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B/T 3792.3 2009《文献著录 第3部分 连续性资源》应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B/T 3792.3 2009《文献著录 第3部分 连续性资源》应用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3496868.jpg)
- 申晓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4606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著录规则-中国-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B/T 3792.3 2009《文献著录 第3部分 连续性资源》应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制定《文献著录第3部分:连续性资源》的目的、意义等1
1.2 本标准的制修订背景和基本原则1
1.2.1 修订背景1
1.2.2 修订原则2
1.3 本标准新旧版本的比较分析2
1.3.1 标准名称的变化3
1.3.2 体例结构方面的变化3
1.3.3 术语与定义的变化5
1.3.4 著录项目名称的变化5
1.3.5 缩写或符号的主要变化7
1.3.6 内容含量上的变化8
1.3.7 著录信息源的变化8
1.3.8 连续性资源另行著录原则的变化8
1.3.9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的变化8
1.3.10 版本项的变化9
1.3.11 资源特殊细节项的变化10
第二章 连续性资源著录的基本问题11
2.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11
2.1.1 连续出版物11
2.1.2 集成性资源11
2.1.3 有限性资源12
2.1.4 连续性资源的复制品12
2.1.5 非连续出版物范畴13
2.2 相关术语与定义13
2.3 著录项目和著录单元14
2.3.1 概述14
2.3.2 著录详简级别16
2.3.3 著录≠书目记录的全部18
2.4 著录用标识符19
2.4.1 著录用标识符的作用19
2.4.2 编目实践中的注意要点19
2.5 著录用文字20
2.5.1 严格转录20
2.5.2 格式化著录20
2.5.3 编目员自拟21
2.6 著录信息源21
2.6.1 著录依据21
2.6.2 主要信息源23
2.6.3 规定信息源24
2.6.4 主要信息源和规定信息源的共性与区别25
2.7 连续性资源需要另行著录的原则26
2.7.1 概述26
2.7.2 我国相关标准与著录规则中的“另行著录原则”26
2.7.3 编目实践中对“另行著录原则”的处理方法29
2.7.4 本标准中连续性资源需要另行著录原则的特点30
2.7.5 与ISBD(CR)的异同点31
第三章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的著录方法36
3.1 概述36
3.2 题名的著录36
3.2.1 正题名的著录36
3.2.2 其他题名信息的著录42
3.3 责任说明的著录44
3.3.1 责任说明的选择44
3.3.2 责任说明的形式和转录45
3.3.3 责任说明的变化46
3.4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并列信息的著录47
3.4.1 并列题名的转录47
3.4.2 并列题名和并列其他题名信息的转录48
3.4.3 并列题名和并列责任说明的转录49
3.5 一般文献类型标识(选用)49
3.6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小结49
3.6.1 结构形式49
3.6.2 与ISBD(CR)的比较52
第四章 版本项的著录方法56
4.1 概述56
4.2 版本说明56
4.2.1 版本说明的形式和转录56
4.2.2 版本说明的类型57
4.2.3 版本的变化58
4.3 版本项其他著录单元58
4.3.1 并列版本说明(选用)58
4.3.2 与版本有关的责任说明58
4.3.3 附加版本说明58
4.3.4 附加版本说明的责任说明59
4.4 版本项小结59
4.4.1 结构形式59
4.4.2 与ISBD(CR)的比较60
第五章 资源特殊细节项的著录方法62
5.1 概述62
5.2 编号62
5.2.1 编号项著录说明63
5.2.2 编号与日期63
5.2.3 多个编号和/或日期标识64
5.2.4 后继编号序列64
5.2.5 共同题名和分辑题名的编号65
5.2.6 停刊、休刊与复刊65
5.2.7 创刊与试刊66
5.2.8 新题名下的编号和日期66
5.2.9 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66
5.2.10 编号项小结67
5.3 乐谱格式说明70
5.4 数学数据(测绘资料)70
第六章 出版发行项的著录方法71
6.1 概述71
6.2 出版发行地的著录71
6.2.1 著录说明71
6.2.2 多个出版发行地71
6.2.3 多语种地名72
6.2.4 出版发行地不详72
6.2.5 出版发行地变化72
6.2.6 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73
6.3 出版发行者的著录73
6.3.1 著录说明73
6.3.2 多个出版发行者73
6.3.3 多语种出版发行者74
6.3.4 出版发行者不详74
6.3.5 出版发行者变化74
6.3.6 出版者与发行者74
6.4 出版发行日期的著录75
6.4.1 著录说明75
6.4.2 纪年的著录75
6.4.3 出版发行日期不确定76
6.4.4 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76
6.5 印制地、印制者和印制日期的著录76
6.6 出版发行项小结77
6.6.1 方括号的特殊用法77
6.6.2 结构形式77
6.6.3 与ISBD(CR)的比较78
第七章 载体形态项的著录方法80
7.1 概述80
7.2 数量和特定文献类型标识的著录80
7.2.1 著录说明80
7.2.2 不同资源的著录方法80
7.2.3 文献数量著录的几种情况81
7.3 其他载体形态细节的著录81
7.3.1 著录说明81
7.3.2 著录方法81
7.4 尺寸的著录82
7.4.1 著录说明82
7.4.2 著录方法82
7.4.3 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82
7.5 附件82
7.5.1 著录说明82
7.5.2 著录方法83
7.6 载体形态项小结83
7.6.1 结构形式83
7.6.2 与ISBD(CR)的比较84
第八章 丛编项的著录方法85
8.1 概述85
8.2 丛编著录的几种情况85
8.3 丛编或分丛编编号的著录86
8.4 丛编项小结87
8.4.1 结构形式87
8.4.2 著录中容易混淆的地方88
8.4.3 与ISBD(CR)的比较88
第九章 附注项的著录方法90
9.1 概述90
9.2 频率说明90
9.3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附注91
9.3.1 关于题名的附注91
9.3.2 关于责任说明的附注93
9.4 版本项与连续性资源书目沿革附注94
9.4.1 版本的变化与书目沿革94
9.4.2 与其他连续性资源的关系95
9.5 编号项附注102
9.6 出版发行项附注104
9.7 其他附注104
9.7.1 载体形态项与丛编项附注104
9.7.2 内容、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等附注105
9.7.3 著录依据附注106
9.7.4 其他附注107
9.8 附注项小结107
9.8.1 结构形式107
9.8.2 与ISBD(CR)的比较108
第十章 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的著录方法111
10.1 概述111
10.2 ISSN和识别题名111
10.2.1 ISSN和识别题名的概念111
10.2.2 ISSN与识别题名的由来和作用111
10.2.3 ISSN的结构111
10.2.4 著录形式说明112
10.3 其他标准编号112
10.3.1 国际标准书号(ISBN)112
10.3.2 CODEN号113
10.3.3 统一刊号113
10.4 获得方式、价格与限定说明113
10.5 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小结113
10.5.1 结构形式114
10.5.2 著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14
第十一章 单层次著录与多层次著录115
11.1 概述115
11.2 单层次著录115
11.3 多层次著录117
附录1:著录样例119
附录2:GB/T 3792.3—2009《文献著录 第3部分:连续性资源》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