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专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专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3493498.jpg)
- 崔文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803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法专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则第一讲 物权法的基本理念3
一、关于物权基本内涵的界定3
二、尊重和保障物权是文明社会的应然选择7
三、公权力的行使不得侵害私权利9
四、关于“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理解不能矫枉过正13
五、“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无懈可击15
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不合法理16
七、物权法甚至法律不是万能的21
第二讲 论物权的效力25
一、物权的排他效力26
二、物权的优先效力31
三、物权的追及效力41
四、物权请求权43
第三讲 论物权法定原则47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47
二、物权法定原则的立法原因52
三、动摇物权法定原则的观点是不妥当的54
第四讲 论区分原则及其在我国《物权法》中的贯彻63
一、区分原则的含义63
二、区分原则的基本要求66
三、关于区分原则的认识误区及其矫正67
四、对物权契约的误解应予矫正73
五、否定抽象性原则并不能当然否定区分原则77
六、区分原则在我国《物权法》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79
七、关于区分原则的合理性评价83
八、结语86
第五讲 论物权公示原则88
一、物权公示原则的内涵88
二、物权公示的基本方式与要求91
三、物权公示的效力94
第六讲 论我国《物权法》上的不动产登记制度104
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作用104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历史回顾及其缺陷分析107
三、我国《物权法》上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解析110
第七讲 论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129
一、非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的内涵129
二、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的具体类型132
三、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适用的规则141
第二编 所有权第八讲 论土地征收中的物权法律关系147
一、征收147
二、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运作现状153
三、土地征收中物权制度的弊端和完善157
第九讲 论善意取得制度167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内涵167
二、善意取得的要件172
三、善意取得的效力177
四、盗赃物、遗失物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179
第十讲 论国家所有权的性质及行使规则185
一、问题的提出185
二、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原186
三、国家所有权的性质193
四、国家所有权的行使规则201
五、结论209
第十一讲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思考210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伦理基础210
二、关于现行立法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状态212
三、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争论和评析216
四、以法人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222
第十二讲 论农村土地权利的冲突和对策228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权利的冲突和对策228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权利的冲突和对策239
三、尊重和保障农民的成员权是解决所有权利冲突的根本途径243
第十三讲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48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内涵248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的专有权251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共有权255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共有部分管理权258
五、结语260
第十四讲 关于小区车库、车位权属规则的完善——以《物权法》第74条为中心262
一、问题的提出262
二、关于小区车位、车库的分类及《物权法》的相关规定263
三、《物权法》第74条第2款的规定并不合理268
四、关于车位、车库权属规则的完善270
五、结语273
第三编 用益物权第十五讲 论建设用地使用权277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涵277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构造281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近似权利之比较285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291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295
六、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299
七、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302
第十六讲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308
一、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308
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现状评析317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前景323
第十七讲 通俗化的地役权内涵337
一、现实中的地役权338
二、通俗的地役权的基本内涵340
三、地役权的特征342
四、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346
五、地役权内涵的通俗化解读350
第四编 担保物权第十八讲 论担保物权的性质和适用规则355
一、担保物权的基本内涵356
二、担保物权的性质359
三、物保与人保效力等同367
第十九讲 论抵押权顺位规则372
一、抵押权顺位的内涵372
二、抵押权顺位的固定主义与升进主义374
三、我国法关于抵押权顺位规则的规定379
四、我国法关于放弃或变更抵押权顺位的规则383
第五编 占有第二十讲 占有内涵的解释论389
一、占有的基本内涵390
二、无权占有的内涵393
三、占有的性质396
四、占有制度的法理基础和社会功能:维护公共秩序403
五、占有的效力406
后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