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家四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家四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3460714.jpg)
- (清)雷大震,(清)江诚,(清)程曦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3603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古籍-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家四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1
脉诀入门1
脉之名义1
诊脉大法1
诊脉三要2
候脏腑部位总括2
二十八脉总括3
二十八脉主病3
五脏平脉5
五脏病脉5
五脏死脉6
五脏真脉6
脉决死期7
六经脉象9
营卫脉象9
脉分四时10
脉分四方10
男女异脉10
老少异脉11
脉有常变11
人迎气口11
脉察六字12
反关脉12
病危当候足脉12
九候虽调肌肉大脱不治13
不治脉证13
脉无根有两说13
宜忌赋13
死脉歌14
三部九候15
奇经八脉论15
奇经八脉应诊16
经络说17
十二经动脉19
十二经气血流注歌20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20
诸穴起止歌20
宗营卫三气解21
内景真传说21
周身部位名目23
望色30
辨舌30
闻声31
问证31
南政北政脉不应病32
五运六气大纲32
司天用药33
在泉用药33
妇科脉法34
儿科诊法34
附:万金一统述35
卷二40
病机约论40
百病皆生于六气(首论)40
诸证莫离乎四因(2论)41
内伤脾胃须辨有余不足(3论)41
外感发热当分夏热春温(4论)42
伤寒传遍六经必须熟认(5论)42
时疫触冒四气务要先明(6论)43
卒中风因有两端治分四中(7论)44
破伤风原有二种疗别三经(8论)45
中暑有阴阳之判(9论)45
受湿有内外之分(10论)46
火有七说(11论)46
痰有五因(12论)47
气有九论(13论)48
郁有六名(14论)48
疟犯暑风更兼痰食(15论)49
痢因湿气及受积停(16论)50
呕吐哕胃气逆而不降(17论)50
泄泻症脾气伤而不升(18论)51
霍乱阴阳须晓(19论)52
痞满痰食当明(20论)53
?逆由胃气之不顺(21论)53
咳嗽由肺气之不清(22论)53
膈有噎塞反胃之异(23论)54
鼓有气水虫血之分(24论)55
痉痓有刚柔之说(25论)56
喘急有虚实之详(26论)56
五积六聚与症瘕治疗莫混(27论)57
五劳七伤同六极审辨当精(28论)57
吐血出于胃络(29论)58
衄血本乎肺经(30论)59
目衄属肝耳衄属肾(31论)59
齿衄属胃舌衄属心(32论)59
咳血呕血肺肝气热(33论)60
咯血唾血心肾火腾(34论)60
惊悸之疴恐惧痰迷所致(35论)61
健忘之病血衰忧郁而成(36论)61
癫狂者审阴阳之邪并(37论)62
痫症者究痰火之与惊(38论)62
九种心疼实在胃脘(39论)62
七般疝气总属厥阴(40论)64
分内外之头痛(41论)64
辨左右之胁疼(42论)65
腰痛者肾虚而或闪挫(43论)66
腹痛者寒气而或木乘(44论)66
痿属燥金与湿热(45论)67
痹由寒湿及风并(46论)67
便浊有赤白之论(47论)68
汗出有自盗之称(48论)68
七种遗精分虚分实(49论)69
五般黄疸辨阳辨阴(50论)69
眩晕无痰不作(51论)70
消渴无火不生(52论)70
耳聋肾经之病(53论)71
目疾肝火之因(54论)71
口内生疮是脾经之热炽(55论)72
鼻窍流涕因肺脏之风侵(56论)72
治牙疼审风火虫虚为要(57论)73
医喉症别单双缠痹能灵(58论)73
大便干燥缘于血液不足(59论)74
小便秘滞由于气化不行(60论)74
风袭胃肠成便血(61论)74
湿入膀胱致热淋(62论)75
女科天癸不调须分趱退(63论)75
妇人月经不转宜辨瘕娠(64论)76
崩漏带下责在奇经虚损(65论)76
瘕症痃癖病由气血交凝(66论)77
恶阻胞阻与转胞方书可考(67论)77
滑胎堕胎同小产古法当遵(68论)78
论子病嗽、烦、肿、满、气、悬、淋、痫、眩、瘖、啼十一症(69论)78
辨母产正、倒、横、偏、伤、冻、热、盘肠、催、碍十般生(70论)79
产后头昏其病须分三种(71论)81
通身发热其因当别六层(72论)81
卷三83
方歌别类83
风病方83
寒病方86
暑病方87
湿病方89
燥病方91
火病方92
气病方94
血病方96
痰饮方98
伤食方99
温热方101
疟疾方103
虚劳方105
噎膈反胃方108
肿胀方109
积聚方110
癫狂痫方112
惊悸健忘方113
痉(痓)方114
痿痹方115
黄疸方117
汗病方118
诸痛方119
目疾方120
口牙耳鼻方121
咽喉方123
消渴方124
咳喘方125
呕呃方127
疝气方127
遗精方128
淋浊方130
癃闭遗尿方131
泻痢方132
便秘方134
便血方135
调经方136
崩漏症瘕痃癖方137
种子胎前方138
临产产后方140
立方有君臣佐使142
七方142
十剂143
煎药用水法146
卷四147
药赋新编147
寒性门147
热性门161
温性门173
平性门183
药性大略192
十八反歌194
十九畏歌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