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修订本
  • 谢灼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第一编 典籍和藏书的起源3

第一章 典籍的产生和藏书的出现3

第一节 典籍的产生3

一、劳动创造了文化3

二、文字的发明4

三、典籍的产生5

四、典籍的保存与利用8

第二节 商周史官制度与典籍保存9

一、商代史官与典籍保存9

二、周代史官与典籍收藏12

第二编 简帛书时期的图书和藏书(春秋~两汉)17

第二章 简帛书与著述17

第一节 简书与简书的形式17

一、简书释名17

二、简策实物的发现19

三、制简的方法22

四、简书的形式22

第二节 帛书和帛书的形式26

一、帛书释名26

二、古代帛书的发现27

三、帛书的形式30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述31

第四节 两汉的著述35

第三章 官府藏书制度的建立37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府藏书37

一、周王室藏书38

二、鲁国藏书39

三、楚国藏书40

四、战国时各国藏书41

第二节 秦王朝的官府藏书42

一、秦的统一和官府藏书的建立42

二、秦始皇焚书44

第三节 两汉官府藏书制度45

一、汉代官府藏书系统的建立45

二、汉代官府藏书种类和管理机构51

三、汉代官府藏书的整理与编目53

第四节 私家藏书的初始发展57

一、私家藏书的出现57

二、两汉时期的私家藏书59

第三编 写本书时期的图书和藏书(三国两晋~隋唐)65

第四章 纸的发明与写本书的形式65

第一节 纸的发明与传播65

一、纸的前身65

二、植物纤维纸的发明66

三、纸的传播67

第二节 写本书的产生与发展67

第三节 写本书的形式70

一、卷轴装70

二、旋风装73

三、经折装75

第五章 写本书时期的著作77

第一节 官府编书写书机构与著述77

第二节 各类著作概观81

第六章 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的发展86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86

一、三国时期官府藏书的建立86

二、两晋时期官府藏书的发展87

三、南北朝官府藏书的发展88

第二节 隋代官府藏书90

一、隋文帝对图书的收集与整理90

二、隋炀帝与国家藏书和宫廷藏书建设91

第三节 唐代官府藏书92

一、唐代官府藏书的发展92

二、官府藏书的管理与利用95

第四节 写本书的兴盛与私家藏书的发展99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家藏书99

二、隋唐时期的私家藏书102

第七章 佛道典籍的传播与收藏105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教藏书105

一、佛教译经的兴盛与佛教藏书105

二、道教典籍的出现、传播与收藏108

第二节 隋唐时期宗教藏书109

一、佛教译经的鼎盛与佛教藏书109

二、道教典籍的渐增与宫观藏书112

第四编 印本书兴起时期的图书和藏书(宋~元)117

第八章 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117

第一节 印刷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117

一、印刷术发明的意义117

二、印刷术发明的条件118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起源和早期印书120

一、雕版印刷术的起源120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123

三、早期的雕版印书127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早期印书132

一、活字印刷术的起源——泥活字及其印书132

二、木活字的产生及其早期印书134

第四节 册叶制度135

一、版式135

二、行款137

三、字体138

四、装订138

五、结构141

第九章 印本书发展时期的著作143

第一节 宋辽金元官府的编书与印书143

一、两宋的官府编书与印书143

二、辽金夏的官府编书与印书148

三、元代的官府编书与印书151

第二节 宋辽金元私人著述与印书154

一、两宋私人著述与印书154

二、辽金元私人著述与印书158

第三节 宋辽金元的坊间印书160

第十章 宋辽金元的官府藏书164

第一节 北宋官府藏书164

一、宋初对图籍的收集164

二、北宋官府藏书系统165

三、官府藏书的补充和整理167

四、馆阁藏书的利用169

五、宋代秘书监和馆阁制度169

第二节 南宋官府藏书的重建171

一、南宋馆阁的重建171

二、南宋馆阁之管理173

三、南宋馆阁之利用174

第三节 辽金元官府藏书175

一、辽朝175

二、金朝175

三、元朝176

第四节 宋元私家藏书的发展177

一、北宋私家藏书178

二、南宋私家藏书180

三、宋元私家藏书的特点181

第五编 印本书发展时期的图书和藏书(明~清前期)185

第十一章 印刷技术的改进与印本书的继续发展185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印刷技术的改进与创新185

一、明清木活字印刷术的兴盛185

二、明清金属活字的推行187

三、明清套版印刷的发展与创新190

第二节 线装书的装订194

第三节 印刷术的外传196

第十二章 明清官私印书的兴盛202

第一节 明代的官府编书与印书202

一、《永乐大典》的编纂202

二、明代的官府印书203

第二节 清前期的官府编书与印书206

一、《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的编纂206

二、清前期的官府印书208

第三节 明清的私人著述与印书210

一、明代个人著述210

二、明代私家印书211

三、清前期个人著述213

四、清前期私家印书214

第四节 明清的书坊印书216

一、明代的书坊印书216

二、清代的书坊印书219

第十三章 明清官私藏书全面兴盛223

第一节 明代官府藏书223

一、明代文渊阁和其他宫廷藏书223

二、明代官府藏书系统225

三、明代官府藏书的管理和利用227

第二节 清代官府藏书229

一、清代前期官府藏书的发展229

二、清代官府藏书系统231

三、清代官府藏书管理和利用235

第三节 明代私家藏书237

一、发展缓慢的明初私家藏书238

二、明中期迅速发展的私家藏书239

三、明后期的私家藏书240

第四节 清代私家藏书的发展242

一、清初承继明末遗风,藏书集中于江浙242

二、《四库全书》编纂与私家藏书的发展245

三、遍布南北形成特色的私家藏书248

第十四章 书院刻书与藏书253

第一节 宋元的书院刻书与藏书253

一、宋元书院的发展253

二、宋元书院的刻书与藏书255

第二节 明清的书院刻书与藏书257

一、明清书院的发展257

二、明清书院刻书258

三、明清书院藏书259

第六编 机械印刷兴起时期的书刊和图书馆(1840~1911)265

第十五章 近代书刊的出现265

第一节 铅印术的采用与图书出版265

一、西方印刷术的传入和书籍形式的变化265

二、新式出版印刷机构的建立和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267

第二节 西书的译介和报刊的出现268

一、西书的译介268

二、近代报刊的出现271

第十六章 近代图书馆的兴起274

第一节 西方传教士在上海的图书馆活动274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274

二、Shanghai Library(上海图书馆)278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285

四、圣约翰大学罗氏图书馆287

五、格致书院藏书楼288

第二节 学会与学堂藏书楼291

一、苏学会292

二、扬州匡时学会295

三、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296

四、通艺学堂297

五、其他学会学堂藏书楼300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与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302

一、清末新政302

二、清末新政与图书馆304

三、预备立宪与公共图书馆运动306

四、学部的京师图书馆思想309

第七编 机械印刷发展时期的书刊与图书馆(1912~1949)319

第十七章 民国时期的书刊出版319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书刊出版319

一、书刊出版概况319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21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事业324

四、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书刊业的发展326

第二节 书刊出版法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329

一、民国初期的法令法规329

二、1927年后的法令法规331

第三节 抗战前后的书刊出版333

一、书刊出版概况333

二、进步书刊出版概况339

第十八章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342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的图书馆事业342

一、民国初期的图书馆事业34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图书馆活动352

三、抗战前的图书馆事业360

第二节 抗战时期和战后的图书馆事业367

一、图书馆事业概况367

二、图书馆法令的制定与实施373

三、图书馆事业的组织管理376

四、图书馆事业的杰出人物378

第三节 国家图书馆385

一、国立北平图书馆385

二、中央图书馆389

三、地域性国家图书馆391

第四节 西方列强侵华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393

一、日本侵略者对台湾的掠夺与破坏393

二、英国管治下的香港图书馆事业395

三、葡萄牙管治下的澳门图书馆事业396

第十九章 图书馆学研究与图书馆学教育400

第一节 中华图书馆协会400

一、中华图书馆协会沿革400

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活动402

第二节 图书馆学研究406

第三节 图书馆学教育409

一、图书馆学学校教育409

二、图书馆学在职教育416

第二十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解放区的图书和图书馆事业419

第一节 中央苏区的图书与图书馆事业419

一、中央苏区的图书出版419

二、苏区图书馆的发展421

三、苏区俱乐部与列宁室的图书活动42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图书和图书馆事业427

一、陕甘宁及其他解放区的图书出版事业427

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图书馆事业433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图书与图书馆446

一、各解放区的图书出版事业447

二、各解放区的图书馆事业449

三、解放区书店系统的图书借阅活动451

主要参考文献4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