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审计学
  • 叶忠明,阮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773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审计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审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审计的起源与发展1

一、审计产生的动因1

二、审计发展的概况3

第二节 审计的定义与种类9

一、审计的本质9

二、审计的定义13

三、审计的种类15

第三节 审计体系19

一、政府审计19

二、内部审计21

三、独立审计23

第四节 审计理论体系26

一、审计理论体系的内涵26

二、审计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27

三、审计理论体系各要素的关系35

思考题37

第二章 审计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38

第一节 审计业务准则38

一、审计准则概述39

二、审计业务准则41

第二节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48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49

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49

三、职业道德规范50

四、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51

五、人力资源52

六、业务执行52

七、业务工作底稿55

八、监控55

第三节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56

一、职业道德基本原则56

二、职业道德具体要求58

第四节 审计法律责任63

一、审计法律责任的成因及表现形式63

二、审计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64

思考题68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69

第一节 审计目标69

一、审计目标的演变69

二、审计总目标71

三、审计具体目标72

第二节 业务循环77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78

二、购置与付款循环78

三、业务循环对于审计的意义79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81

一、审计计划阶段81

二、实施风险评估程序82

三、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82

四、审计终结阶段83

第四节 审计过程中的沟通83

一、沟通的对象83

二、沟通的内容84

三、沟通的形式和时间85

思考题86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87

第一节 审计证据87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87

二、审计证据的特性88

三、审计证据的种类92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94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100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100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101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101

四、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102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103

六、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109

思考题111

第五章 签约与计划审计工作112

第一节 承接审计业务112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和作用112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114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示例115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119

一、审计重要性的内涵119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120

三、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21

四、审计重要性的运用125

第三节 审计风险127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127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129

三、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131

第四节 制订审计计划133

一、审计计划的概念和作用134

二、审计计划的前导——初步业务活动134

三、审计计划的内容136

四、审计计划的更改与记录138

思考题139

第六章 风险评估与应对140

第一节 风险管理及风险评估140

一、风险管理主要要素及风险评估技术141

二、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风险评估146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除内部控制外)151

一、总体要求151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151

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153

四、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54

五、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155

六、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57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58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158

二、了解控制环境163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167

四、了解信息系统与沟通168

五、了解控制活动169

六、了解对控制的监督171

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73

一、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73

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175

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76

四、对风险评估的修正177

第五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178

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78

二、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80

第六节 控制测试183

一、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183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185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186

四、控制测试的范围189

第七节 实质性程序190

一、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190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190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191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193

思考题194

第七章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195

第一节 舞弊概述195

一、舞弊的含义196

二、舞弊行为构成因素及舞弊特征197

三、舞弊责任198

四、舞弊风险因素200

第二节 舞弊风险评估程序202

一、询问程序202

二、考虑舞弊风险因素203

三、考虑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206

四、考虑其他信息207

五、组织项目组内部的讨论207

第三节 评估舞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208

一、舞弊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目的208

二、评估舞弊导致重大错报风险时应考虑的事项208

第四节 针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对策与程序210

一、总体应对措施210

二、针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211

三、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214

四、评价舞弊审计证据215

五、无法继续执行审计业务时的考虑217

思考题217

第八章 审计抽样218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18

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219

二、审计抽样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220

三、审计抽样中的基本概念220

四、审计抽样的分类222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一般过程224

一、抽样设计224

二、样本选取227

三、样本结果评价229

第三节 属性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230

一、属性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30

二、控制测试中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232

第四节 变量抽样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应用235

一、变量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235

二、实质性程序中常用的变量抽样方法238

思考题242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43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活动及控制测试243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业务243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45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47

第二节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252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252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53

三、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56

第三节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257

一、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257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58

三、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265

第四节 其他项目审计267

一、应收票据审计267

二、预收款项审计268

三、长期应收款审计270

四、应交税费审计270

五、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272

六、销售费用审计273

思考题274

第十章 购置与付款循环审计275

第一节 购置与付款循环业务活动及控制测试275

一、主要业务活动276

二、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78

第二节 固定资产审计286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287

二、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287

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292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294

第三节 应付账款审计295

一、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295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95

第四节 其他项目审计297

一、无形资产审计298

二、预付款项审计299

三、在建工程审计300

四、工程物资审计301

五、应付票据审计302

六、长期应付款审计303

七、管理费用审计304

思考题305

第十一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306

第一节 存货与生产循环业务活动及控制测试306

一、存货与生产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306

二、存货与生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308

三、存货与生产循环的控制测试309

第二节 存货审计312

一、存货审计的目标312

二、存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313

第三节 营业成本审计328

一、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328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328

三、其他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331

第四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332

一、应付职工薪酬审计目标332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332

第五节 其他项目审计335

一、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的实质性程序335

二、原材料的实质性程序336

三、材料成本差异的实质性程序338

四、库存商品的实质性程序338

五、发出商品的实质性程序341

六、商品进销差价的实质性程序341

七、委托加工物资的实质性程序342

八、周转材料的实质性程序342

思考题344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45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业务活动及控制测试345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基本业务346

二、筹资与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及其测试349

第二节 借款审计352

一、短期借款的审计352

二、长期借款审计354

三、应付债券审计355

第三节 权益审计357

一、实收资本(股本)审计357

二、资本公积的实质性程序359

三、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360

四、未分配利润的审计361

第四节 投资审计362

一、长期股权投资审计362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365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367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369

五、投资性房地产审计372

第五节 其他项目审计375

一、投资收益的实质性程序375

二、财务费用审计376

三、套期工具审计378

四、衍生工具审计378

五、应付股利审计379

思考题380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381

第一节 货币资金及其内部控制测试381

一、货币资金概述381

二、货币资金审计目标382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382

四、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385

第二节 现金审计388

一、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388

二、库存现金审计的实质性程序389

第三节 银行存款审计392

一、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392

二、银行存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392

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397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398

二、其他货币资金审计的实质性程序398

思考题399

第十四章 特殊项目审计与终结审计400

第一节 特殊项目审计400

一、关联方审计400

二、或有事项的审计402

三、期初余额审计403

四、持续经营假设审计405

五、期后事项审计406

第二节 终结审计410

一、管理层声明410

二、律师声明书415

三、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417

四、编制试算平衡表419

五、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424

思考题428

第十五章 审计报告430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430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与特征430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432

三、审计意见的形成过程432

四、审计报告类型434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435

一、审计报告的要素435

二、标题435

三、收件人436

四、引言段436

五、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436

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437

七、审计意见段438

八、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439

九、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439

十、报告日期440

第三节 标准审计报告441

一、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41

二、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分类442

三、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示例442

第四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443

一、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43

二、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47

第五节 审计报告类型决策452

一、审计意见类型决策的标准452

二、重要程度的判断454

思考题457

第十六章 其他相关业务458

第一节 特殊审计领域458

一、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458

二、验资465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阅业务473

一、财务报表审阅的目标474

二、财务报表审阅的特点474

三、财务报表审阅的实施475

四、财务报表审阅结论和报告476

第三节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481

一、预测性财务信息概述481

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总体要求482

三、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保证程度483

四、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的实施484

五、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报告486

第四节 相关服务业务489

一、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489

二、代编财务信息492

思考题495

参考文献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