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的解释与适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宪法的解释与适用
  • 吴庚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法的解释与适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1

第一章 宪法的意义1

第一节 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的宪法1

第二节 政治意义的宪法3

第三节 宪法理解的变迁7

第二章 宪法与宪法的基本原则17

第一节 概念的起源17

一、史密特的二分法17

二、对各国宪法的影响21

第二节 基本原则理论的应用24

一、兼论释字第四九九号解释一24

第三章 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35

第一节 概说35

第二节 共和国原则38

第三节 民主国原则40

一、国民主权40

二、多数决44

三、次级统治团体的自主权46

第四节 法治国原则50

一、基本权利的保障51

二、五权分立51

三、依法行政54

四、司法审查63

第五节 民生福利国原则65

一、基本国策条款的意涵65

二、规范效力分析66

三、近年的趋势69

第二编 基本权的理论体系71

第一章 基本权的一般理论71

第一节 人权发展的历程71

一、从西欧到北美71

二、中欧国家76

三、人权的国际法保障80

四、我国「基本法」上的人民权利83

第二节 基本权概念的阐释85

一、基本权的各种解说85

二、我国宪法上基本权的定义89

三、我国宪法上基本权范围的界定92

四、基本权与其他自由权利区别的实益问题95

第三节 基本权的性质98

一、基本权与身分关系98

二、基本权作为主观权利102

三、基本权作为客观规范109

四、从基本权性质导出的功能118

第四节 基本权的保障范围126

一、保障范围与相关概念126

二、保障范围的界定128

三、以宪法上诉讼权为例的保障范围130

第五节 国家的保障义务132

一、保障义务的涵义132

二、保障义务的种类135

第六节 基本权的行使及限制138

一、基本权主体138

二、基本权利能力与基本行为能力146

三、基本权的效力148

四、基本权的限制156

五、对限制基本权法律的制约162

六、基本权竞合与冲突174

七、侵害基本权的救济176

第二章 平等权及自由权177

第一节 平等权177

一、平等权的功能177

二、平等权的保障范围180

三、实质平等182

四、性别平等184

五、党派平等185

六、参与平等问题187

七、功能差异问题188

八、比例原则及其他189

第二节 人身自由190

一、宪法第八条第一项的规范意旨190

二、宪法第八条第二项至第四项197

三、人身自由与军事审判201

第三节 居住迁徙及秘密通讯之自由203

一、居住自由及迁徙自由203

二、秘密通讯自由205

第四节 表现自由208

一、表现自由的意义208

二、言论自由209

三、大法官对表现(言论)自由的审查密度217

四、讲学自由226

五、著作及出版自由229

第五节 信仰宗教之自由230

一、宗教信仰自由的界定230

二、宗教信仰自由在多元民主社会的意义230

三、宗教自由的类别231

四、宗教自由与政治233

五、信仰与兵役234

六、宗教自由的放射效应235

第六节 集会结社自由236

一、集会与结社的概念236

二、集会结社自由的保障范围239

三、集会结社自由之限制240

第七节 财产权的保障242

一、财产的概念242

二、财产权的社会功能244

三、财产权与其他基本权246

四、宪法上财产权的主体246

五、财产权的保障范围248

六、税法对财产权的限制一兼论租税法定主义256

七、财产权的其他限制265

第三章 社会的基本权266

第一节 生存权266

一、生存权的性质266

二、生存权的规范效力270

三、实现生存权积极内容的途径273

第二节 工作权274

一、工作权的性质一回归正确的定位274

二、工作权的保障范围278

第三节 受国民教育权281

一、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条款—兼论宪法上的义务281

二、受国民教育权的权利主体283

三、义务教育的合宪性问题284

第四章 程序的基本权285

第一节 程序基本权的作用285

第二节 三种程序权286

一、请愿权286

二、诉愿权287

三、诉讼权288

第三节 宪法诉讼及行政程序290

第五章 政治参与权293

第一节 参政权293

一、选举与罢免293

二、创制与复决296

三、公民投票298

第二节 应考试及服公职权301

第六章 其他自由及权利举隅305

一、人格权305

二、隐私权307

三、环境权问题307

四、婚姻自由311

第三编 宪法争讼的建制与程序315

第一章 宪法争讼制度的起源315

第一节 两种类型315

第二节 宪法法院的创建317

第二章 欧洲各国的比较325

第一节 宪法审判机关的结构与功能325

一、宪法审判机关的名称325

二、宪法法院的组织326

第二节 宪法法院的权限范围329

一、权限争议329

二、规范审查331

三、宪法诉愿334

四、其他事项337

第三节 争讼程序及法院裁判338

第四节 宪法争讼制度的发展347

一、宪法法院行使积极的「立法权」347

二、宪法法院作为代位的制宪者349

三、宪法法院在两元法律体系中的角色350

四、宪法法院作为公共理性的论坛353

第三章 我国的释宪制度358

第一节 释宪机关的组织及运作358

第二节 释宪机关的权限363

第三节 声请解释或审判的要件367

一、宪法疑义、争议及法令牴触宪法之声请释宪案件367

二、法官认为法令牴触宪法之声请释宪案件376

三、人民声请释宪之案件378

四、统一解释389

五、补充解释394

六、政党违宪案件之审判396

七声请解释之程式397

第四节 审理原则审查基准及审查密度398

一、释宪案的审理原则398

二、审查基准与审查(或控制)密度399

三、大法官审查法令的基准400

四、审查密度问题408

第五节 解释的效力419

一、大法官对审查法令结果宣告的方式419

二、全部无效与一部无效429

三、大法官解释的效力范围430

四、大法官解释的执行问题434

第四编 宪法解释的理论与实践437

第一章 从哲学诠释学到法律诠释学437

第一节 近代诠释学的起源与史莱尔马赫437

第二节 狄尔泰—历史主义的诠释学440

第三节 存在哲学的诠释理论444

第四节 加达默的诠释理论449

一、精神科学的方法论问题449

二、判别理解的正确性问题451

三、效应历史意识452

四、诠释学的应用—以法律诠释学为例454

第五节 贝提的诠释学与法律解释理论458

一、语言学的解释461

二、历史解释463

三、运用技巧的解释464

四、再造性的解释465

五、心理效应解释467

六、各种解释通用的准则467

七、法律解释理论467

第六节 法律诠释学的构成489

第二章 诠释学与法律解释方法494

第一节 观点与方法494

第二节 法律解释方法的演进496

第三节 诠释方法的综合应用504

一、理解与适用的分合问题504

二、具有实用性的各种宪法暨法律解释规则509

第四节 与解释规则相关的问题550

一、各种规则的关联性550

二、诠释学循环的操作过程552

三、解释规则的功用554

第三章 宪法解释的特殊性557

第一节 宪法解释规则与法律解释规则557

一、主张古典解释规则557

二、主张另创解释规则560

第二节 解释原则与解释方法566

第三节 宪法规定的特色568

第四节 违宪审查与三段论法572

第五节 专用於宪法解释的规则576

一、以宪法解释宪法576

二、政治问题不予解释的规则581

三、合宪性解释585

四、符合法律的宪法解释?596

附录 台湾大学法律学系颜厥安教授对本书的评论5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