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3482741.jpg)
- 马计斌等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7850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作用-地方经济-经济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概述6
1.1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历史考察6
1.1.1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6
1.1.2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早期实践10
1.2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内涵的提出与拓展12
1.2.1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15
1.2.2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15
1.2.3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15
1.2.4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支持16
1.2.5引领经济社会发展16
第2章 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与对策17
2.1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现状与问题17
2.1.1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历史演进17
2.1.2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现状与问题21
2.1.3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体制性障碍分24
2.2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对策与建议27
2.2.1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服务模式28
2.2.2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30
2.2.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31
2.2.4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科技服务33
2.2.5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33
第3章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35
3.1我国各类培养模式的高等学校36
3.1.1普通高等学校39
3.1.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62
3.1.3成人教育高等学校69
3.2不同投资模式的各类高等学校76
3.2.1什么是民办高等学校76
3.2.2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77
3.2.3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79
3.2.4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存在的障碍82
3.2.5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生存之道86
第4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89
4.1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89
4.1.1关于专业和课程的几个概念89
4.1.2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过程97
4.2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102
4.2.1人才结构由专业结构决定103
4.2.2人才的规格和质量由课程设置所决定104
4.3订单式培养105
4.3.1“订单式培养”的兴起和职业教育105
4.3.2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就业的内部原因107
4.3.3“订单式培养”的实施112
第5章 高等学校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115
5.1建立实习实验实训基地的意义和必要性115
5.1.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116
5.1.2创建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与新模式117
5.1.3把农民工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119
5.2构建学生实习实训的有效运行机制122
5.2.1建立实习实训的有效运行机制的意义122
5.2.2实习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23
5.2.3完善学生实习实训的有效运行机制124
5.3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127
5.3.1建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127
5.3.2指标评价体系构件因素128
5.3.3多种评价方式的应用131
5.3.4评价体系实施的可行性132
第6章 高等学校定向生培养与企业奖学金134
6.1定向培养135
6.1.1什么是定向生135
6.1.2定向生如何就业137
6.1.3定向生与非定向生的区别137
6.2委托培养139
6.2.1什么是委培生139
6.2.2委培生与计划生有何不同140
6.2.3委培生与定向生有何不同140
6.3在职培养141
6.3.1什么是在职培养141
6.3.2在职培养的意义142
6.3.3在职培养的弊端143
6.4企业奖学金143
6.4.1什么是企业奖学金144
6.4.2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144
6.4.3企业与校友奖学金145
6.5成人教育151
6.5.1脱产班152
6.5.2夜大班152
6.5.3远程教育(函授)152
6.5.4专业培训153
第7章 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建设154
7.1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154
7.1.1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154
7.1.2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任务155
7.2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157
7.2.1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157
7.2.2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的主要作用160
7.3高等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161
7.3.1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161
7.3.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163
7.3.3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67
7.3.4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168
7.4高等学校图书馆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169
7.4.1高等学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必要性170
7.4.2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170
7.4.3高校图书馆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及方式171
第8章 国外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174
8.1国外高等学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175
8.1.1高等学校产业的理论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176
8.1.2高等学校产业的扩大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176
8.1.3高等学校产业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177
8.2国外发展高等学校产业的形式177
8.2.1大力参与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区177
8.2.2吸引社会风险投资兴办高科技产业178
8.2.3直接分流人员兴办企业179
8.2.4对企业进行高技术改造和人才培训179
8.2.5以高科技成果估价参股企业179
8.2.6高等学校直接投资独立兴办企业179
8.3国外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180
8.3.1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180
8.3.2英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184
8.3.3法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186
8.3.4德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188
8.3.5韩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190
8.3.6国外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筹措对我国的启示191
8.4国外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情况193
8.4.1美国高等学校的四个层次教育情况193
8.4.2法国的“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202
8.4.3英国高等学校的博士生培养情况206
8.4.4德国的科研情况208
8.4.5澳大利亚的国际化教育210
8.5国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215
8.5.1美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216
8.5.2加拿大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225
8.5.3德国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228
8.5.4英国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233
8.5.5日本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234
8.5.6国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启示240
第9章 国内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典型案例243
9.1高等学校建立大学科技园243
9.1.1清华大学科技园244
9.1.2吉林大学科技园252
9.1.3湖南大学科技园262
9.2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合作262
9.2.1清华大学与河北省全面合作263
9.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合作成立研究生学院265
9.2.3河北大学与保定市等单位团体合作270
9.2.4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271
9.2.5多所高等学校与广东省各市级政府全面开展合作280
9.3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280
9.3.1河北工程大学与企业合作281
9.3.2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航天企业合作287
9.3.3北京科技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288
9.3.4湖南工业大学与企业合作296
9.4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304
9.4.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304
9.4.2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306
9.4.3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08
9.4.4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311
9.4.5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十1”人才培养模式320
第10章 国外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典型案例326
10.1美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案例326
10.1.1斯坦福大学与“硅谷”327
10.1.2美国旅游高等教育330
10.1.3圣何塞州立大学等高校的实例331
10.2加拿大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335
10.2.1“魁北克学院”335
10.2.2加拿大的农业职业教育的CBE教育模式337
10.3日本高校与企业产学合作实例339
10.3.1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339
10.3.2日本产学研结合培养软件人才344
10.3.3大阪产业创造馆345
10.3.4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346
10.4法国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353
10.5新加坡的高职教育355
10.6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356
10.7印度的软件业教育358
10.8瑞士的“洛桑模式”362
后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