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温等离子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低温等离子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
  • 梁文俊,李晶欣,竹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27358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温等离子体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等离子体技术简介1

1.1 等离子体的定义1

1.2 等离子体的分类2

1.3 等离子体的基本参量及等离子体判据5

1.3.1 粒子密度和电离度5

1.3.2 电子温度和粒子温度6

1.3.3 德拜长度6

1.3.4 等离子体鞘层6

1.3.5 等离子体频率7

1.3.6 沙哈方程8

1.3.7 等离子体的时空特征限量9

1.3.8 等离子体判据9

1.4 辉光放电9

1.4.1 阴极区10

1.4.2 负辉区10

1.4.3 法拉第暗区11

1.4.4 正柱区11

1.4.5 阳极区12

1.5 电弧放电12

1.5.1 电弧放电的基本性质和特征13

1.5.2 电弧的分类13

1.5.3 电弧的启动13

1.6 火花放电14

1.6.1 火花放电的特征14

1.6.2 火花放电的形式15

1.6.3 流注15

1.7 电晕放电15

1.7.1 电晕放电的定义16

1.7.2 电晕放电的特征16

1.7.3 电晕放电的分类17

1.8 介质阻挡放电17

1.8.1 介质阻挡放电基本概念17

1.8.2 介质阻挡放电特征参量22

参考文献29

第2章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反应过程31

2.1 概述31

2.2 等离子体产生原理32

2.2.1 汤森放电33

2.2.2 帕邢定律34

2.2.3 气体原子的激发转移和消电离34

2.3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反应过程35

2.3.1 碰撞参数35

2.3.2 等离子体中的基本粒子36

2.3.3 等离子体产生的电离机制37

2.3.4 化学反应链40

2.3.5 电离过程分析——电子雪崩现象40

2.4 电源和反应器系统及优化41

2.4.1 电源和反应器41

2.4.2 脉冲电参数测量41

2.4.3 高压窄脉冲电源及优化44

2.4.4 电源和反应器系统优化44

参考文献47

第3章 直流电晕放电伏安特性49

3.1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伏安特性51

3.1.1 伏安特性分析51

3.1.2 正电晕放电形式54

3.1.3 负电晕放电电极间距确定58

3.2 多电极管线电晕放电伏安特性61

3.2.1 实验装置的建立62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65

3.3 管线极电晕放电伏安特性74

3.3.1 实验装置75

3.3.2 实验结果75

参考文献76

第4章 低温等离子体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去除78

4.1 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现状78

4.1.1 吸收法78

4.1.2 吸附法79

4.1.3 燃烧法80

4.1.4 冷凝法80

4.1.5 生物法82

4.1.6 膜分离法82

4.1.7 光催化氧化法83

4.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VOCs研究现状83

4.2.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VOCs的原理83

4.2.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VOCs的处理研究进展84

4.3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其他技术去除VOCs研究84

4.3.1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降解VOCs84

4.3.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吸附(吸收)技术87

4.3.3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生物法降解VOCs的研究88

4.4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用于VOCs去除的研究88

4.4.1 低温等离子体联合TiO2降解甲苯的研究88

4.4.2 过渡金属元素掺杂TiO2对甲苯降解的影响92

4.4.3 过渡金属元素与稀土金属元素共掺杂TiO2对甲苯降解的影响94

4.4.4 阴离子修饰TiO2对甲苯降解的影响96

4.4.5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锰银催化剂降解甲苯的研究99

4.4.6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钒钛催化剂降解甲苯的研究101

4.4.7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铁电催化材料降解甲苯的研究104

4.5 VOCs产物研究及机理分析107

4.5.1 产物分析107

4.5.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机理分析112

4.5.3 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116

参考文献119

第5章 低温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121

5.1 引言121

5.1.1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危害121

5.1.2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122

5.2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现状122

5.2.1 机械方法122

5.2.2 物理方法125

5.2.3 生物方法129

5.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室内空气净化研究现状129

5.3.1 去除气态污染物的作用机理129

5.3.2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室内污染物国内主要成果130

5.4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其他技术净化室内空气131

5.4.1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原理132

5.4.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研究现状132

参考文献134

第6章 低温等离子体用于恶臭治理137

6.1 引言137

6.1.1 恶臭气体的分类与来源137

6.1.2 恶臭的危害及影响138

6.1.3 恶臭气体的排放及污染控制标准141

6.2 恶臭处理技术现状142

6.2.1 掩蔽法142

6.2.2 稀释扩散法142

6.2.3 吸附法143

6.2.4 吸收法146

6.2.5 化学氧化法149

6.2.6 燃烧法149

6.2.7 光催化氧化法154

6.2.8 生物法156

6.2.9 联合法159

6.3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恶臭161

6.3.1 电子束照射法162

6.3.2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163

6.3.3 表面放电技术164

6.3.4 填充式反应器治理技术164

6.3.5 脉冲电晕放电技术165

6.3.6 直流电晕放电技术166

6.3.7 等离子体组合技术168

参考文献170

第7章 低温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172

7.1 烟气脱硫脱硝现状172

7.1.1 SO2和NOx的来源及危害172

7.1.2 我国SO2和 NOx排放现状及相关政策174

7.1.3 传统烟气脱硫脱硝技术178

7.2 低温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184

7.2.1 低温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184

7.2.2 低温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反应机理185

7.2.3 电子束法脱硫脱硝189

7.2.4 高压脉冲电晕法191

7.2.5 高压直流电晕法192

7.2.6 介质阻挡放电脱硫脱硝的研究193

7.2.7 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脱硫脱硝195

7.3 低温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应用197

7.3.1 低温等离子体法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及特点198

7.3.2 电子束烟气净化工艺199

参考文献204

第8章 低温等离子体餐饮油烟净化208

8.1 概述208

8.1.1 餐饮油烟的形成及危害208

8.1.2 餐饮油烟控制的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210

8.1.3 常见餐饮油烟净化技术212

8.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餐饮油烟216

8.2.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用原理216

8.2.2 雾化电晕法净化油烟216

8.2.3 高压静电法净化油烟219

8.2.4 低温等离子体油烟净化器结构优化221

8.2.5 低温等离子体复合技术净化油烟223

8.3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餐饮油烟工程应用225

8.3.1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设备的技术要求225

8.3.2 EP-OW型高效油雾电过滤器228

8.3.3 JD-Ⅱ系列高压静电式油雾净化器230

8.3.4 PYJ系列复合式等离子油烟净化机组232

参考文献232

第9章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燃油尾气236

9.1 柴油机尾气概述237

9.1.1 柴油机尾气排放特征237

9.1.2 柴油机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237

9.1.3 柴油机尾气净化技术的现状与不足240

9.1.4 传统柴油机尾气污染控制技术240

9.2 柴油机尾气排放控制政策及标准245

9.2.1 国外柴油机尾气控制政策及排放标准245

9.2.2 我国柴油机尾气排放控制政策及标准248

9.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柴油机尾气250

9.3.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柴油机尾气的研究现状251

9.3.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柴油机尾气反应机理252

9.3.3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尾气技术257

9.3.4 PM与NOx在净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266

9.3.5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DPF技术267

9.3.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局限性268

9.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柴油机尾气工程应用269

9.4.1 低温等离子体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的技术背景269

9.4.2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柴油机四效催化技术系统271

9.4.3 低温等离子技术处理现代D4BX柴油机排放的碳烟颗粒271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