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围产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围产医学
  • 黄醒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355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74页
  • 文件大小:579MB
  • 文件页数:1690页
  • 主题词:围产期-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围产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围产医学概述2

第一章 围产医学的发展及围产期定义2

第二章 国产医学的任务和目标5

第三章 我国国产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7

第四章 中国孕产妇、儿童死亡率流行变化与趋势10

第二篇 孕前保健16

第一章 总论16

第一节 孕前保健的意义和目的16

第二节 孕前保健的内容16

第三节 孕前生理和心理准备18

第二章 心血疾病的孕前保20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前保健21

第二节 心脏瓣膜病的孕前保健22

第三节 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孕前保健24

第四节 慢性高血压26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孕前保27

第一节 肺炎的孕前保健27

第二节 哮喘的孕前保健27

第三节 结核病的孕前保健28

第四节 脊柱后凸侧弯畸形的孕前保健29

第五节 囊性纤维化病的孕前保健29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患妇女的孕前保健31

第一节 原发性肾小球病变31

第二节 继发性肾小球病变32

第三节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33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33

第五节 其他肾脏疾病34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患妇女的孕前保健36

第一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6

第二节 胆石症和胆囊炎37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37

第四节炎性肠道疾病38

第五节 胰腺炎39

第六节 肝移植39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患妇女的孕前保健41

第一节 贫血患者的孕前保健41

第二节 血小板疾病患者的孕前保健45

第三节 易栓症患者的孕前保健48

第七章 内分泌相关疾病的孕前咨询50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50

第二节 高催乳素血症和垂体催乳素瘤51

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51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54

第五节 嗜铬细胞瘤58

第六节 外源性性激素与妊娠59

第八章 结缔组织疾病的孕前保健60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65

第一节 癫痫65

第二节 脑血管病66

第三节脊髓损伤67

第四节 重症肌无力67

第五节 头痛68

第六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68

第七节 多发性硬化68

第八节 脑肿瘤68

第十章 皮肤病患者的孕前咨询70

第十一章感染疾病的孕前保健73

第一节 病毒性感染73

第二节 细菌性感染76

第三节 原虫感染79

第四节 真菌感染80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81

第十二章 妇产科疾病的孕前保健88

第一节 流产及剖宫产后的孕前保健88

第二节 各种避孕措施使用后妊娠时机89

第三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89

第四节 生殖道发育异常90

第五节 妇科肿瘤患者的孕前保健92

第六节 乳房疾病94

第十三章 男科疾病患者的孕前准备96

第一节 男性不育症的生育前准备96

第二节 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的孕前咨询97

第三节 前列腺炎患者的生育前咨询98

第四节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育前咨询98

第五节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育前咨询99

第十四章 口腔疾病的孕前保健101

第三篇 妊娠早期篇104

第一章 受孕生理、受孕内分泌调控104

第二章 早孕诊断111

第三章 常用辅助生育技术的严重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14

第四章 妊娠早期并发症120

第一节 自然流产120

第二节 复发性流产125

第三节 葡萄胎132

第四节妊娠剧吐134

第五节 异位妊娠136

第六节 瘢痕子宫妊娠143

第五章 妊娠早期的保健145

第四篇 妊娠合并症篇150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50

第一节 概述150

第二节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54

第三节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157

第四节 围产期心肌病158

第五节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59

第六节 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160

第二章 呼吸系统164

第一节 妊娠期呼吸系统功能164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5

第三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67

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167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170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172

第七节 胸腔积液173

第八节 气胸174

第九节 肺结核175

第十节 阻塞性肺气肿176

第十一节 肺源性心脏病176

第十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7

第十三节 肺栓塞178

第十四节 肺肿瘤180

第十五节 间质性肺疾病180

第十六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1

第十七节 急性呼吸衰竭182

第十八节 慢性呼吸衰竭183

第三章 妊娠合并消化系统疾病189

第一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89

第二节 妊娠合并肝硬化194

第三节 妊娠急性脂肪肝196

第四节 妊娠合并胃肠炎198

第五节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00

第六节 妊娠合并胆囊炎201

第七节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202

第八节 妊娠合并肠梗阻203

第四章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207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207

第二节 急性肾盂肾炎210

第三节 妊娠合并尿石症211

第四节 肾移植术后妊娠212

第五章 妊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15

第一节 癫痫215

第二节 头痛216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217

第四节 晕厥218

第五节 神经肌肉疾病218

第六节 多发性硬化219

第七节 脑积水219

第八节 脊髓损伤219

第九节 脑肿瘤220

第十节 锥体外系损害220

第十一节 其他220

第六章 妊娠合并糖尿病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及高危因素223

第三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影响224

第四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227

第五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期监测229

第六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231

第七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酮症酸中毒235

第八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终止妊娠的时机237

第九节 分娩后对母儿的监护和随访237

第七章 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240

第一节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0

第二节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42

第三节 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243

第八章妊娠合并血液病247

第一节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247

第二节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249

第三节 妊娠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1

第四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53

第五节 贫血254

第六节 白血病258

第七节 淋巴瘤261

第九章 皮肤病264

第一节 妊娠期皮肤改变264

第二节 过敏性或变应性皮肤病264

第三节 皮肤免疫缺陷病(结缔组织病)265

第四节 真菌性皮肤病267

第五节 病毒性皮肤病268

第六节 衣原体及立克次体所致的皮肤病269

第七节 妊娠瘙痒症273

第八节 皮肤肿瘤277

第九节 药疹277

第十节 大疱性皮肤病279

第十章 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281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81

第二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83

第三节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286

第四节 重症肌无力288

第五节 马方综合征290

第六节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292

第七节 妊娠合并大动脉炎294

第十一章 妊娠合并生殖系统发育异常29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发生297

第二节 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分类298

第三节 常见生殖系统畸形合并妊娠298

第十二章 妊娠合并肿瘤306

第一节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06

第二节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11

第三节妊娠合并宫颈癌314

第四节 妊娠合并罕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316

第十三章 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321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321

第二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331

第三节 其他感染336

第五篇 妊娠中晚期篇340

第一章 母体各系统生理变化、调控因素340

第一节 母体各系统生理变化340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的调控因素347

第二章 妊娠中晚期保健351

第一节 妊娠中期保健351

第二节 妊娠晚期保健357

第三章 常见妊娠并发症诊治363

第一节 晚期流产363

第二节 早产368

第三节 过期妊娠373

第四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78

第五节 多胎妊娠391

第六节 羊水过多和羊水过少395

第七节 子宫破裂401

第八节 胎膜早破404

第九节 母儿血型不合407

第十节 妊娠急性脂肪肝413

第十一节 产前出血416

第十二节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423

第六篇 胎儿附属物篇430

第一章 胎盘的发生、发育、成熟、衰老规律430

第一节 胎儿附属物的组成430

第二节 胎盘的组织特点431

第三节 胎盘的发生与发育433

第四节 胎盘的成熟与老化436

第五节 影响胎盘发育的相关因素437

第二章 胎盘功能441

第一节 胎盘的基本功能441

第二节 胎盘体类激素445

第三节胎盘蛋白类激素及功能蛋白453

第四节 胎盘分泌的下丘脑和垂体类激素460

第五节 胎盘酶463

第六节 胎盘功能检测463

第三章 胎盘异常469

第四章 胎膜474

第五章 脐带476

第六章 羊水479

第七章 脐带血干细胞特性与应用482

第一节 脐带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482

第二节 脐带血移植治疗进展485

第三节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490

第七篇 胎儿篇494

第一章 胚胎的形成、胎儿发育特征494

第一节 胚胎的形成494

第二节 胎儿发育特征497

第二章 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499

第一节 环境因素致畸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机制499

第二节 药物和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估502

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环境化合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504

第四节 孕妇的状态511

第三章 各系统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监测、胎儿行为513

第一节 胎儿心脏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监测513

第二节 胎儿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监测和胎儿行为521

第三节 胎儿肺发育524

第四节 胎儿消化系统发育及生理功能监测528

第五节 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及生理功能监测530

第六节 胎儿骨骼系统的发育533

第七节 生殖系统的发生与常见异常536

第八节 胎儿造血系统的发育与生理功能及监测538

第九节 胎儿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543

第四章 胎儿疾病547

第一节 胎儿生长加速与胎儿生长受限547

第二节 胎儿窘迫554

第三节 胎儿宫内贫血556

第四节胎儿非免疫性水肿558

第五节 宫内感染561

第六节 胎儿疾病治疗的新进展566

第五章 先天畸形的分类、原因、诊断及处理578

第一节 先天畸形的分类578

第二节 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581

第三节 先天畸形的诊断与处理582

第六章 同种免疫性溶血症585

第八篇 分娩及产褥篇590

第一章 分娩生理590

第一节 分娩动因590

第二节 分娩的必备条件591

第三节 母体和胎儿的适应性变化597

第四节 分娩机转598

第五节 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600

第六节 产程各期的临床表现及处理600

第二章 分娩期监测608

第一节 胎儿监测608

第二节 母体监测612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分娩期处理615

第三章 异常分娩617

第一节 产力异常性难产617

第二节 产道异常性难产620

第三节 胎儿及其附属物异常性难产624

第四节 心理因素所致难产633

第四章 分娩期保健635

第一节 分娩环境635

第二节 生活保健636

第三节 不同产程保健的重点638

第四节 陪伴分娩639

第五节 爱母分娩行动、WHO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640

第五章 分娩镇痛642

第一节 产痛的基础642

第二节 疼痛对母儿的影响643

第三节 分娩镇痛的意义及要求643

第四节 常用的镇痛方法644

第六章 分娩期并发症648

第一节 脐带异常648

第二节 胎盘异常650

第三节 产后出血651

第四节 羊水栓塞656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58

第六节 子宫内翻659

第七节 产道裂伤660

第八节 子宫破裂661

第七章 产褥期生理664

第一节 产褥期生理变化664

第二节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667

第八章 产褥期保健670

第一节 产褥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处理670

第二节 产褥期的生活指导673

第三节 产褥期的饮食营养674

第四节 产褥期的运动及锻炼675

第五节 产后检查675

第六节 母乳喂养676

第九章 产褥期并发症679

第一节 产褥感染679

第二节 晚期产后出血681

第三节 子宫复旧不全682

第四节 产褥中暑684

第五节 急性乳腺炎686

第六节 产后尿潴留686

第七节 妊娠期肺栓塞687

第八节 妊娠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689

第九篇 新生儿篇694

第一章 保护从胎儿到新生儿的安全过渡——初生时并发症的预防694

第二章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701

第三章 早产儿的管理709

第一节 早产儿呼吸管理709

第二节 早产儿营养管理717

第三节 早产儿用氧和视网膜病726

第四章 新生儿营养及有关疾病731

第一节 新生儿的营养与喂养731

第二节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734

第三节 新生儿低血糖736

第四节 新生儿水电解质平衡及液体治疗740

第五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疾病751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及复苏751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761

第三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66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775

第一节 呼吸窘迫综合征775

第二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779

第三节 新生儿湿肺783

第四节 新生儿肺出血785

第五节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86

第七章 新生儿循环系统疾病791

第一节 新生儿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791

第二节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794

第三节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796

第四节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798

第五节 新生儿心律失常799

第六节 新生儿休克802

第七节 新生儿心力衰竭805

第八章 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810

第一节 新生儿呕吐810

第二节 消化道畸形811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813

第四节 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816

第五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17

第九章 新生儿黄疸和贫血822

第一节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822

第二节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824

第三节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825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831

第五节 新生儿贫血836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844

第一节 颅内出血844

第二节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847

第三节 新生儿脑梗死850

第四节 脑发育不全及新生儿的脑功能854

第五节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856

第六节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脑氧代谢及脑功能的检测860

第七节 新生儿产伤861

第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864

第一节 病毒性感染864

第二节 细菌性感染877

第十二章 代谢性疾病894

第一节 有机酸代谢障碍894

第二节 氨基酸代谢异常899

第三节 先天性代谢、内分泌异常904

第十三章 高危新生儿监护与急救910

第一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的建立910

第二节 高危新生儿监护911

第三节 新生儿呼吸支持913

第四节 新生儿机械通气916

第五节 高危新生儿转运920

第十四章 新生儿保健923

第一节 出生缺陷监测923

第二节 新生儿(早产儿)早期教育及高危儿随访评估和早期干预926

第二节 新生儿听力筛查937

第四节 新生儿代谢病筛查941

第十五章 新生儿药物剂表947

第十篇 产前诊断964

第一章 产前诊断概述964

第一节 出生缺陷概念及其病因964

第二节 产前筛查965

第三节 产前诊断965

第二章 遗传性疾病的实验室筛查与诊断969

第一节 唐氏综合征与其他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969

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的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976

第三节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诊断984

第十一篇 产科手术篇994

第一章 子宫颈功能不全994

第二章 引产、催产术998

第一节 引产和催产术概述998

第二节 药物引产与催产1000

第三节 水囊引产术1005

第四节 人工破膜术1006

第五节 引产和催产的并发症及防治1007

第三章 胎头吸引助产术1010

第一节 胎头吸引器的构造1010

第二节 胎头吸引器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11

第三节 胎吸助产的手术操作和注意事项1012

第四节 手术操作技巧及特殊情况的处理1013

第五节 胎头吸引的并发症及其处理1014

第六节 胎头吸引器与产钳的选择比较1014

第四章 产钳助产术1016

第一节 产钳的构造1016

第二节 产钳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18

第三节 产钳术前评价(体位及麻醉选择)1018

第四节 产钳助产手术操作与注意事项1018

第五节 特殊情况的操作技巧1020

第六节 母婴并发症1021

第五章臀位助产术1023

第一节 臀位部分牵引术1025

第二节 臀位完全牵引术1027

第三节 操作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1028

第六章 肩难产助产术1033

第七章转胎术1040

第一节 外倒转术1040

第二节 内倒转术1042

第八章 毁胎术1046

第一节 穿颅术与碎颅术1046

第二节 断头术1048

第三节 除脏术与断臂术1050

第四节 锁骨切断术1051

第五节 脊柱切断术1051

第九章 会阴切开缝合术1052

第十章 软产道损伤手术1056

第一节 会阴、阴道的损伤1056

第二节 宫颈裂伤1058

第三节 子宫损伤1059

第四节 产道血肿1063

第五节 尿道和膀胱损伤1064

第十一章 剖宫产术1068

第一节 剖宫产的历史1068

第二节 剖宫产的指征1069

第三节 各种剖宫产术式的选择1070

第四节 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1071

第五节 剖宫产的并发症及对母儿的近远期影响1074

第十二章 处理产后出血的手术1076

第一节 徒手剥离胎盘术1076

第二节 子宫按摩1076

第三节 宫腔填塞术1077

第四节B-Lynch缝合法及其他子宫压迫缝合法1078

第五节 盆腔动脉结扎1081

第六节 介人治疗1082

第七节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1084

第十三章 微创手术在产科的应用1087

第一节 微创手术的发展史及其在产科的应用1087

第二节 妊娠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1089

第三节 妊娠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091

第四节 腹腔镜下宫颈缝扎术1093

第五节 妊娠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095

第六节 妊娠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97

第七节 腹腔镜在胎儿镜手术中的应用1099

第十二篇 心理篇1106

第一章 总论1106

第一节心理保健的意义1106

第二节 人的情绪与性格类型1106

第三节 心理状态的评估方法1108

第四节 心理干预及心理治疗的方法1109

第二章 孕期的心理保健1112

第一节妊娠各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问题1112

第二节 孕期心理问题对母儿的影响1115

第三节孕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1115

第三章分娩期的心理保健1118

第一节 分娩期孕妇的心理状态1118

第二节 不良心理对母儿及产程的影响和应对策略1119

第四章 产褥期的心理保健1122

第一节 产褥期的心理变化1122

第二节 产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1122

第三节 产后精神疾病1123

第五章 妊娠期准爸爸的角色作用1128

第一节 妊娠早期1128

第二节 妊娠中期1129

第三节 妊娠晚期1129

第四节 分娩期1130

第五节 产褥期1130

第十三篇 遗传篇1134

第一章 医学遗传学概论1134

第一节 医学遗传学概述及分科1134

第二节 遗传病的特征1134

第三节 遗传病的类型1135

第四节 遗传病的危害1135

第二章 染色体病1137

第一节 染色体的遗传基础1137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1141

第三节 染色体病1144

第四节 染色体邻近基因综合征1148

第三章 单基因遗传病1154

第一节 系谱分析1154

第二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154

第三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1156

第四节X连锁显性遗传病1157

第五节X连锁隐性遗传病1158

第六节Y连锁遗传病的遗传1158

第七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1159

第八节Bayes法在计算单基因遗传发病风险中的应用1160

第四章 多基因遗传病1165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1165

第二节 多基因遗传病1167

第五章 线粒体遗传病1171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1171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线粒体疾病1172

第六章 遗传咨询1174

第一节 遗传咨询概述1174

第二节 遗传咨询指征1175

第三节 遗传咨询程序1175

第四节 遗传咨询伦理1176

第十四篇 营养篇1180

第一章 基础营养1180

第一节 基础营养概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平衡膳食及膳食指南1180

第二节 能量1181

第三节 蛋自质和氨基酸1182

第四节 脂肪1182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1184

第六节 脂溶性维生素1184

第七节 水溶性维生素1186

第八节 常量元素1188

第九节 微量元素1189

第二章 孕前营养准备1192

第一节 一般人群的准备1192

第二节 高危人群的准备1193

第三节 关键营养素的补充及意义1194

第三章 孕妇营养1197

第一节 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1197

第二节 孕期营养需要及推荐的每日膳食参考摄入量1200

第三节 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支持及营养来源1207

第四节 孕期营养状况的评估及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分析1210

第五节 孕期营养不平衡对母婴健康的影响1219

第六节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1222

第七节 孕期营养与出生缺陷1226

第八节 环境(食品)污染物与出生缺陷1227

第四章 妊娠合并症的营养治疗1231

第一节 妊娠呕吐的膳食防治1231

第二节 孕期铁缺乏与贫血的膳食防治1232

第三节 孕期钙缺乏及其膳食防治1233

第四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1234

第五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41

第六节 妊娠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1241

第七节 胎儿生长受限的营养治疗1242

第八节 孕期便秘1243

第五章 乳母营养1246

第一节 乳母的营养需求及每日营养素推荐摄入量1246

第二节 乳母的膳食安排及食谱推荐1248

第三节 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1249

第四节 母乳喂养对母亲健康状况的影响1252

第五节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近远期影响1255

第六节 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1256

第十五篇 麻醉镇痛篇1260

第一章 妊娠期母体生理改变与麻醉1260

第一节 循环系统1260

第二节 呼吸系统1262

第三节 血液系统1263

第四节 消化系统1264

第五节 神经系统1264

第二章 麻醉药物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266

第一节 胎盘屏障与胎盘血液循环1266

第二节 药物的胎盘转运及影响因索1267

第三节 麻醉性镇痛药1268

第四节 全身麻醉药1269

第五节 局部麻醉药1269

第六节 肌松药1271

第三章 剖宫产的麻醉1273

第一节 麻醉前的评估1273

第二节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1274

第三节 剖宫产的麻醉方法1274

第四节 剖宫产液体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1277

第五节 剖宫产麻醉的并发症1278

第六节 术后镇痛1281

第四章 高危妊娠剖宫产麻醉1283

第一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与麻醉1283

第二节 脊柱畸形产妇的麻醉1288

第三节 病态肥胖剖宫产的麻醉1290

第四节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麻醉1292

第五章 心脏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1294

第一节 概述1294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1296

第三节 心脏瓣膜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1297

第四节 缺血性心脏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1299

第五节 围产期心肌病剖富产的麻醉处理1299

第六节 肺动脉高压剖宫产的麻醉处理1300

第七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急性左心衰竭剖宫产的麻醉处理1302

第六章产科重症的监测和抢救技术1304

第一节 监测技术和手段1304

第二节 抢救技术和手段1307

第七章国产期出血的急救处理1310

第八章 羊水栓塞的急救处理1313

第九章产科麻醉的风险与防范1316

第一节 围麻醉期的评估及准备1316

第二节 妊娠妇女生理改变对麻醉的影响及防范1317

第三节 妊娠合并症对麻醉的影响与防范1317

第四节 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及防范1319

第五节 不同麻醉方法对母婴的影响及预防1321

第六节 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与防范1322

第七节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1322

第十章 异位妊娠手术的麻醉1328

第十一章 妊娠期非产科手术的麻醉1330

第十二章产科域疼痛性疾病及其治疗1335

第十三章 分娩镇痛1339

第一节 产痛机制及神经传导1339

第二节 椎管内阻滞的时机1340

第三节 椎管内阻滞的药物及浓度1341

第四节 连续硬膜外镇痛1342

第五节腰硬联合阻滞镇痛1343

第六节 分娩镇痛的管理1343

第十六篇 围产期影像学诊断篇1348

第一章 产科超声的临床应用1348

第一节 产科超声的诊断基础和安全性1348

第二节 产科超声的目的、时机、内容、方法和局限性1350

第三节 胎儿超声检查的要求和规范1352

第四节 产前检查胎儿异常的超声征象1352

第五节 产科超声报告解析1353

第二章妊娠早期超声检查1356

第一节 妊娠早期正常妊娠的超声检查1356

第二节 妊娠早期异常妊娠的超声诊断1363

第三章 胎儿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1378

第一节 胎儿脊柱、头、颈部异常的超声诊断1378

第二节 胎儿胸部异常的超声诊断1385

第三节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1387

第四节胎儿腹部异常的超声诊断1395

第五节 胎儿肢体异常的超声诊断1399

第六节 胎儿肿瘤的超声诊断1401

第四章 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筛查1406

第一节 染色体异常超声标志1406

第二节 常见染色体异常的超声表现1411

第五章 胎妊娠的超声诊断1414

第六章 胎儿生生长发育的超声评估1419

第一节 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1419

第二节 胎儿生长受限的多普勒检查1420

第三节 胎儿生长的其他测量方法1422

第七章 胎儿附属物的超声检查1424

第一节 正常胎盘的观察内容1424

第二节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1425

第三节 脐带的超声检查1428

第四节 羊水的超声检查1429

第八章 彩色多普勒超声母-胎血流动力学的应用1431

第九章 三维超声检查在产科的应用1435

第一节 正常胎儿三维声像图特征1435

第二节 胎儿先天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1436

第三节 三维超声在胎儿心血管系统的应用1442

第十章 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1444

第一节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超声和MRI对比1444

第二节 胎儿胸腔病变1449

第三节 胎儿消化系统疾病1452

第四节 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453

第五节 胎儿腹壁缺损1454

第六节 胎儿肢体、脊柱和脊髓的MRI1455

第七节 胎儿腹部肿块1457

第八节 多胎妊娠1457

第十一章 产褥期超声诊断1459

第十七篇产科重症监护与治疗篇1464

第一章 重症产科的特点和产科ICU的建立1464

第二章 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特点1467

第三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控制1472

第一节 孕产妇的组织灌注特点1472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1472

第三节 肺动脉压监测1473

第四节 超声心动图1474

第五节 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1476

第六节 体外膜肺氧合(ECM0)1477

第七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1477

第四章 产科休克1479

第一节 产科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1479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1480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1483

第四节 过敏性休克1485

第五节 神经源性休克1485

第六节 心源性休克1485

第五章 孕产妇呼吸功能监测1487

第六章 气道管理1490

第七章 氧气吸入疗法1493

第八章 撤离机械通气1500

第九章 凝血功能监测与输血治疗1506

第十章 产科DIC1510

第十一章 围产期水、电解质、酸碱与体液渗透平衡的监测1514

第十二章 血液净化技术在产科的应用1517

第十三章产科神经系统危重症监测与治疗1521

第一节产科神经系统危重症的监测1521

第二节 妊娠期神经系统疾病的处理1526

第十四章 围产期心肺脑复苏术1532

第十五章 危重孕产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1540

第十六章 产科危重病人的转运1545

第十七章 产科重症孕产妇营养支持1550

第一节 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1550

第二节 肠道营养1551

第三节 肠外营养1552

第四节 重症孕产妇营养支持的相关问题1552

第十八章 产科重症感染的控制1555

第十八篇 孕妇与胎儿常见参数表1562

第一章 胎儿生长发育的标志1562

第二章 孕期正常生理值1563

第三章超声正常值1565

第四章 孕期感染1577

第五章 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分类1579

第六章 放射剂量效应1590

第七章 新生儿部分1592

中英文对照索引16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