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诉讼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诉讼法
  • 何海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499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行政诉讼法-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行政诉讼制度概论2

本编导论2

第一章 行政诉讼制度的历程3

第一节 外国行政诉讼的经验3

一 法国式行政诉讼制度的确立3

二 英国式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5

三 西方各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6

第二节 中国行政监督的现代转型7

一 传统行政监督方式的衰亡7

二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诉讼9

三 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沉浮12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15

一《行政诉讼法》的制定过程15

二《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17

三《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成效19

四 行政诉讼制度的问题和展望21

第二章 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28

第一节 解决纠纷的功能29

一 现行解决行政纠纷的体系30

二 行政诉讼在法律上的局限35

三 行政诉讼在事实上的局限38

第二节 监督行政的功能40

一 现行监督行政的体系40

二 司法监督的机制45

三 司法监督的限度46

第三节 发展法律的功能49

一 行政诉讼发展法律的方式49

二 行政诉讼发展法律的内容52

三 行政诉讼发展法律的正当性和局限性53

第三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56

第一节 行政法的渊源56

一 行政法的成文法源56

二 行政法的一般原则64

三 立法、行政和司法先例69

第二节 制定法的解释和适用73

一 制定法的适用效力73

二 制定法的解释方法81

三 法院对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的选择适用86

第三节 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95

一 行政裁量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96

二 法院对行政裁量行为的尊让98

第二编 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106

本编导论106

第四章 受案范围109

第一节 受案范围概述109

一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性质109

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110

三 受案范围在实践中的扩张114

四 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概况116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范围118

一 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行使公共职能119

二 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126

三 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行为129

四 不同性质行为的混合135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类型140

一 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141

二 具体行政行为147

三 外部行政行为151

四 单方行政行为与行政合同问题159

五 国家行为和行政终局行为161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形态163

一 尚未完成的行政行为163

二 行政行为的解释、补正和改变166

三 行政执行行为168

四 行政不作为169

第五章 原告、被告和法院173

第一节 适格的原告173

一 原告的类别173

二 权利的类型179

三 法律上的利害关系191

四 行政公益诉讼195

第二节 适格的被告201

一 以机构为被告201

二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机构202

三 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208

第三节 有管辖权的法院215

一 专门法院的管辖215

二 级别管辖216

三 地域管辖218

四 管辖移转和“异地管辖”220

第六章 复议前置、诉讼时效和重复起诉223

第一节 复议前置223

一 救济选择与复议前置223

二 规定复议前置的法律224

三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228

第二节 诉讼时效230

一 行政诉讼时效的一般规定230

二 行政诉讼时效的特别规定232

第三节 重复起诉235

一 排除重复起诉的既有程序235

二 排除重复起诉的既决事项238

第三编 司法审查的标准244

本编导论244

第七章 行政职权249

第一节 行政职权概述249

一 行政职权的性质249

二 行政职权的来源251

三 授予行政职权的方式253

四 行政职权的内容255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管辖权259

一 行政部门管辖259

二 行政级别管辖264

三 行政地域管辖270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适用条件272

一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272

二 行政许可的适用条件277

三 行政裁决的适用条件282

四 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件287

第四节 行政机关的处理方式291

一 法定处理方式292

二 行政裁量处理293

三 行政不作为299

第八章 行政程序305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305

一 行政程序的范围、价值和原则305

二 中国的行政程序立法308

三 正当程序原则的司法适用310

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312

一 行政执法资格312

二 行政决定的形式321

三 行政行为的步骤324

四 行政行为的时限332

第三节 外部行政程序334

一 预先告知335

二 听取意见341

三 行政听证的特别要求343

四 禁止不正当接触347

五 说明理由347

第四节 内部行政程序353

一 行政机关内部的决定程序354

二 上下级机关的审查、批准和备案359

三 专家评议、评审和评定362

第九章 行政证据368

第一节 行政证据的合法性368

一 证据形式的合法性369

二 取证方式的合法性372

三 证据使用的合法性375

第二节 行政证据的关联性和真实性378

一 证据的关联性378

二 证据的真实性381

第三节 待证事实、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384

一 待证事实385

二 举证责任387

三 证明标准389

第四编 司法救济的手段400

本编导论400

第十章 临时性救济401

第一节 停止执行401

一 停止执行的情形402

二 法院裁定停止执行的程序406

三 停止执行的效果406

第二节 先予执行407

第十一章 行政判决408

第一节 支持行政机关的判决408

一 维持判决408

二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409

三 确认行政行为合法、有效412

四 补正判决412

第二节 撤销类判决413

一 撤销判决413

二 责令重作417

三 确认行政行为违法421

四 确认行政行为无效426

五 变更判决428

第三节 履行判决和禁止判决431

一 责令履行判决431

二 禁止判决435

第四节 赔偿判决435

一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436

二 行政赔偿责任的减免446

三 行政赔偿的方式与标准451

第十二章 判决之外的处理方式457

第一节 诉讼成本的分配457

一 诉讼费用的分配457

二 其他诉讼成本的分配459

第二节 协调处理460

一 行政诉讼协调处理的来历460

二 行政诉讼协调处理的规定461

三 协调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462

第三节 司法建议463

一 司法建议的适用场合464

二 司法建议的形式和程序466

三 司法建议的效力467

第五编 行政诉讼程序470

本编导论470

第十三章 第一审程序471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471

一 起诉的基本要求471

二 诉讼的提起477

三 受理和告知480

四 被告答辩482

第二节 庭外事项484

一 诉的变更和合并484

二 证据问题的处理487

三 停止执行、先予执行和财产保全490

四 诉讼的中止、终结、移送和撤回491

第三节 开庭审理495

一 审判组织和诉讼参与人495

二 开庭审理的确定498

三 开庭审理的步骤500

四 法庭礼仪和诉讼秩序506

第四节 一审裁判508

一 裁判内容的作出508

二 裁判文书的写作513

第十四章 二审、再审与重审520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520

一 二审终审与上诉520

二 二审的审理程序521

三 二审裁判的方式524

四 二审程序的实施状况527

第二节 再审程序529

一 再审的申请530

二 检察抗诉532

三 再审的审理535

四 再审裁判539

五 再审程序的实施状况和可能的改进541

第三节 重新审理546

一 发回重审的事由和重审法院546

二 重审的审理546

三 重审裁判547

第十五章 强制执行549

第一节 行政裁判的强制执行549

一 对公民一方的强制执行549

二 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551

第二节 非讼案件的强制执行554

一 申请法院执行的条件555

二 执行申请的受理、审查和裁定558

三 非讼执行的实施562

图1全国历年一审行政案件的案件数量与结案方式23

图2判决结案与非判决结案的比例24

图3被告改变被诉行政行为后原告撤诉的比例26

图4全国历年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和审结的数量31

图5全国历年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结情况31

图6几类主要行政案件占全国一审行政案件的比例117

图7全国历年一审公安行政案件的数量和所占比例117

图8全国历年一、二审行政案件的数量和上诉率528

图9全国历年二审行政案件的结案方式529

图10全国历年再审行政案件的数量和再审比例542

图11全国历年再审行政案件的结案方式543

图12全国历年行政执行案件的数量554

表1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信访案件数量的对比33

表2中国的法律监督体制86

表3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要素和审查依据的关系247

表4两个不同审查根据体系下违法情形对照248

表5全国历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日)平均工资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