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藏 进步期刊总汇 1915-1949 中国农村 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薛暮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65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期刊-汇编-中国-1915~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藏 进步期刊总汇 1915-1949 中国农村 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卷第六期11
土地法的修改原则&雨林11
华工的出国和出关&华超13
中国茶叶公司成立&和法14
国民大会的组织和任务&薛暮桥19
中国农业政策的新阶段&孙寒冰25
对于《修正土地法原则》的意见&李紫翔29
如何使乡村『动』起来——致梁漱溟先生 兼论目前乡村工作的动向&闵挽澜35
壮丁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张西超43
印度北方的贫农生活45
日本农村青年体质恶化46
希特拉将铲除农业47
四川的大灾荒&冯和法49
土匪问题的面面观&禹民50
乡村工作问题特辑导言59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黄枯桐60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周葆儒63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陈大白67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姚居华71
我对于乡村工作的看法&金开山73
如何充实改进农村的干部&王枕心77
讳病忌医的乡村工作问题&潘一尘80
我所见的乡村工作&王璋82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万钟庆83
对于目前乡村的意见&李秀峰87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建设的意见&公竹川93
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观察及意见&黎康民98
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国民经济』建设系统播音演讲文稿105
养蚕合作运动在无锡&苦农113
崇启的租佃纠纷和『耕者有其田』&徐方庭116
做了三个月的『土地登记』员&易明熹119
灾荒中的四川&刘仲痴 甘伯厚123
乡村建设理论&和法127
农村生活丛谈&和法128
世界粮食问题&和法128
嘉兴四三一二户农业经营的研究&和法130
编后记&编者133
第三卷第七期143
中华农学会年会&和法143
乡村工作者和参政运动&雨林144
火烧『圣农园』的意义&华起146
察北民众的武装斗争&恽中148
如何『维护民族工业』&冶方149
『七君子』案开审&益圃151
『到农村去』的总动员令——响应暑期农村服务运动&薛暮桥153
暑假期中学生如何下乡&秦柳方161
暑假乡村教师集中训练的商榷&何新167
侵略政策和人口问题&陈翰笙171
经验主义批判&冯和法177
浙江农村合作事业观感&吴承禧183
新土地政策的实施问题&益圃189
日本政府在东北的移民计划&李隆195
日本贱民——部落民底生活&李隆197
辩证法唯物论梗概&艾思奇203
征兵新政下的苏北农村&子奇211
川湘公路附近的民工们&白若原214
建德的政治和农村&沉岳216
信用合作社在福建&林岑生220
编后记&编者223
暑假期间对于救国最有效的工作是什么&蒋委员长谈话225
国防前线——绥远——的乡村工作229
中国的西北角&和法233
西北视察记&和法234
第三卷第八期251
芦沟桥事件——应从抗战中求和平&石础251
中国社会教育社年会&华起252
防止『粮食资敌』和『原料资敌』&问寰254
交易所风潮与官吏投机&有恒255
抗战爆发后的乡村工作&余霖257
农村工作检讨&王泽南263
农村工作的技术问题&贾丰271
经验主义和公式主义&薛暮桥279
农村工作人员的进修问题&闵挽澜285
庙会的今昔&华起288
农村通讯的写作问题&蔡问寰295
中华农学会年会及其他&冯和法301
祁红统制的现阶段&池尹天313
壮丁训练在绥远&长虹316
广西兴安猺民农业生产概况&启□320
江宁蚕丝产销合作社的实况&孔凡定324
我们如何抗敌——在成都四川省党部演讲&梁漱溟讲 萧仲泉记327
塞上行筏335
中国经济问题讲话筏337
编后记&编者339
战时特刊第一号342
怎样救济战地难民&霖342
怎样防止汉奸活动&霖342
保卫上海&钱亦石343
抗敌战争与民众救亡运动&薛暮桥344
最后胜利的把握在那里?&孙冶方346
扩大民族联合战线&益圃347
中国抗战的前途&冯和法348
战时农业生产问题&韦健雄350
战时乡村服务团工作纲要351
抗战中的乡村救亡工作&朱绛352
日本炮火下的平津农民&老农353
闽南的匪乡&锡民355
编后者356
战时特刊 第二号357
救国公债&霖357
征兵问题&霖358
战时外交问题&霖358
宋希濂师长的沉痛谈话359
乡村救亡运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薛暮桥360
《非常时期乡村工作大纲》的修正&孙治方362
在农村中急需推进的三种运动&陈洪进363
日本民众的反侵略战争运动&李隆365
关于保甲制度问题&闵挽澜366
开展内地的救亡工作&钱俊瑞367
组织农民的主要问题&恽逸群368
编后记&编者369
战地夜行记&寄洪370
办了半年乡村教育&古农371
战时特刊 第三号373
断绝中日邦交&霖373
改革乡村政治&霖374
改善农民生活&霖375
发动农民抗战375
我们当前的基本任务&冯和法376
乡村工作的民主与独裁&薛暮桥378
国际劳苦大众的反日运动&李隆380
扑灭汉奸的毒菌&冯和法382
组织农民武装农民的必要&张西超384
发动民众运动的秘诀&韬奋384
非常时期乡村工作推进意见&孙晓村385
救亡运动在中原&华起386
抗战中的世外桃源&秋声387
编后记388
战时特刊 第四号389
乡村救亡工作大会389
九国公约会议390
号召全国乡村救亡工作会议&千家驹391
略谈干部训练问题&薛暮桥392
抗战期间的后方组织工作&刘端生393
抗敌战争中的危机&钱俊瑞395
赶快使我们的乡村健全起来&华起396
长期抗战急应整顿县政&建本397
抽壮丁与安定农村&褚问鹃398
山西省优待抗日军人家属办法398
晋绥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纲要(草案)399
胜利的退却&章乃器400
肃清失败主义心理&胡愈之400
北上慰劳记&王文成401
谁是汉奸&钟弈402
组织游击队抗敌&徐以贯403
召集全国乡村工作会议&吴藻溪403
乡村服务的困难问题&尹□倪404
需要镇定的时候&韬奋404
战时特刊 第五号405
争取最后胜利&霖405
国民政府迁移重庆&霖406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桥406
应征士兵家属救济暂行办法407
迅速展开乡村救亡运动&薛暮桥408
怎样组织抗日游击运动&陈叔温410
征兵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法&徐雪寒412
被忽略了的农民生活问题&冯和法414
日本不能久战&三岛康夫415
无锡乡村中的流动宣传队&集体创作 明柔整理 古岛执笔416
苏北的小麦推广区&杜亚419
编后记&编者419
救亡运动在广西420
一个乡村工作纲要&李士平 编者420
战时特刊 第六号421
怎样取得国际援助&霖421
如何动员农民&霖422
从抗战四个月中所得到的教训&薛暮桥423
编后记425
抗战时期中的『有钱者出钱』问题&千家驹426
游击战的政治条件和我们的任务&徐雪寒428
抗战与学校教育的脱节&盛震叔429
战时的乡村小学教师&闵挽澜431
游击战争的实施方法432
乡村抗敌宣传在玉山&于凡434
抗战爆发后的无锡农村&苦农435
农村救亡运动的危机&伯庸436
战时特刊 第七号437
抗战的第二期&霖437
游击运动检讨&霖438
我人应有的主张和努力的途径439
赶快建立东战场的游击区&徐雪寒440
抗战时期后方农村工作方案440
抗战中的动员农民问题&薛暮桥442
改善农民生活就是增加抗战力量&孙晓村444
认识抗战到底意义445
农村中的统一战线&冯和法445
农村动员与征募兵役&罗绳武446
救亡运动在江西&黎明448
争取老百姓回家&柳林449
鲸吞与蚕食451
山西的牺牲救国大同盟451
平教会的农民抗战教育团&席藜452
编后记452
战时特刊 第八号453
拥护政府抗战到底&霖453
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霖454
关于游击战争454
战时调整农产问题&孙晓村455
怎样展开武装农民运动&赵梅生457
健全保甲制度与农民动员&叶民459
武装民众工作的几点严重现象&徐雪寒461
南阳一带的救亡运动&如白462
怎样开展内地工作&薛暮桥463
一个意外的收获——记土桥镇的一个临时讲演会&袁行庄466
走向晋南农村的青年&风实467
临汾的八路军学兵队&罗廉余468
战时特刊 第九号469
不怕困难不求痛快&霖469
目前乡村工作同志的三大任务&钱俊瑞470
农村工作的几点要领&赵梅生472
徐潢行军记&郭映艇474
乡村工作干部训练问题&薛暮桥475
怎样办干部训练学校&杨东莼477
编后479
战时的农业金融问题&石西民480
晋南印象&风实482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游击队!&苦农483
各省战时组织农民法令484
战时特刊 第十号485
最近欧洲几件大事&汉夫485
最近抗战军事动态&雪寒486
略谈乡村的武装自卫&雨林487
关于武装农民问题&徐特立488
关于民众武装动员的几个问题&董必武490
各省动员农村法规(续)490
武装农民的经验和意见&振农 曾纾493
在豫东组织联庄会的工作方式&陈洪进495
战时农民教育问题&薛暮桥496
编后记497
鄂东门户的黄冈&希勃498
战时特刊 第十一号501
怎样纪念总理&霖501
怎样扩大春耕&霖502
侵略者的又一暴行&霖503
怎样动员乡村小学教师&徐雪寒504
农村工作为什么还不展开?&廖树谦505
战时乡村政治问题&薛暮桥507
论保乡和卫国&吕振羽509
加紧农村工作——是战胜之最大保证&徐特立510
浙江救亡运动的现状&骆耕漠512
乡村工作所遇到的困难&觉微514
死亡线上的增城515
吉安还没有动员!&毓强516
编后记&编者516
战时特刊 第十二号517
希望于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霖517
怎样建立乡村统一战线&薛暮桥518
保甲制度在战时&天马520
农村工作怎样开始&廖庶谦522
怎样组训农村妇女&罗琼524
编后记&编者525
健全乡村组织以推进乡村动员工作建议书526
促进农业生产增加抗战力量建议书527
发动乡村小学教师&施中一528
短简——抗战中的潢川&亚杜529
乡村宣传的一点经验&晓峰530
国防最前线的河南&楚歌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