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课程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机课程观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443928.jpg)
- 张晓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8184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课程-教育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机课程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课程观研究的一种新视角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视角和意义2
一 缘起2
二 视角:基于过程哲学的研究5
三 意义6
第二节 研究概况7
一 核心概念的澄清与解释7
二 已有相关研究的回顾9
第三节 过程视野中的课程观研究——方法论应答20
一 依托泛价值论和过程思维构建课程观20
二 采用思辨、质性和量化等多种方法的融汇20
三 立足于课程实际问题,回归对实际问题的应答22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22
一 思路22
二 内容架构23
第二章 过程哲学:课程观转向的哲学基础26
第一节 怀特海与过程哲学26
第二节 过程哲学思想的渊源和基础28
一 过程哲学的思考方式——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28
二 过程哲学的建构思想——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31
三 过程哲学中的过程与创造——来自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启示35
四 过程哲学对传统实体观的解构——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方法论37
第三节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42
一 从驱逐实体开始过程哲学之旅42
二 过程与关系45
三 可能与创造56
四 泛价值论64
第四节 过程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应用70
一 过程哲学对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影响70
二 过程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73
三 过程哲学与课程观的转向74
第三章 从“实体”走向“有机”:对已有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80
第一节 课程进化视野中对已有课程观的多维分析80
一 课程观形成与发展——理论基础视角80
二 课程观形成与发展——历史形态视角91
三 课程观形成与发展——关系范畴视角100
第二节 已有课程观的“实体性”症候120
一 实体观与实体思维120
二 对已有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124
第三节 从“实体”走向“有机”的课程观转向135
一 已有课程观为有机课程观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养分135
二 有机课程观是在已有课程观基础上的一种创新137
三 有机课程观与新课程理念的关系140
第四章 “泛价值和合”课程价值观142
第一节 从传统价值论走向“泛价值论”143
一 单极思维、主客观价值论及其局限143
二 关系思维、泛价值论及其超越146
第二节 “泛价值论”与东方“和合”思想的会通150
一 有机整体的价值思维150
二 审美和谐的价值信仰154
三 创生化进的价值追求156
第三节 “泛价值和合”课程观述要159
一 从“主观排他”走向“泛价值和合”160
二 “泛价值和合”课程观: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168
第五章 “过程与关系”课程本体观178
第一节 过程哲学视野下的课程本质新探178
一 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178
二 从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走向关系本位181
三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与整体有机论186
四 从客观主义认识论、主观主义认识论走向过程认识论192
五 课程知识与个体发展198
第二节 课程内涵——从封闭实体走向广延连续体204
一 纳斯卡地画·广延连续体·课程204
二 广延连续体视野下的课程实在206
第三节 课程运作——过程原理与关系力量210
一 过程原理与课程运作211
二 关系力量与课程运作216
第四节 课程研究——基于过程哲学的思维转向220
一 研究思维的有机转向221
二 恢复人在课程中的主人身份222
三 凸显课程的过程属性223
四 从“符号式研究”走向“生活式研究”224
第六章 “创化生成”课程发展观227
第一节 课程品质——从预成走向生成227
一 预成、生成及其相互关系228
二 生成性课程——历史考察233
三 生成性课程——基于过程哲学的诠释237
第二节 课程教学——解放与创生245
一 课程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245
二 教学主体角色的解放249
三 教学活动过程的创生255
第三节 课程变革——“根”与“翼”的耦合259
一 课程变革是“摄受—满足”的经验事件259
二 课程变革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活课程史263
三 课程变革呼唤“有根有翼”的课程思想267
第七章 有机课程观的挑战与展望273
第一节 有机课程观的难题与实践转向273
一 有机课程观自身的局限273
二 有机课程观的实践转向275
第二节 有机课程观的前景展望295
一 兼容并蓄:促进各种课程观的彼此增益295
二 永续发展:有机课程观必须承担的庄严使命297
结束语 从实体走向过程:课程观念的历险298
参考文献301
后记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