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法律知识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利法律知识分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3494813.jpg)
- 何越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0558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278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专利-代理(法律)-中国-资格考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利法律知识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专利制度概论1
第一节 专利基础知识1
一、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
二、专利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2
三、专利审查制度3
四、专利制度的作用4
第二节 中国专利制度概述4
一、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史5
二、中国专利制度的主要特征6
三、中国专利审查制度的程序设计8
四、中国专利行政与司法机构11
第三节 发明创造的相关主体及其权利12
一、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12
二、申请人的种类及相关规定13
三、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转让14
四、共同申请人及共有权利的行使15
五、发明人与设计人的权利15
第四节 专利代理制度及专利代理执业规范16
一、中国专利代理制度概述16
二、专利代理机构及其执业规范18
三、专利代理人及其执业规范21
四、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年检与惩戒24
练习题及其解析28
第二章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31
第一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简介31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组成31
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作用32
第二节 请求书33
第三节 说明书34
一、说明书撰写的实质要求34
二、说明书撰写的形式要求36
三、特殊领域的说明书撰写规定42
第四节 权利要求书44
一、权利要求概述44
二、权利要求的类型44
三、权利要求撰写的形式要求46
四、权利要求撰写的实质要求48
第五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单一性53
一、单一性的概念54
二、单一性判断的原则55
三、单一性判断的方法55
四、《专利审查指南2010》列举的独立权利要求的6种组合方式的单一性判断57
练习题及其解析58
第三章 专利保护客体与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62
第一节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62
一、概述62
二、产品62
三、产品的形状63
四、产品的构造64
五、技术方案66
第二节 发明专利保护客体67
一、概述67
二、产品的范畴68
三、方法的范畴68
四、技术方案68
第三节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69
一、概述69
二、外观设计的载体69
三、外观设计的构成要素70
四、适于工业应用71
五、富有美感71
六、新设计71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72
一、根据《专利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72
二、根据《专利法》第5条第2款的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74
三、属于《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75
四、属于《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六)项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79
练习题及其解析80
第四章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的实质性条件83
第一节 优先权83
一、享有优先权的条件83
二、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的定义85
三、优先权的效力85
四、多项优先权85
五、部分优先权86
第二节 现有技术87
一、“为公众所知”的含义87
二、现有技术的时间界限87
三、现有技术的公开方式88
第三节 新颖性89
一、新颖性的概念89
二、判断新颖性的原则90
三、判断新颖性的基准91
四、化学发明的新颖性94
五、宽限期96
第四节 创造性98
一、创造性的概念98
二、判断发明创造性的原则98
三、判断发明创造性的基准99
四、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103
五、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105
六、化学发明的创造性106
七、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判断107
第五节 实用性108
一、实用性的概念108
二、判断实用性的原则109
三、判断实用性的基准109
第六节 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和处理110
一、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111
二、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111
练习题及其解析112
第五章 专利申请的受理与审查程序118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受理118
一、受理的概念及适用范围119
二、受理条件119
三、不予受理的情形122
四、申请后提交文件的受理123
五、关于电子申请的特殊规定123
第二节 国防专利申请和保密专利申请124
一、国防专利申请的受理、审查与授权124
二、保密专利申请的确定、审查与授权125
三、保密申请(或专利)的解密125
第三节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126
一、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及程序概述126
二、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128
三、专利代理委托的审查132
四、优先权要求手续的审查134
五、宽限期要求手续的审查138
六、分案申请139
七、涉及生物材料保藏的申请142
八、申请文件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143
第四节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144
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初步审查范围及程序概述144
二、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146
三、相关法律手续的审查146
四、分案申请146
五、申请文件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147
第五节 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布151
一、公布的情形151
二、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相关的手续151
三、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效力151
第六节 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152
一、实质审查程序的启动152
二、实质审查的原则与范围153
三、审查文本的确定154
四、为审查目的的检索154
五、优先权的核实155
六、对缺乏单一性申请的处理155
七、审查意见通知书157
八、公众意见处理及辅助审查手段158
九、驳回决定与授予专利权的通知159
十、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161
第七节 申请人的答复与修改161
一、答复162
二、修改162
第八节 专利权的授予与公告168
一、专利权的授予168
二、专利证书168
三、专利登记簿169
练习题及其解析170
第六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和授权条件179
第一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179
一、请求书179
二、图片或者照片180
三、简要说明192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单一性196
一、一件产品所使用的一项外观设计196
二、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197
三、成套产品的外观设计199
四、外观设计分案申请的特殊规定201
第三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1
一、优先权的类型、期限等201
二、优先权的主题201
第四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204
一、初步审查的范围204
二、在初步审查阶段对申请文件的修改205
第五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实质性授权条件209
一、概述209
二、不属于现有设计210
三、不存在抵触申请213
四、与现有设计或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具有明显区别213
五、与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216
第六节 外观设计分类217
一、《洛迦诺协定》217
二、《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217
练习题及其解析218
第七章 流程法律手续的审批与相关事务处理224
第一节 期限与费用224
一、期限224
二、费用228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撤回232
一、提出撤回专利申请的时间232
二、撤回专利申请的程序232
三、撤回专利申请的效力233
第三节 专利权的维持与终止233
一、专利权的维持233
二、专利权的终止235
第四节 中止程序236
一、中止的范围236
二、权属纠纷中止237
三、财产保全中止238
第五节 著录项目变更238
一、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人239
二、著录项目变更手续239
三、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240
四、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241
第六节 权利恢复程序241
一、请求恢复权利的条件241
二、请求恢复权利的手续242
三、恢复权利请求的审批与后续程序242
第七节 专利行政复议程序242
一、专利行政复议受案范围243
二、不能提起专利行政复议的情况244
三、提出行政复议的主体244
四、行政复议程序的代理245
五、行政复议程序245
六、不服复议决定的后续救济程序246
第八节 向外国申请专利前的保密审查246
一、保密审查请求的主体246
二、保密审查的对象246
三、请求进行保密审查的时间247
四、请求进行保密审查的方式247
五、保密审查请求的审批247
六、向外国申请专利前的保密审查与普通国家申请的保密审查的异同248
第九节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249
一、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249
二、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手续249
三、专利权评价报告的作出251
四、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更正和查询、复制253
第十节 专利申请文档及登记簿的查阅、复制和保存253
一、允许查阅和复制的内容253
二、查阅和复制程序254
三、案卷保存期限及销毁254
第十一节 内地申请在香港地区获得专利保护的程序254
一、香港的专利注册制度和外观设计注册制度254
二、国际申请在香港地区获得专利保护255
三、中国内地发明专利申请在香港地区获得专利保护256
四、要求获得香港短期专利256
五、要求获得注册外观设计保护256
练习题及其解析256
第八章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266
第一节 概述266
一、法定审理机关——专利复审委员会266
二、审查原则267
三、审案人员组成269
四、审查决定269
五、更正及驳回请求270
六、司法救济271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复审程序271
一、复审程序的性质271
二、复审程序流程简述271
三、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273
四、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274
五、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275
六、复审决定277
七、复审程序的中止277
八、复审程序的终止278
第三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278
一、无效宣告程序的性质278
二、无效宣告程序的审查原则278
三、无效宣告程序流程简述280
四、无效宣告请求的形式审查281
五、无效宣告请求的合议审查285
六、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291
七、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292
八、无效宣告程序的中止292
九、无效宣告程序的终止293
第四节 口头审理293
一、口头审理的确定293
二、口头审理的程序294
三、口头审理的其他事项296
第五节 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297
一、无效宣告程序中证据的法律适用规则297
二、当事人举证297
三、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证据的调查收集298
四、证据的质证和审核认定299
五、其他300
练习题及其解析301
第九章 《专利合作条约》及国际申请程序310
第一节 《专利合作条约》概述310
一、《专利合作条约》的产生和发展310
二、PCT体系设计概述311
三、PCT体系的职能机构312
四、PCT法律文件简介313
五、PCT体系在中国的发展314
六、利用PCT途径的益处314
第二节 PCT国际阶段的程序314
一、国际申请的提出和受理315
二、国际检索319
三、国际公布322
四、国际初步审查324
五、其他程序326
第三节 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特殊规定327
一、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审查流程概述327
二、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327
三、申请文件330
四、其他相关法律手续334
五、特殊法律手续337
六、国家公布339
练习题及其解析339
第十章 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344
第一节 专利权的生效及期限344
一、专利权的生效344
二、专利权的期限345
三、发明专利申请的临时保护346
第二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347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347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358
第三节 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358
一、专利权有效359
二、存在实施专利的行为359
三、未经专利权人许可359
四、为生产经营的目的359
五、实施行为的客体落入专利保护的范围360
第四节 专利侵权判定361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361
二、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367
第五节 专利侵权的例外368
一、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369
二、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抗辩373
第六节 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救济375
一、专利侵权纠纷的救济途径375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388
三、确认不侵权诉讼391
练习题及其解析392
第十一章 与专利相关的其他权利的保护397
第一节 假冒专利的行为397
一、假冒专利行为的构成397
二、假冒专利行为的法律责任398
三、对假冒专利行为的查处399
第二节 其他专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400
一、其他专利纠纷400
二、纠纷的解决途径401
第三节 其他违反专利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02
一、擅自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及其法律责任402
二、侵夺发明人、设计人权益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02
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参与经营活动及其法律责任403
四、专利行政部门人员渎职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03
第四节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403
一、强制许可的类型404
二、强制许可的申请和审批程序407
三、强制许可被许可人的义务409
四、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裁决409
五、强制许可的终止410
第五节 发明专利的推广应用411
练习题及其解析411
第十二章 专利文献与国际专利分类415
第一节 专利文献基本知识415
一、专利文献概述415
二、专利单行本组成部分416
三、专利文献种类416
四、专利文献编号419
五、专利文献著录项目422
六、同族专利422
第二节 中国专利文献423
一、中国专利文献种类及其代码424
二、中国专利编号424
三、中国专利文献著录项目427
四、中国专利公报432
第三节 国际专利分类437
一、专利分类概述437
二、《国际专利分类表》(IPC)的建立与版次437
三、分类号的编排438
四、分类表的等级结构439
五、发明技术主题的分类440
第四节 专利信息检索441
一、概述442
二、专利技术主题检索443
三、互联网专利信息资源444
练习题及其解析445
附录448
附录一 《考试大纲》知识点与本书对应章节索引表448
附录二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前后条文对照表472
附录三 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过渡办法483
附录四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前后对照表483
附录五 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过渡办法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