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测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测量学
  • 董斌,徐文兵主编;李希灿,姚山,过家春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61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测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测量学与测绘学2

1.1.1测量学与测绘学的概念2

1.1.2测量学的分类2

1.1.3测量学的任务3

1.1.4测量学的作用3

1.2测量学的发展概况4

1.2.1传统测量技术4

1.2.2现代测量技术4

1.3测量工作概述5

1.3.1测量的基本工作5

1.3.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5

1.3.3几个基本概念6

1.4地球曲率对基本观测量的影响6

1.4.1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6

1.4.2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度的影响7

1.4.3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7

1.5测量中常用单位及换算7

1.5.1测量基本单位7

1.5.2测量单位换算8

1.6几种常见的地图8

1.6.1平面图与地形图8

1.6.2地理图与专题图8

1.6.3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9

1.6.4影像图9

1.7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9

1.7.1测量误差及分类9

1.7.2衡量精度的标准11

1.7.3误差传播定律12

1.7.4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3

第2章 水准测量16

2.1地球的形状与高程系统17

2.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7

2.1.2高程系统18

2.2水准测量的方法19

2.2.1水准测量原理19

2.2.2连续水准测量20

2.3微倾水准仪及其使用22

2.3.1微倾水准仪的构造22

2.3.2水准尺和尺垫26

2.3.3水准仪的使用26

2.4普通水准测量与数据处理28

2.4.1水准路线的种类28

2.4.2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28

2.4.3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30

2.5三、四等水准测量31

2.5.1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31

2.5.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34

2.6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35

2.6.1圆水准器轴的检验与校正35

2.6.2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36

2.6.3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37

2.7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38

2.7.1误差来源38

2.7.2注意事项39

2.8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39

2.8.1自动安平水准仪39

2.8.2电子水准仪40

第3章 角度测量42

3.1角度测量原理43

3.1.1水平角及其测量原理43

3.1.2竖直角及其测量原理43

3.2 DJ6型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44

3.2.1经纬仪的构造及轴系关系44

3.2.2经纬仪的读数设备及读数方法46

3.2.3经纬仪的使用47

3.3水平角测量48

3.3.1测回法49

3.3.2方向观测法50

3.3.3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51

3.4竖直角测量51

3.4.1竖直度盘的构造51

3.4.2竖直角测量52

3.4.3竖盘指标差53

3.5电子经纬仪54

3.5.1电子经纬仪的结构54

3.5.2电子经纬仪的功能55

3.5.3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55

3.5.4电子经纬仪的使用57

3.5.5电子经纬仪使用的注意事项59

3.6水平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59

3.6.1仪器误差59

3.6.2观测误差60

3.6.3外界条件的影响61

3.7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61

3.7.1照准部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61

3.7.2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62

3.7.3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63

3.7.4横轴的检验与校正64

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66

4.1钢尺量距67

4.1.1丈量工具67

4.1.2直线定线67

4.1.3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68

4.1.4距离丈量的精度69

4.1.5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69

4.1.6钢尺量距的注意事项69

4.2视距测量70

4.2.1视距测量的基本概念70

4.2.2视距测量的原理与方法70

4.2.3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72

4.2.4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72

4.3光电测距73

4.3.1电磁波测距概述73

4.3.2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73

4.3.3相位式光电测距仪工作原理74

4.3.4光电测距仪的使用75

4.3.5光电测距的成果整理76

4.3.6手持激光测距仪简介76

4.4直线定向76

4.4.1标准方向的种类77

4.4.2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77

4.4.3正、反方位角的关系78

4.4.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78

4.5罗盘仪定向79

4.5.1罗盘仪的构造79

4.5.2罗盘仪的使用80

4.5.3罗盘仪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81

4.5.4罗盘仪测量的注意事项81

4.6陀螺经纬仪定向81

4.6.1陀螺经纬仪的定向原理81

4.6.2陀螺经纬仪的构造82

4.6.3真方位角的观测82

4.6.4陀螺经纬仪的应用82

第5章 坐标测量84

5.1坐标系统85

5.1.1地理坐标系统85

5.1.2空间直角坐标系统87

5.1.3平面直角坐标系统88

5.2坐标计算90

5.2.1坐标方位角推算90

5.2.2坐标增量计算91

5.2.3坐标正算91

5.2.4坐标反算91

5.3全站仪及其使用92

5.3.1全站仪概述92

5.3.2 NTS355型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92

5.3.3 NTS360型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99

5.3.4 NTS660型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101

第6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105

6.1控制测量概述106

6.1.1平面控制测量106

6.1.2高程控制测量109

6.2导线测量110

6.2.1导线的布设形式110

6.2.2导线的外业工作111

6.3导线内业计算113

6.3.1闭合导线坐标计算113

6.3.2附合导线坐标计算116

6.3.3支导线坐标的计算117

6.3.4无定向导线坐标的计算117

6.4高程控制测量120

6.4.1三、四等水准测量120

6.4.2三角高程测量120

6.4.3 GPS拟合高程测量122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23

7.1比例尺及其精度124

7.1.1比例尺的种类124

7.1.2比例尺精度124

7.2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125

7.2.1地形图图式125

7.2.2地物符号126

7.2.3地貌符号127

7.2.4地图注记131

7.3传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33

7.3.1图幅的划分133

7.3.2图纸的准备133

7.3.3坐标方格网的绘制134

7.3.4展绘控制点134

7.4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135

7.4.1碎部点的选择135

7.4.2测定碎部点的方法136

7.4.3经纬仪法测绘地形图137

7.4.4地物、地貌的勾绘138

7.4.5碎部测图的注意事项139

7.4.6地形图的拼接、整饰和检查140

7.5数字测图140

7.5.1数字测图的有关概念141

7.5.2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及其基本流程142

7.5.3地面数字测图作业模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144

7.5.4全站仪法野外数据采集146

7.5.5 GPS RTK野外数据采集146

7.5.6地面数字测图的内业149

第8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54

8.1地形图的分类与用途155

8.1.1地形图的分类与用途155

8.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156

8.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56

8.2.1梯形分幅和编号156

8.2.2矩形分幅和编号160

8.3地形图的构成要素162

8.3.1数学要素162

8.3.2地理要素163

8.3.3整饰要素163

8.4地形图的识图166

8.4.1地形图识图概述166

8.4.2地形图识图的一般方法和程序166

第9章 地形图的应用168

9.1地形图应用概述169

9.2地形图的一般应用169

9.2.1确定点的平面位置169

9.2.2确定点的高程170

9.2.3确定两点间的距离170

9.2.4确定地面坡度171

9.2.5确定直线的方向172

9.2.6绘制纵断面图172

9.2.7利用地形图平整土地172

9.3地形图在野外调查中的应用174

9.3.1野外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74

9.3.2地形图的定向174

9.3.3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175

9.3.4地形图与实地对照的方法和原则176

9.3.5调绘填图176

9.4面积测量177

9.4.1解析法177

9.4.2图解法178

9.4.3求积仪法179

9.4.4屏幕数字化法182

9.4.5确定斜坡面积182

9.5地形图的修测183

9.5.1地形图修测概述183

9.5.2地形图修测的准备工作183

第10章 园林工程施工测量186

10.1概述187

10.1.1施工放样的原则187

10.1.2施工放样的特点187

10.1.3园林工程施工测量的任务187

10.1.4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的换算188

10.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188

10.2.1水平角测设188

10.2.2水平距离测设189

10.2.3高程测设189

10.3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190

10.3.1直角坐标法190

10.3.2极坐标法191

10.3.3角度交会法191

10.3.4距离交会法192

10.4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193

10.4.1平面施工控制网193

10.4.2高程控制195

10.5园林建筑物的测设195

10.5.1准备工作195

10.5.2园林建筑物的定位196

10.5.3园林建筑物的测设197

10.5.4基础施工测量198

10.5.5墙体施工测量199

10.5.6不规则图形的园林建筑测设200

10.6园林主要工程测设200

10.6.1园路的测设201

10.6.2公园水体测设201

10.6.3堆山测设201

10.6.4平整场地的测设202

10.7园林树木种植定点放样202

10.7.1公园树木种植放线202

10.7.2规则园林的种植放线203

10.7.3行道树定植放线204

10.8地下管道施工测量204

10.8.1地下管道放线测设204

10.8.2地下管道施工测量205

第11章 土地资源测量209

11.1平原地区土地平整测量210

11.1.1地块合并测算210

11.1.2用方格法平整土地210

11.2山地修筑梯田平整测量213

11.2.1梯田规划设计213

11.2.2梯田定线测量217

11.2.3水平梯田施工219

11.3果园、桑园放样测量220

11.3.1平原地区建园放样220

11.3.2山丘地区建园放样222

11.4土地整理工程与测量222

11.4.1土地整理工程概述222

11.4.2土地整理测量223

第12章 渠道测量227

12.1渠道选线及中线测量228

12.1.1渠道选线228

12.1.2渠道控制测量229

12.1.3中线测量230

12.2渠道纵断面测量232

12.2.1纵断面测量外业232

12.2.2纵断面测量新方法234

12.2.3渠道纵断面图的绘制234

12.3渠道横断面测量235

12.3.1横断面测量外业235

12.3.2横断面图的绘制236

12.4渠道土方计算237

12.5渠道边坡放样240

12.5.1标定中心桩的挖深或填高240

12.5.2渠道边坡桩的放样240

12.5.3验收测量241

第13章 林区公路测量242

13.1概述243

13.2勘测设计243

13.2.1林区线路勘测243

13.2.2公路选线244

13.3路线中线测量245

13.3.1转向角的测定245

13.3.2里程桩设置245

13.4圆曲线测设246

13.4.1圆曲线测设246

13.4.2困难地段曲线的测设246

13.5回头曲线测设248

13.5.1回头曲线的计算公式及测设248

13.5.2立交回曲线测设249

13.6路线纵、横断面测量249

13.6.1纵断面测量249

13.6.2横断面测量251

13.7竖曲线设计253

13.7.1竖曲线要素253

13.7.2竖曲线的设计和计算254

13.8路基设计与放样255

13.8.1路基设计255

13.8.2路基放样256

13.9土石方计算257

第14章 地籍测量259

14.1地籍与地籍管理260

14.1.1地籍260

14.1.2地籍管理262

14.1.3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中的作用262

14.2地籍调查263

14.2.1土地权属调查263

14.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70

14.2.3土地等级与土地税收272

14.2.4土地划分与地籍编号272

14.3地籍测量273

14.3.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273

14.3.2界址点坐标测量274

14.4地籍图测绘281

14.4.1地籍图的分类281

14.4.2地籍图的基本内容282

14.4.3地籍图的测绘283

14.5数字地籍测量287

14.5.1数字地籍的主要内容287

14.5.2数字地籍的作业模式288

14.5.3数字地籍的流程和特点288

14.5.4数字地籍的硬件环境290

14.5.5数字地籍的软件环境290

14.5.6数字地籍测量数据采集291

14.5.7数据处理291

14.5.8地籍图原图数字化291

第15章“3S”技术及其应用294

15.1全球定位系统(GPS)295

15.1.1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295

15.1.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特点296

15.1.3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297

15.1.4 GPS定位模式298

15.1.5 GPS测量的实施300

15.1.6 CORS技术简介305

15.2地理信息系统(GIS)306

15.2.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306

15.2.2 GIS的基本组成307

15.2.3常用GIS软件简介308

15.2.4 GIS的功能309

15.3遥感技术(RS)310

15.3.1遥感的概念310

15.3.2遥感的分类310

15.3.3遥感的特点311

15.3.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311

15.3.5遥感图像处理技术312

15.4 “3S”技术集成及其应用313

15.4.1 “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313

15.4.2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314

15.4.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15

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