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契约法讲义 台大法学教科书 契约违反与履行请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自强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656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契约法讲义 台大法学教科书 契约违反与履行请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1
Ⅰ债务不履行—传统观点1
一法律之外在体系1
二债务不履行之概念2
A债务不履行之意义2
B债务不履行之态样3
C债务不履行之效力5
三债务不履行概念之检讨6
A狭义与广义债之关系7
B债之关系不以给付义务为限7
C债务与义务8
Ⅱ从债务不履行到契约违反9
一从债权债务观到契约观9
A契约关系与法定债之关系本质不同9
B契约拘束力之探求为问题解决之关键10
C未依债务本旨或未依契约本旨11
二契约违反概念之展开13
A以契约违反取代债务不履行14
1给付障碍14
2契约违反与契约义务违反15
B契约违反之判断16
三本书体系架构及论述对象18
A体系架构18
B论述对象19
第二章 契约违反之形态23
Ⅰ根本不履行债务23
一清偿期届至仍未为给付24
A给付迟延26
1通说之给付迟延26
2给付可能26
3届清偿期并得请求履行而不履行27
B催告27
1概念27
2确定期限债务29
3以催告为必要之情形30
a不定期债务30
b订有不确定期限债务30
C给付迟延与迟延责任31
1未按时履行及迟延31
2给付迟延与迟延责任32
二期前违约35
A期前违约法则36
B预示拒绝履行37
C其他期前违约39
Ⅱ权利瑕疵与物之瑕疵40
一统一的瑕疵担保责任?41
A独立于债务不履行责任-我国传统见解41
1瑕疵担保责任二分体系41
2独立于债务不履行责任之瑕疵担保责任42
B现代观点-契约违反形态43
二权利瑕疵44
A概念44
B物之买卖之权利瑕疵45
1不履行交付标的物义务?45
2所有权獲取义务之不履行48
3所有权受第三人权利之限制50
C权利买卖之权利瑕疵51
1权利不完整51
2权利不存在51
3有价证券被宣示无效52
4债权之债务人无支付能力52
D所谓「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之成立要件」54
1权利瑕疵存在55
2买受人为善意56
E其他契约之权利瑕疵57
1赠与之权利瑕疵57
2承揽权利瑕疵57
3租赁权利瑕疵?58
三买卖物之瑕疵59
A瑕疵之概念60
1学说及实务见解60
2影响应有品质之因素61
a自然性质62
b标的物与外界之关系62
c基于心理上因素63
3客观与主观瑕疵概念64
a客观的瑕疵概念(客观说)64
b主观的瑕疵概念(主观说)65
c约定品质67
d出卖人对品质之说明68
4瑕疵不重要70
5瑕疵存在时点71
a危险移转时71
b瑕疵在契约成立已存在72
c危险移转后发生之瑕疵72
B保证品质及其他类似契约73
1品质保证73
a应以契约为之73
b担保而非保证75
c货样买卖76
2保固责任77
a保固条款77
b法律性质78
c与法定担保责任之关系79
3商品制造人之品质保证79
C标的物有瑕疵构成契约违反80
1出卖人有给付无瑕疵之物之义务80
a特定物买卖81
b种类之物买卖82
2物之瑕疵与异类物交付83
a特定物买卖83
b种类物买卖84
3数量瑕疵与一部给付84
a影响标的物自然性质85
b一部给付85
4以「不符合契约本旨」取代「瑕疵」85
D瑕疵担保责任及其排除87
1瑕疵担保责任之范畴87
2得主张瑕疵担保责任之时点88
3明知或因重大过失不知瑕疵90
a买受人明知瑕疵存在91
b买受人因重大过失而不知91
c出卖人故意不告知瑕疵91
4怠于检查通知92
a检查通知义务92
b视为承认其所受领之物93
c故意不告知瑕疵94
5免除限制瑕疵担保义务94
6逾越法定期限94
a期间之性质95
b适用之对象96
c故意不告知瑕疵97
四承揽工作之瑕疵97
A与买卖物之瑕疵规定之比较97
1制度设计类似98
2差异98
3主观瑕疵概念99
B工作有瑕疵构成契约违反100
1法律文义101
2承揽人与出卖人给付内容不同101
3承揽人应具有完成约定品质工作之能力103
4工作进行中发现瑕疵104
C承揽瑕疵担保责任105
1瑕疵担保责任之范畴106
2承揽瑕疵担保救济主张之时点107
3保固责任109
D瑕疵担保责任之限制或排除111
1约定责任之排除或限制111
2定作人提供材料有瑕疵或指示不当111
3权利发见期间111
4权利行使期间112
a瑕疵损害与瑕疵结果损害113
b最高法院96年度第8次民事庭会议决议113
c本书见解115
Ⅲ其他契约违反115
一不完全给付115
A法律发展116
1民法制定后之发展116
2债编修正第227条117
B以给付标的物有瑕疵为中心的不完全给付118
1瑕疵须契约成立后发生?119
2契约违反与瑕疵存在时点无关120
3以瑕疵给付处理之必要性121
C标的物有瑕疵以外之不完全给付122
1给付时间不宜123
2其他瑕疵给付态样123
3加害给付124
4附随义务与单纯保护义务违反125
二先契约及后契约义务违反128
A缔约上过失之发展129
B先契约义务违反之类型132
1约定先契约义务132
2说明义务违反133
a契约有效成立134
b契约成立但不生效力136
c契约未成立137
3保密义务违反138
4其他显然违反诚实及信用方法139
a人身及物之侵害?140
b中断交涉141
C后契约义务违反143
D以保护义务为内容的法定债之关系144
三债权人契约违反147
A债权人迟延之构成147
1债权人有协力必要之债务148
2已提出给付148
a依契约本旨149
b现实提出150
c言词提出150
d债权人所应为之协力行为有确定期限153
3拒绝或不能受领153
a不能受领与给付不能154
b一时不能受领154
B受领迟延责任154
1债务人责任减轻155
2费用偿还请求权155
C双务契约债权人迟延构成契约违反156
1学说争议156
2受领或协力义务违反157
a买受人不受领买卖标的物157
b定作人不受领完成之工作157
c定作人协力义务违反159
3不为协力违反双务契约之期待160
第三章请求履行与拒绝履行161
Ⅰ履行请求161
一履行请求权与强制履行161
A债权之强制执行162
1金钱请求权163
2物之交付请求权163
3行为请求权164
4不行为请求权165
B债权与强制履行请求权166
1独立存在的实体法权利166
2得请求强制履行之权利167
C诉请强制履行原定给付与金钱赔偿168
1债权效力或违约救济168
2原定给付强制履行限制之立法模式169
3原定给付强制履行与金钱赔偿之间170
二根本不履行之履行请求173
A主给付义务根本不履行173
B从给付义务与实现给付利益之附随义务173
1从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之区别173
2法律依据174
C保护义务之履行请求174
三补正请求权之履行175
A权利瑕疵之除去175
B买卖另交请求权176
1另交请求权为履行请求权177
2权利行使时间界限178
C承揽之瑕疵修补179
1首要救济179
2依不完全给付请求修补?180
D买卖之瑕疵修补182
1基于买卖瑕疵担保?183
2基于不完全给付-传统见解183
a限于买卖契约成立后发生之瑕疵184
b依给付迟延法则请求瑕疵修补?184
c瑕疵修补义务之免除185
3基于无瑕疵之物之履行请求权186
Ⅱ给付不能之拒绝履行186
一作为债务不履行态样之给付不能-传统见解187
A给付不能之概念188
1依社会观念?188
2不能依债务本旨为给付?189
3可归责于债务人?190
B类似概念191
1标的不能191
2支付不能191
3种类之债獲取不能192
4给付困难192
C给付不能规定之功能193
1契约之效力193
a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193
b自始主观不能194
c自始客观不能196
2不得请求原定给付198
3损害赔偿责任200
二作为拒绝履行之给付不能-本书见解201
A原定给付履行请求权消灭201
B给付不能并非独立的违约型态202
1定期行为203
2一时不能205
3清偿期届满后之给付不能207
a迟延责任中之给付不能208
b不负迟延责任中之给付不能208
c清偿期届至前给付不能209
C给付不能概念之展开210
1给付特定物之债211
a嗣后客观不能211
b主观不能212
2一身专属给付213
3给付困难215
4契约目的不达218
a契约原定目的非因给付而达成218
b目的丧失219
D瑕疵修补请求权之界限219
三不可归责于双方之给付不能-危险负担220
A总说220
1给付不能之效力?221
2不可归责于债务人222
3契约消灭?223
B买卖之利益承受与危险负担224
1利益承受224
a利益224
b既未交付亦未移转所有权225
c交付后所有权取得前225
d所有权已移转但未交付227
2交付前出卖人负担(价金)危险228
a危险228
b所有权移转前229
c所有权移转后229
d请求返还对待给付230
3交付后买受人负担危险231
4代送买卖232
a概念232
b危险移转233
c出卖人自行运送234
d买卖费用之负担234
5另有约定234
C承揽之危险负担235
1对待给付及材料危险235
2受领236
3受领迟延239
4不可归责于双方239
四对待给付之请求240
A可归责于债务人之给付不能240
B可归责于债权人之给付不能241
1受领迟延242
2债权人因故意过失使标的物灭失243
3对待给付损益相抵244
C代偿请求245
1代偿利益245
a物上代偿利益245
b交易行为所得之代偿利益246
c徵收247
2请求让与或交付248
3对待给付250
4可归责于债务人之给付不能?251
Ⅲ同时履行抗辩252
一总说252
A拒绝履行抗辩权252
1拒绝履行因侵权行为而生之债务252
2保证人之拒绝履行权253
3因情事变更254
4因义务违反254
B留置标的物的权利254
1抗辩权构造255
2物权构造255
C因他方不履行之拒绝履行抗辩权257
1同时履行抗辩权257
2一般的拒绝履行权258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260
A基于同一双务契约260
1不适用于单务契约及一方负担契约260
2双务契约之牵连关系(对待给付关系)262
a发生上牵连关系262
b功能上牵连263
c回复原状关系上之牵连性263
3立于对待给付关系之给付及对待给付264
B未为对待给付266
1对待给付之存在及届清偿期267
2完全未履行268
3部分给付268
4未履行从给付义务268
C未依契约本旨履行269
1权利瑕疵269
2买卖物之瑕疵270
a部分给付?270
b物之瑕疵担保责任271
c不完全给付责任272
3承揽瑕疵273
D无先为给付义务274
三同时履行抗辩之扩张276
A不安抗辩276
B双务契约回复原状关系278
1契约解除278
2双务契约不生效力回复原状关系278
C有实质上牵连关系279
1类推同时履行抗辩或留置权?280
2基于同一契约281
3与债务之履行有实质牵连关系282
四抗辩权行使之效果283
A实体法律效果283
B程序法上效果285
Ⅳ时效完成拒绝给付287
一总说287
A概念与功能287
1时效287
2消灭时效制度存在理由288
3以契约请求权为主要规范对象288
B时效规定之性质289
1实体法说及诉讼法说289
2强行规定290
C其他权利行使之时间上限制291
1物之用益期限291
2除斥期间292
3权利失效293
二时效消灭之客体295
A债权295
B物上请求权295
C基于人格权所生之请求权297
D基于身分关系所生之请求权297
三时效消灭期间298
A一般时效期间298
B短期消灭时效299
1利息租金等定期给付债权299
2请求相当于租金或利息之赔偿或不当得利300
3运送延滞费301
4商品及产物之代价301
C消灭时效期间之起算点302
1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302
2请求权得行使303
a债权未定清偿期304
b定有清偿期304
c标的物返还请求权304
四时效障碍事由305
A时效中断305
1请求305
2起诉及有同一效力之行为307
3时效完成前之承认307
4时效中断之效力308
a时的效力308
b人的效力308
B时效不完成309
1概念309
2时效不完成之事由309
a不可避的事变309
b因继承人管理人未确定310
c因法定代理310
d因婚姻关系存续311
3时效不完成之效力311
五消灭时效完成之效力311
A主张前之法律关系312
1抗辩权发生主义312
2仍为履行之给付314
3以契约承认或提供担保314
4时效利益之抛弃316
a抛弃之表示316
b不知时效而承认债务316
c明知时效完成而承认债务316
B主张时效完成之法律效果317
1时效完成之主张317
2请求权消灭?318
C及于从权利之效力320
1担保物权320
2定期给付请求权321
第四章契约之调整与确认323
Ⅰ契约之调整与变更323
一以契约变更契约内容324
A概念324
B处分行为325
C契约关系同一性326
二调整条款327
A价格调整保留条款327
B情事变更条款329
三法定调整权之行使-减价331
A买卖价金减少请求权332
B承揽报酬减少请求权334
C其他规定335
四裁判上调整335
Ⅱ情事变更原则336
一情事变更原则之发展337
二德国法律行为基础理论339
A客观法律行为基础339
B主观法律行为基础340
C危险分配思想341
三我国情事变更原则342
A法律发展342
B情事变更344
1契约成立后344
2情事剧变344
3非缔约当时所得预料346
C显失公平348
D法律效果349
1诉讼外主张?349
2诉讼上主张351
3契约解消?353
Ⅲ和解契约354
一和解之目的355
A终止争执356
B因法律关系不明确而成立和解357
C以明确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成立和解?358
二和解契约之效力360
A学说及实务见解360
1不直接发生诉讼上效果360
2为双务契约及有偿契约361
3确定效362
4认定效或创设效362
B和解属确认契约364
1和解为当事人自主的私权形成过程364
2确认契约366
3和解契约皆具有处分行为之性格367
4确定效之积极面368
C因和解额外负担新的给付义务369
三和解错误之撤销371
A和解对象之错误不得撤销372
B重要争点错误374
1非争执事项之错误374
2当事人资格错误375
C民总错误规定之适用376
1表达阶段错误依民总规定撤销376
2民总其他规定之适用376
事项索引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