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学
  • 刘林林,龚守良,陈颖等著 著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肿瘤治疗的历史与现状1

一、肿瘤治疗的历史1

二、肿瘤治疗的现状2

第二节 肿瘤生物治疗的发展2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3

二、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4

第2章 肿瘤分类、分期及其病因9

第一节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9

一、肿瘤的概念9

二、肿瘤的分类9

三、肿瘤的分期10

第二节 化学病因11

一、化学致癌物的分类11

二、化学致癌作用的生物学特性13

第三节 物理病因13

一、电离辐射致癌14

二、电磁辐射致癌14

三、紫外线致癌15

第四节 病毒病因16

一、致癌病毒及其特性16

二、RNA肿瘤病毒及其致癌机制16

三、DNA肿瘤病毒及其致癌机制17

第五节 遗传病因19

一、不同遗传方式的肿瘤20

二、基因组与肿瘤20

三、DNA甲基化与肿瘤21

四、染色体异常与肿瘤24

五、端粒和端粒酶异常与肿瘤26

六、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28

第3章 肿瘤相关学科基础31

第一节 肿瘤细胞生物学31

一、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增殖特性31

二、细胞分化与肿瘤33

三、细胞死亡与肿瘤34

四、肿瘤细胞乏氧及再氧合35

第二节 肿瘤病理学36

一、肿瘤组织的形态特点36

二、细胞的恶性转化37

三、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38

四、肿瘤细胞侵袭及其机制40

五、肿瘤细胞转移及其机制40

第三节 肿瘤生物化学41

一、肿瘤细胞代谢的生物化学41

二、肿瘤细胞分化的生物化学43

第四节 肿瘤免疫生物学43

一、肿瘤抗原及其免疫原性44

二、肿瘤抗体45

三、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46

四、肿瘤免疫监视47

五、肿瘤免疫逃逸48

第五节 肿瘤分子生物学50

一、癌基因50

二、癌基因的分类与激活59

三、肿瘤标志及其分类61

第4章 肿瘤基因治疗65

第一节 基因治疗及其治疗途径和方法65

一、基因治疗策略65

二、肿瘤基因治疗66

第二节 基因治疗载体66

一、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67

二、非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69

三、基因治疗载体的有关问题74

第三节 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表达76

一、诱导基因表达系统76

二、特异反应性启动子诱导表达系统77

三、调控序列对基因表达的影响79

四、目的基因体内长期表达80

第四节 基因治疗中有待解决的问题80

一、缺乏完善的载体系统80

二、目的基因转染的靶向性及其表达调控81

三、有效治疗基因的筛查81

四、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伦理和专利权问题82

第5章 反义基因、自杀基因及多耐药基因治疗86

第一节 反义基因治疗86

一、反义基因作用原理86

二、反义基因治疗的分类86

三、反义基因治疗的传输系统87

四、反义基因治疗肿瘤88

第二节 自杀基因治疗90

一、自杀基因治疗机制90

二、自杀基因治疗的有关基因90

三、自杀基因治疗增强靶向作用92

四、自杀基因的联合治疗93

第三节 多药耐药基因治疗94

一、多药耐药产生的机制94

二、多药耐药的逆转97

第6章 凋亡诱导基因治疗102

第一节 TRAIL基因治疗102

一、TRAIL的结构特点及表达调控102

二、TRAIL受体102

三、TRAIL诱导凋亡的机制103

四、TRAIL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04

五、TRAIL的安全性106

第二节 Smac/DIABLO基因治疗106

一、Smac/DIABLO的生物学特征及表达特点107

二、Smac/DIABLO促凋亡作用及机制107

三、靶向Smac/DIABLO的肿瘤治疗108

第三节 AIF基因治疗109

一、AIF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表达和定位109

二、AIF的功能109

三、AIF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110

四、基于AIF的肿瘤治疗111

第7章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114

第一节 抗肿瘤血管生成肿瘤治疗理论114

一、肿瘤血管生成114

二、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114

三、肿瘤血管的病理生理115

四、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115

第二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116

一、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116

二、靶向VEGF及受体的肿瘤治疗116

第三节 内皮抑素治疗117

一、endostatin的结构特点117

二、endostatin的组织分布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117

三、endostatin与肿瘤治疗118

第四节 血管抑素治疗119

一、angiostatin的结构及产生119

二、angiostatin抗肿瘤机制119

三、angiostatin的抗肿瘤作用120

第8章 RNAi与肿瘤治疗122

第一节 siRNA与肿瘤放射治疗122

一、RNAi和siRNA干扰122

二、siRNA与肿瘤放射治疗125

第二节 miRNA与肿瘤及其治疗127

一、微小RNA(miRNA)127

二、miRNA与肿瘤128

第9章 肿瘤靶向治疗134

第一节 肿瘤靶向纳米药物治疗134

一、纳米药物134

二、靶向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35

第二节 肿瘤靶向放射性药物治疗137

一、放射免疫靶向治疗137

二、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138

三、放射性核素基因治疗138

四、放射性核素微粒肿瘤组织间定向植入治疗139

五、多靶点联合阻断治疗139

六、抗新生血管靶向治疗140

第三节 基因重组免疫毒素的靶向治疗141

一、免疫毒素及其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141

二、免疫毒素治疗载体和弹头的选择142

三、基因重组免疫毒素LHRH-PE40的靶向治疗144

第10章 肿瘤的干细胞治疗148

第一节 干细胞及其分类148

一、干细胞148

二、干细胞分类148

第二节 成体干细胞表面标记及可塑性151

一、成体干细胞表面标记151

二、成体干细胞可塑性151

第三节 基因修饰干细胞在肿瘤基因治疗的作用152

一、干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152

二、胚胎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153

第四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153

一、间充质干细胞转化形成恶性肿瘤细胞154

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肿瘤增殖和生长154

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肿瘤增殖和生长154

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肿瘤155

一、造血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155

二、造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和扩增155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156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重建157

第六节 肿瘤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157

一、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和特征157

二、肿瘤干细胞的种类及分离和鉴定159

三、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161

四、展望163

第11章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167

第一节 中医药对肿瘤认识的历史和现状167

一、中医药对肿瘤认识的历史167

二、中医药对治疗肿瘤的新认识及发展方向167

第二节 抗癌中药的实验研究168

一、人参皂苷的抗肿瘤作用168

二、姜黄素的抗肿瘤及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169

三、去甲斑蝥素合并放射治疗肿瘤171

四、蝎毒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72

第12章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176

第一节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176

一、利用辐射实现对转移基因体内表达的时空调控176

二、辐射提高基因靶向转移的效率177

三、基因治疗提高肿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177

第二节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进展178

一、药物敏感基因系统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178

二、肿瘤抑制基因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178

三、免疫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179

四、辐射的敏感启动子与基因治疗180

五、双(多)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181

六、放射保护性基因治疗181

七、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展望182

第三节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实验技术183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183

二、载体的连接184

三、重组子导入宿主细胞技术186

四、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187

五、基因的表达188

六、RNA干扰技术189

第13章 肿瘤的综合治疗194

第一节 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与模式194

一、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194

二、个体化病情判断198

三、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模式199

第二节 肿瘤生物治疗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203

一、肿瘤生物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203

二、肿瘤生物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211

三、肿瘤的生物治疗与手术联合应用215

第三节 诱导分化与肿瘤治疗219

一、诱导分化与诱导分化剂220

二、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222

第14章 肺癌及胸(腹)腔积液的生物治疗229

第一节 肺癌的生物治疗229

一、病因229

二、病理学分型229

三、临床表现230

四、诊断231

五、临床分期232

六、治疗233

第二节 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生物治疗247

一、病因及发生机制247

二、诊断247

三、治疗248

第15章 消化道肿瘤的生物治疗253

第一节 食管癌的生物治疗25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53

二、病理254

三、临床表现255

四、辅助检查25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55

六、食管癌的分段、分类和分期256

七、治疗258

第二节 胃癌的生物治疗26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4

二、病理265

三、临床表现265

四、诊断与分期266

五、治疗267

第三节 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治疗275

一、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危险分级275

二、诊断276

三、治疗276

第四节 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281

一、病因281

二、病理281

三、临床表现282

四、诊断282

五、分期283

六、治疗284

第16章 肝、胆和胰肿瘤的生物治疗292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治疗292

一、病因及生物学特点292

二、临床表现292

三、病理29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94

五、分期295

六、治疗296

第二节 胆道肿瘤的生物治疗302

一、病因及生物学特点302

二、临床表现303

三、疾病分型303

四、临床分期30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05

六、治疗306

第三节 胰腺癌的生物治疗30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09

二、病理及分期309

三、临床表现310

四、辅助检查31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10

六、治疗311

第17章 造血、血液及淋巴肿瘤的生物治疗317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治疗31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17

二、临床表现318

三、诊断标准318

四、病理类型319

五、临床分期320

六、治疗320

第二节 白血病的生物治疗32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23

二、临床表现324

三、辅助检查325

四、诊断326

五、鉴别诊断328

六、治疗328

七、生物治疗330

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的生物治疗33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34

二、病理和分型335

三、临床表现337

四、辅助检查338

五、诊断及临床分期338

六、治疗339

第18章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生物治疗347

第一节 前列腺癌的生物治疗347

一、病因347

二、病理及分类347

三、临床表现348

四、辅助检查34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49

六、临床分期349

七、治疗350

第二节 肾细胞癌的生物治疗355

一、病因356

二、病理356

三、临床表现357

四、辅助检查35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58

六、临床分期359

七、治疗359

第三节 膀胱癌的生物治疗363

一、病因364

二、病理364

三、临床表现365

四、辅助检查366

五、诊断366

六、临床分期366

七、治疗367

第19章 妇科肿瘤的生物治疗374

第一节 乳腺癌的生物治疗374

一、病因374

二、病理374

三、临床表现375

四、辅助检查375

五、诊断与临床分期376

六、治疗377

第二节 卵巢癌的生物治疗386

一、病因387

二、病理组织学387

三、临床表现388

四、辅助检查38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89

六、临床分期389

七、治疗390

第三节 子宫颈癌的生物治疗399

一、病因399

二、病理399

三、临床特征39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01

五、临床分期401

六、治疗402

第20章 头颈及鼻咽部肿瘤的生物治疗409

第一节 脑胶质瘤的生物治疗40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09

二、病理410

三、临床表现41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11

五、治疗411

第二节 头颈部鳞癌的生物治疗41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16

二、病理417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417

四、治疗417

第三节 鼻咽癌的生物治疗423

一、病因424

二、病理分类424

三、临床表现42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25

五、临床分期426

六、治疗427

第四节 甲状腺癌的生物治疗430

一、病因430

二、病理类型430

三、临床表现43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31

五、分期432

六、治疗433

七、预后435

第21章 恶性黑色素瘤及肉瘤的生物治疗437

第一节 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治疗437

一、病因437

二、病理分型437

三、诊断438

四、鉴别诊断439

五、临床分期439

六、治疗441

第二节 软组织肉瘤与骨肉瘤的生物治疗446

一、病因及生物学特性447

二、病理及临床分期447

三、临床表现449

四、诊断450

五、治疗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