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法律史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法律史概论
  • 王泰升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008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法律史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台湾为主体的法律史3

壹、从生活周遭学历史3

贰、谁的历史4

一、人民的历史——人民史观5

二、台湾的历史——台湾史观5

三、谁是「我们」——多元族群史观7

參、台湾的法律史8

一、台湾法律的「多源」性8

二、与既有法律史论述的比较10

肆、法律史的研究方法11

一、法规范与法事实并重11

二、名称与研究目的13

前近代篇19

第二章 复数法律文明的并存(史前至1683年)19

壹、原住民族自治时代19

一、历史背景与参考资料19

二、原住民族的一般法观念20

三、原住民法的表现形式21

四、宪政体制21

五、不法行为的制裁22

六、亲属继承事项22

七、资源利用事项22

八、司法运作23

贰、荷兰西班牙统治时代(1624至1662年)23

一、「主权」的取得23

二、宪政体制24

三、法令内容25

四、司法运作26

五、西方殖民地法制与台湾28

參、郑氏王国统治时代(1661至1683年)29

一、统治权的取得29

二、宪政体制30

三、法令内容30

四、司法运作31

第三章 传统中国法律文明的盛行(1683至1895年)35

壹、传统中国法独大的形成35

贰、传统中国法的思想渊源35

一、礼与法36

二、儒家的「礼治」思想37

三、法家的「法治」思想38

四、法律思想的比较39

五、实践上的儒法兼采40

參、传统中国法的规范内容—以清律为例41

一、家族主义41

二、差别主义42

三、君权至上43

四、责任本位44

肆、传统中国法的表现形式44

一、官府规定与民间习惯并存44

二、官府规定主要系对官僚所为的命令46

三、关于罪刑不以事先明文规定为绝对必要46

四、无独立的「民事」法典47

伍、司法运作的基本原则49

第四章 清治时期的行政组织及司法运作55

壹、清朝的领台及对台立法政策55

一、纳入中华帝国的一部分55

二、内地法律的延长56

贰、行政组织及作用57

一、版图与「番界」57

二、官府组织架构57

(一)台湾在地的统治机构57

(二)域外的统治机构60

三、行政区域划分61

四、地方政府的组织与职掌62

五、民间的自治与协力者65

參、司法审判机制66

一、多层级的「一审制」66

二、县厅衙门内的诉讼程序69

(一)诉讼的开启69

(二)纠问程序70

(三)案件审理结果72

三、民间的私力救济73

第五章 清治时期「民事」法77

壹、「民事」习惯规范的探寻77

一、尽量以清治当时观念说明其内涵77

二、其内涵尚待进一步检证78

贰、田园土地的法律关系78

一、业主与大小租关系79

(一)已垦地——一田一主79

(二)无主地——可能出现大小租及一田二主79

(三)熟番地——可能出现番租及一田数主81

二、大租性质地基租或贌之关系82

(一)大租性质地基租83

(二)贌83

三、买卖关系84

四、典或胎之关系84

參、其他财产上的法律关系85

一、债的偿还85

二、侵害的赔偿86

(一)对身体的侵害86

(二)杀害86

(三)对财产的侵害86

(四)受监督者所为的侵害86

三、各种交易类型87

(一)当87

(二)会87

(三)利率87

(四)其他类型88

四、商业组织与活动88

(一)商人种类88

(二)合股88

(三)汇票、凭单、见单89

(四)倒号89

肆、亲属继承的法律关系90

一、亲属关系的发生与消灭90

(一)由于血统90

(二)由于婚姻90

(三)由于收养90

(四)由于恩义名分90

二、家91

三、婚姻的成立91

(一)一般的嫁娶婚91

(二)特殊的婚姻92

四、婚姻的效力93

五、婚姻的解消93

(一)协离93

(二)出妻94

(三)官府的强制离婚94

六、财产的「继承」94

(一)家产继承94

(二)私产继承95

近现代篇101

第六章 台湾现代法律体系的确立101

壹、近代西方法的传入101

一、「现代法」的概念与内涵101

(一)于近代台湾传入现代法101

(二)现代法的内涵102

二、现代型法规范与台湾共同体的相遇106

贰、日治时期的发展(1895年5月8日至1945年10月24日)109

一、1895年的政治变局109

二、近代日本的建构现代法体制110

三、「日治法」的内容110

(一)特别统治法制时期(1895年5月8日至1922年12月31日)110

(二)内地延长法制时期(1923年1月1日至1945年10月24日)111

參、国治时期的发展(1945年10月25日至2000年5月19日)112

一、1945年的政治变局——新的国家及其法体制112

二、民国时代中国的建构现代法体制115

三、1949年的政治变局——新的事实上国家117

(一)威权统治法制时期(1945年10月25日至1987年7月14日)120

(二)自由民主法制时期(1987年7月15日至2000年5月19日)122

肆、当代的发展(2000年5月20日迄今)123

第七章 宪法体制及实践——现代宪法在台湾的发展127

壹、政府组织与运作127

一、日治时期127

(一)日本明治宪法体制下的台湾127

(二)国家统治权的行使128

(三)关于台湾的立法权130

(四)关于台湾的行政权及军事权131

(五)关于台湾的司法权132

(六)宪法的实际运用132

二、国治时期133

(一)旧中国宪法体制下的台湾(1945至1949年)133

(二)台湾宪法上的国家领土范围137

(三)行政权的行使138

(四)立法权的行使140

(五)司法权的行使142

贰、基本人权144

一、日治时期144

(一)宪法上规定144

(二)实践活动145

二、国治时期146

(一)宪法上规定146

(二)实践活动147

三、当代的考验:自由宪政主义与国族主义的悖离与相容150

第八章 行政组织及作用——现代行政法在台湾的发展156

壹、行政组织法156

一、日治时期156

(一)台湾在地的中央行政机关156

(二)地方行政组织与自治行政157

(三)「蕃地」特别行政组织:一岛两制161

二、国治时期162

(一)台湾在地的中央行政机关162

(二)地方行政组织与自治行政164

(三)处理原住民族事务的行政组织168

贰、行政作用法169

一、警察行政171

(一)非常时期的管制171

(二)政治思想及集会结社的管制172

(三)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的管制174

(四)对有公安顾虑者的管制176

(五)对社会风俗及食衣住行的管制178

(六)卫生的管制179

(七)原住民族相关事务的管制179

二、产业经济行政181

(一)建立必需的基础设施181

(二)国家介入经济活动181

三、财税金融行政183

(一)台湾的财政独立183

(二)租税184

(三)金融机构184

四、教育行政186

(一)教育制度与国语政策186

(二)教育与语言之内容188

五、社会安全与环境保护行政189

(一)社会法189

(二)环保法191

參、行政救济法192

一、日治时期192

(一)前期:传统叩头式请愿的延续192

(二)后期:跛脚的现代型行政救济程序192

二、国治时期193

(一)行政救济曾长期功能不彰193

(二)民主化时代行政救济的昂扬与改制194

(三)国家赔偿责任195

第九章 司法制度及法律专业社群199

壹、司法机关的设置与独立性199

一、台湾自主的司法专责机关及其管理199

(一)日治时期199

(二)国治时期200

二、司法裁判事务的「独立性」203

(一)日治时期203

(二)国治时期204

贰、普通法院的审级制度207

一、1896至1898年207

二、1898至1919年208

三、1919至1943年209

四、1943至1945年210

五、1945至1990年210

六、1990至2000年211

參、行政机关的介入司法裁判213

一、警察机关的轻微案件即决权213

二、行政机关的调解215

三、军事机关的审判权217

(一)戒严宣告后的军事审判217

(二)解严后进行转型正义或对国家不法的赔偿221

肆、法律专业社群的组成224

一、司法官224

(一)日治时期224

(二)国治时期227

二、律师231

(一)日治时期231

(二)国治时期232

三、其他法律专业人员235

(一)代书235

(二)公证人237

(三)公设辩护人237

第十章 刑事法规与犯罪惩治241

壹、现代刑法241

一、施行于台湾的刑法典241

(一)日本1880年刑法241

(二)日本1907年刑法242

(三)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243

二、现代刑法原则的导入245

(一)罪刑法定原则245

(二)个人自己责任及处罚平等247

(三)兼顾感化目的的刑事处置247

三、特别刑法与传统中国刑法思想249

(一)「以例破律」的特别法模式249

(二)表现传统中国刑法思想的特别刑法250

贰、现代刑事诉讼法252

一、施行于台湾的刑事诉讼法典252

(一)日本1890年刑事诉讼法252

(二)日本1922年刑事诉讼法254

(三)1935年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255

(四)1967年刑事诉讼法256

二、传统中国刑事诉讼观念犹存258

(一)父母官纠问心态258

(二)司法警察机关刑讯文化260

參、犯罪的惩罚与治安261

一、对政治犯的处置261

(一)政治犯处置的三部曲262

(二)司法制裁的刑度263

二、对一般犯罪的制裁265

(一)犯罪控制体系265

(二)一般犯罪的司法流程268

(三)法院科处的刑度270

三、一般犯罪状况与社会治安271

(一)日治时期271

(二)国治时期272

第十一章 民事法规与纷争解决277

壹、台湾民商法制西化历程277

一、一个世纪里的三阶段277

(一)日治前期(1895至1922年):台湾习惯法为主,欧陆法为辅277

(二)日治后期(1923至1945年):欧陆财产法与台湾习惯身分法282

(三)国治时期(1945至2000年):欧陆法为主、英美法为辅的台湾化284

二、土地法律关系之例289

(一)从业到所有权289

(二)从贌到地上权、永佃权与租赁权294

(三)从典胎到质权典权与抵押权296

(四)从地役关系到地役权298

三、亲属继承法西化的漫漫长途298

(一)日治时期299

(二)国治时期302

四、高山族原住民族的民商法规303

(一)日治时期304

(二)国治时期304

贰、现代民事诉讼法306

一、日本1890年民事诉讼法306

二、日本1926年民事诉讼法307

三、1935年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307

四、1968年民事诉讼法308

參、民事纷争解决实况:诉讼或非诉讼方式311

一、日治时期312

二、国治时期314

第十二章 展望未来——以台湾为主体兼容并蓄321

壹、法学研究的新取径321

贰、法律改革应有的方向322

事项索引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