矣移根海樵后园诗以送之33
次明山见怀韵兼柬天柱诸友33
携慈湘两儿登马家屯33
食田鸡用昌黎初南食韵34
雷公八景歌34
雷民政厅长问政用次山舂陵行韵答寄35
赠铁罗汉36
从渔者过水寨得鱼甚美36
二鸭36
俗尚尝新节遂观斗牛赛马之戏于陆子静席上口占36
晚眺37
狂春曲37
南游诗38
九日集水明楼因覆车养创未赴独清代拈得上字45
三桥秋暮次声园老人韵45
习安重晤晓耕其次日西行于红岩碑下赋寄46
盘江铁索桥46
下安南46
发盘县驱车层冰积石中抵曲靖近四鼓矣次恒安赠行韵却寄兼柬柴李47
大观楼47
十一月廿一日沐于安宁州之温泉翌晨携童子觅路至曹溪寺汲珍泉一勺而归48
螺峰揽古48
凌晨至湖上49
黑龙潭以汉祠唐梅宋柏明墓称四胜余往时茶花盛开漫赋49
滇回为雨阻黄果树还往于此凡三度矣不欲为瀑布作诗忽有似梦中促起者三调诵乃就50
丁丑初夏文献馆诸君约集花溪分韵得时字50
子异以厌闻家事常如客爱看名山悔不僧句督书欲下一转语而意未竟拈字为韵别裁诗十四首归之代柬51
九月贵阳县长刘剑魂招作东山登高之会有诗索和53
日本陷攻江浙甚急枨触不能睡起读定盦诗即集公句志痛54
集黔词人为坡公寿用公以铁柱杖寿乐全先生韵时宜兴杭州相继失陷故末章及之55
与曾慕韩登黔灵山寺55
移居寓庐诸友集散原诗囊饭箩之句见赠戏酬55
戊寅上已晓莲独清招饮次韵56
三月初十值郑微君子尹生日文献馆诸君约诣扶风山尹公祠内为寿用巢经巢诗平夷生日韵56
挽王漱荪先生56
勘察水西至鸭池渡57
又视察黔东经往年贵定覆车处57
还乡吟57
奉母至省门寓庐58
阳历七月七日抗战周年纪念59
故人子吴德聪至59
将赴贞丰用建除体60
饭钢行60
加班哀60
缉私凶60
烟枪艰61
贞丰遣兴61
去巴林之前夕遇册亨旧所识耶稣教教徒尚能吟余骑驴之句61
行舒招饮郡人涂月僧以杂感诗见示次韵62
清镇花红62
过翠微阁为四海酒家所占隔岸则新住宅区也依晓莲韵62
骤寒吉坞钖之相过63
与李十辑后十八家诗钞成63
覃先光生大病拟走问状闻又高咏动屋梁矣和博一粲65
轰传日本飞机来袭竟不至于廖二席上65
喜二任柬伯西岩自川滇至赋赠65
葆昌将有苍梧之行次前韵并呈覃老66
虑空袭命川弟送母回里66
鼠齿66
三十八初度67
中秋灯哀月魄也67
秋兴十九首67
何日70
寒窗71
又71
长沙大火感赋用唐人陆浑山火韵71
示弟72
柬明之炳中四川72
大定道上72
卫上老73
屋鹊73
潜一以一哀愤诗属读校叠前韵74
晓莲用前韵见示岁莫书怀之什再叠韵74
江汉虽云广用昌黎原韵赠中一之滇74
声园老人寿诗次韵75
志老由滇寄示护国纪念日谒唐蓂赓墓诗次韵75
质夫以庾子山韵作哀江南赋系以两截句76
高十一自约至广州席间赋赠76
十二月十六日76
冬日不可爱77
张相材先生简介77
挽孙中山二律77
风闻兵警有感78
咏李熟78
楼上观云79
在校有感79
经雹有作79
初夏有作80
黔楚交兵80
观农有感81
观插秧81
端午遇雨81
观洪水81
阅《说岳》82
咏桃李盈门82
咏夏雨时行83
兵旱交加有感83
干旱有感83
暑假嘱诸生83
咏松下纳凉84
咏国事纷纭84
咏蝉鸣哀暮夏84
无烟自吟85
吊七十二烈士85
贺八十老寿星85
咏银匠86
离家沿途有感86
慰自立母86
自遣87
美人泣87
吊同学87
续慰自立母88
续吊同学88
续美人泣89
再慰自立母89
再吊同学89
慨时二律90
阅三国传有感90
水旱人民苦91
咏青松91
祝年母寿91
贺黄炳焜生孙92
贺吴宝生婚媳92
杨炳南惠赐92
恭步原韵93
唁炳南殇孩93
参加县讲习会94
咏蝉鸣94
咏能自得师94
咏国家多难95
咏干戈不息95
步马县长别晃95
留别同学96
留别先生96
题刻烟竿96
开学有感97
殇孩二律97
惠唁二律98
步原韵一律98
咏松98
咏竹98
咏梅99
咏兰99
咏松竹梅兰99
欢迎县长下乡99
阅薛刚反唐100
中日烈战有感101
侍亲验烟被查101
贺寿101
贺姚国栋毕业102
姚国勋新婚吉席103
阅《征东》有感104
中日激战有感104
目病有感105
咏飞机106
咏汽车106
重九伤兵役106
在校有感107
咏小松107
贺人润毕业108
贺国勋毕业109
宅场八景109
前山千寻109
洁溪绕户110
玉印排堂110
二龙滚浪110
双寺鼓钟110
狮子对峙111
桃李盈门111
又洁溪口八景111
长天张画111
近水鸣琴111
印列前案112
笔吮清泉112
轿山耸翠112
天马嘶风112
贵人观榜113
旌旗横空113
己卯中秋113
慨时兵役有作113
感怀114
挽宗福同学114
车行早晚115
路辟东南115
浮桥济渡115
城市繁华116
防空放哨116
电线飞机116
军歌彻夜116
灯火满街117
端午无雨117
“七七”吊烈士117
汉奸汪精卫118
领土地呈报118
哀挽林森119
慨兵役……吴宝生119
挽吴宗福119
慨兵役……张耀光120
挽吴宗福121
姚镜如(教育局长)赠讲习会会员121
马惕冰(县长)留别(民国廿六年)121
夜梦交欢122
腊夜会友123
会美人123
路遇于归124
因事进谗见谤124
相晤失谗124
夏夜聚同125
试言采薪之羔125
慰之弟失偶125
拟前胜会126
未信不晤126
途中相遇126
记胜况胜事127
终日想像127
夜宿怀古128
寄期爽约128
经地怀古128
戽水有感129
题杖129
舍学归农129
梦旧130
五十二岁砍柴130
清明哭亲131
观鹊巢杨柳131
题木绣球132
题月月桂132
题桐油花132
题芙蓉花132
题海棠花133
题饱饭花133
题梧桐133
题月季花133
题兰花134
观烧麦134
垦荒134
题草绣球134
题牡丹135
芍药135
题蒸珍花135
题桃花135
题李花136
题杏花136
咏吊兰136
题梅花136
题石榴花137
题琵琶花137
观打谷137
父寿哀感137
婶母元生138
母丧哀感138
题茶花138
题菊花139
题蔷薇花139
题荷花139
题紫微花139
题茶油花140
题葵花140
题金银花140
掉落烟竿口占140
行亲141
犯高血压141
游陵自叹141
哭母元生141
叹老142
犁田有感143
祖父生辰哀感143
祖母生辰哀感143
行亲144
守山144
脚痛自吟144
六旬自吟145
叹老146
谣传父埋儿146
谣传父饿儿女146
谣传夫焚妻147
步占领南京韵147
步三打白骨精147
留别亲人147
送别行人148
步郭沫若咏三打白骨精148
守山其二148
教牛有作148
身患疥疮149
相逢女士149
七三端午遇雨149
偶吟150
大种双季稻150
收双季稻151
六月洪水151
栽双季晚稻151
顺秋152
偶成152
中元偶成152
晚稻其二152
犯感冒153
修朝阳水库153
清明在外染病154
登高154
电灯154
甲寅中秋155
题凤仙花155
题瓜花155
哭姑母155
冰棒156
非劳力有作156
重九卧病156
步《女民兵》156
甲寅哭梦157
忆故友157
送应征青年157
造林158
感怀158
谢友158
立墓碑159
林场159
砍火焰159
梦境160
偶成160
登悬镜山160
凯里姊妹161
偶成161
哭梦161
林场归途162
怀古162
截小米162
吊周恩来163
观铁桥163
观砖房163
偶题164
哀悼毛主席164
哀悼毛主席……(刘大杰)165
祝华国锋荣任166
生辰有作166
哭母丧166
为表弟下聘167
哭梦167
孙儿伴眠167
哀挽舅父167
题雪168
题杖168
丁已试笔168
春雷惊梦168
放牛有作169
题聋子169
题瞎子169
题呆子170
题跛子170
题驼子170
樵夫170
题古松171
眼痛自吟171
歌颂毛主席171
题电影171
题广播172
题拖拉机172
唁村中老人172
唁夫丧妻172
唁妻丧夫173
题飞机173
贺新婚173
送孙赴试174
谢友人问病174
破嘴巴174
麻子175
题腰痛175
捡茶籽175
观红楼梦电影176
送侄从学176
游龙市177
游母校177
娘子军电影177
已未元旦177
题一嫁生孩178
贺有定侄新婚178
对越反击战178
观红色娘子军179
诛剿地老虎179
谣传神仙水179
题夏雨时行180
叹病180
题单根密植180
情怀181
忆食堂181
题竹181
寓竹181
庚申元旦182
题咳嗽183
题假文183
牛郎织女电影183
梁山伯电影184
庚申扫墓184
贺新婚185
题病185
勉孙185
观渡槽有作186
自遣186
题跳蚤187
题虱子188
题臭虫188
题蚊蝇188
叹病(1979年)189
观女市190
端午无雨190
叹老191
总结一律193
辛酉元旦193
戒媒193
姚国栋祝寿194
步和原韵195
慰退休一律197
叹盲目197
中国贫弱说198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论199
国事艰难论200
士子读书将来为国家之主人翁说201
夏夜乘凉说202
兴学校即是强国之基说202
路政说203
试各述附近乡村教育并抒其改进之意见204
续前题……作于民国廿六年205
日本侵略中国论206
欲广教育须竦雪师资说207
国家用人说208
蒋中正被难张学良论209
拟作讨鼠檄文210
日战方殷敬告同胞奋勇救国书210
青年录211
张长庚先生简介212
丙寅教书款场212
收获有作213
感怀213
八月祝母寿214
在校有感214
中秋215
有感富贵花216
秋雨216
诸子来省217
风潮居民不安217
贺周岁217
分银村八景218
龙飘象鼻218
前仓叠卷218
后衬耸螺218
一溪朝绕218
二水交关218
千山聚秀218
叠嶂关栏219
重九作219
为吴君桂林作其母墓志219
又诗220
咏须220
贺东家孙周岁220
读屈原传有感221
校中作221
有感222
观解匠222
初夏口占222
偶成222
天圹馆223
团防局223
咏子规223
自遣224
天堂馆吟224
贡溪天堂馆八景225
五龙归位225
四水环堂225
文波左汇225
玉井中沸225
书田无底225
夹耳肩空226
千寻瀑布226
万丈岩屏226
八景小引……代石头田作226
笔峰作祖226
秀水朝宗227
凤凰展翅227
龙马负图227
旌旗曜日227
鼓角喧天227
岭泉瀑布227
台署炊烟227
又七言一律总228
八景小引……代高强作228
螺蹲水口228
狮望长江228
山排帽顶228
笔吮墨汁229
堂列古砚229
案叠奇书229
仙人跨凤229
古岸横桥229
又七律一首229
又圭富八景230
镇远之行230
步县长原韵230
有序列后……恭维231
迎送三穗县长231
又……伏以232
戊辰中秋无月232
题灯笼235
丙寅元旦235
民国成立235
咏蜜蜂236
乏烟有感236
校舍窄狭237
寓意237
自遣237
登普茸山237
五十一寿自笑237
步原韵239
自遣歌239
效古风240
咏横枪240
咏灯241
烟盒241
挖刀241
签子241
打石242
夏赏绿荷池242
大旱望雨242
三月残花落243
花有清香243
秧针刺水243
才储八斗243
燕呢梁间243
农耕绣壤243
雨如膏244
尝新244
云深244
雨乍晴244
插田244
夏245
蝼蝈鸣245
手倦抛书245
日如年245
端阳竞渡245
酒有长春245
农事忙246
菊有黄华246
以祈甘雨246
奇峰246
蓉菊满园246
白露如霜246
秋潮247
鹿247
夏赏荷池247
映日荷花247
豺乃祭兽248
重九登高248
鸿雁来宾248
落木萧萧248
朝曦248
北风寒249
岭上梅249
陆绩怀桔249
梅花249
春为岁首250
二月桃华250
南征250
陟岵陟屺250
春雨250
梅花始放251
春又来251
心随明月251
鹰化为鸠251
清明252
桐始华252
入汉关252
丁兰刻木252
花间蕊253
燕飞来253
风253
王事靡监254
燕254
子归254
茫茫然归255
取256
而志于学257
何必同258
孟子遇于石丘曰259
暴之十日260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261
苟志于仁矣262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263
尧舜与人同耳齐人265
立贤无方文王266
君子坦荡荡小人267
守身守之本也曾子268
言非礼义269
言则非先王之道者270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271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272
食功也273
他日又求见孟子274
悦周公仲尼之道275
隐几而卧276
君命召不俟驾277
孟子为卿于齐278
君子上达279
禹闻善言则拜280
父母在不远游281
何谓知言282
敢问夫子恶乎长283
子诚齐人也284
劳而不怨285
人不闻于其父母昆弟之言286
子张问善人之道287
仁者不忧287
事父母能竭其力288
知者不惑289
择其善者而从之289
出则事公卿290
天下有道则见291
君子笃于亲291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292
不耻下问293
志于道293
仁者寿294
事君数294
君子喻于义295
事君尽礼295
师文王大国296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296
独行其道富贵297
入则孝出297
在王所者长幼298
君子之为道也其志298
宽则得众信298
富贵不能淫贫贱298
饱食暖衣299
听蛙299
伐木300
过钟英300
游龟山301
御泉寺301
登玉架山望梁湖301
吴君传国至霞山草堂赋诗留别302
杂感二首302
梨花303
除夕303
偕张道人登甲秀楼303
白沙驿303
白云寺登楼304
黄哨山行304
乡居即事304
怀故人304
上磊石山305
登岳阳楼305
新燕306
即事二首306
临江仙(十月景)306
村晚307
白云山远眺307
山行307
龙竹亭遗诗选308
除夕二首308
有约不来二首308
军中寄友雷鸣春308
军中和雷鸣春由王寨后龙坡踏雪归来诗309
陟冈行309
病中310
无题四首311
龙杰卿诗选311
自遣311
除夕病中寄十军幕府潘润生罗子玉诸君311
在郝穴度岁吟312
雪霁过田家312
夜泊安乡县313
公安怀古(即古孱陵)313
安乡道中望江津市对江诸山313
和竹亭原韵时在郝穴旅次313
清明日雨思家书不得有感314
游武昌城东至鲁家巷遂登王架山314
立春日喜晴314
望子玉维藩书不至怅然登堤晚眺315
龚其昌诗词选录315
词:大水鸟315
葫芦鸟316
清明鸟316
子规鸟316
布谷鸟316
快快插禾鸟317
包谷鸟317
诗:望夫石317
天柱八景合韵317
无题318
七绝:无题318
除夕雨319
无题319
出年有感319
咏中秋四绝320
游石柱有感320
咏莲321
咏石榴花322
癸未元旦开笔322
咏月季322
初晴有怀322
感时有怀323
闺怨323
重阳咏菊323
随兴而作323
乙酉冬有怀323
春雨有怀323
雨后初晴324
上已踏青九咏324
采茶325
清明到墓田有怀325
民国六年张君德昭辞中学事赴筑作诗以送之325
李世荣诗词、对联录325
李世荣及友人诗文331
杨和钧诗抄336
卢沟桥事变后命笔338
送春338
古风自叹338
自叹339
半夜突变雷雨偶作339
致友人339
答黄金榜339
致潘石德兄步原韵340
小广八景诗:340
坳称栋树340
塘号文章340
寺建环龙341
峰形烈马341
亚地月升341
昂坡榜挂341
横岭雾锁342
浪洞烟笼342
致友人342
龙昭灵诗作343
过叔祖作梅公家343
田中庐343
三十生辰自感343
登永州城343
木瓜桥344
上磊石山344
壬子过洞庭感怀344
宿锦屏老县王伟乡家留别344
登岳阳楼345
元日道上口占345
次倒道口过田家345
壬子九月十日武汉雨雪345
猎犬346
雨中望云山346
喜云麓草堂落成346
哭弟347
喜得斐弟书347
东坪舟次348
步更生元日作348
如是庵348
游吕仙亭348
九月九日349
杨子书武陵感怀349
陈荣轩步原韵350
七律351
攀留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