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美术教育教学丛书后浪电影学院 影像构成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美术教育教学丛书后浪电影学院 影像构成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405633.jpg)
- 陈汝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406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电影制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美术教育教学丛书后浪电影学院 影像构成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王鸿海1
前言3
第一部分 绘画造型与图片摄影构成3
第一章 影像构成基础知识3
1.1 写实绘画与影像3
1.1.1 写实绘画的特点4
1.1.2 写实绘画与影像的关系5
1.2 画面构成要素7
1.2.1 二维平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8
1.2.2 三维空间中的长、宽、高10
1.2.3 时间维度的意义10
1.3 影像构成要素12
1.3.1 技术要素12
1.3.2 艺术要素13
第二章 传统摄影的发展15
2.1 摄影简史15
2.1.1 摄影术的产生15
2.1.2 摄影术的实际应用18
2.1.3 早期摄影流派18
2.2 传统摄影器材26
2.2.1 照相机的演进26
2.2.2 电影摄影机的发展27
2.3 传统媒介形式28
2.3.1 负片28
2.3.2 正片28
2.3.3 反转片29
第三章 数字图片摄影技术基础30
3.1 数码摄影的发展及特点30
3.1.1 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30
CCD30
CMOS30
像素31
分辨率31
画质31
3.1.2 常用数码相机31
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31
APS-C数码单反相机32
消费级卡片式照相机32
3.1.3 135照相机镜头33
标准镜头33
广角镜头34
超广角镜头34
中、长焦镜头35
超长焦镜头35
变焦距镜头36
3.1.4 透视关系36
3.2 拍摄模式38
3.2.1 手动38
3.2.2 光圈优先38
3.2.3 速度优先38
3.2.4 程序38
3.2.5 自动39
3.2.6 视频39
3.3 曝光控制39
3.3.1 光圈39
3.3.2 快门速度40
3.3.3 曝光补偿41
3.3.4 感光度41
3.4 色彩控制42
3.4.1 色温42
3.4.2 白平衡42
3.4.3 Photoshop软件调色44
第四章 数字图片摄影造型基础46
4.1 摄影构图46
4.1.1 画幅选择46
横幅46
竖幅46
方画幅47
4.1.2 画面的和谐47
4.1.3 视觉中心48
4.1.4 黄金分割法的应用49
4.1.5 画面的多样统一50
对称50
均衡51
对比52
呼应52
集中53
直线53
曲线54
斜线55
梯形55
平面化55
构成感56
4.1.6 视角的选择57
平角度57
仰拍57
俯拍57
4.1.7 主体与陪体58
4.1.8 前景与背景58
4.1.9 突出立体形态58
4.2 光线的应用60
4.2.1 光线的基本功能60
表现空间体积60
突出细节层次60
增强画面感染力60
4.2.2 光线的方向61
侧光61
逆光61
侧逆光61
侧顺光61
顺光62
顶光62
4.2.3 自然光的变化规律62
季节规律62
日常规律63
4.3 人物摄影65
4.3.1 纪实风格66
4.3.2 唯美风格66
4.4 建筑场景摄影66
4.4.1 外部空间表现68
4.4.2 内部空间表现68
4.5 数字图片合成68
第二部分 动态影像构成73
第五章 动态影像造型基础73
5.1 常用数字摄影器材73
5.1.1 数字电影摄影机73
ARRI ALEXA数字摄影机73
RED ONE数字摄影机75
RED EPIC数字摄影机76
5.1.2 数字高清摄像机77
5.1.3 具有高清视频功能的数码照相机79
5.2 摄影镜头81
5.2.1 电影定焦镜头81
5.2.2 电影变焦镜头81
安琴电影镜头82
库克电影镜头82
阿莱—富士能Alura电影镜头83
5.2.3 全画幅数码照相机和高清摄像机镜头84
5.3 摄影技术技巧86
5.3.1 基本摄影方式86
固定方式86
运动方式86
变焦方式87
综合方式87
5.3.2 曝光控制89
光孔90
快门速度90
中性灰滤光镜90
5.3.3 镜头调节92
焦点92
焦距92
5.3.4 景深控制92
5.3.5 感光度调节93
5.3.6 白平衡调节94
5.3.7 动态范围95
5.4 摄影光源及常用照明器材95
5.4.1 摄影光源95
高色温95
低色温95
色温平衡96
5.4.2 常用照明器材97
聚光灯97
特殊灯具98
三基色荧光灯98
LED灯99
特图利灯99
照明装置附件100
第六章 动态影像造型艺术方法101
6.1 光线101
6.1.1 光线种类101
依据光线的来源划分101
依照光源的位置划分102
依据光线的造型功能划分103
6.1.2 光线质感104
直射光104
漫射光105
6.1.3 光效的呈现105
布光依据105
自然因素105
风格因素108
心理因素110
技术因素110
布光方法110
6.1.4 光线影调113
高调113
低调114
中间调114
6.1.5 光线造型115
塑造人物形象115
推进情节发展116
表意与气氛营造118
形成影片节奏120
6.2 色彩122
6.2.1 色彩的属性122
色相122
明度123
饱和度123
6.2.2 电影色彩构成123
色彩基调123
色彩总谱124
同时对比124
相继对比125
色彩转换126
6.2.3 镜头画面中的色彩127
场景127
道具128
人物129
冷暖光效130
后期调色132
6.3 角度133
6.3.1 角度与画面的关系133
6.3.2 摄影角度133
主角度133
平视角度134
俯视角度135
仰视角度135
正面角度135
侧视角度136
斜侧角度136
背视角度136
6.4 景别137
6.4.1 景别分类137
远景137
大全景137
全景138
中景138
中近景138
近景138
特写138
大特写139
6.4.2 景别含义139
创作者的态度139
创作风格的构成139
全景系列139
近景系列142
6.5 运动143
6.5.1 运动摄影的时间含义144
物理时间144
电影时间144
6.5.2 运动摄影的空间含义146
对空间的选择性表现146
展现空间的艺术手段148
6.5.3 运动摄影与场面调度149
演员调度149
镜头调度149
6.5.4 运动摄影的抒情性151
6.5.5 运动摄影的节奏感151
6.5.6 运动摄影对观赏心理的影响153
6.6 构图155
6.6.1 镜头画面中的主体157
6.6.2 固定镜头中的内部形式变化160
6.6.3 运动镜头中的多构图形态161
第七章 特效摄影基础166
7.1 技术匹配166
7.1.1 感光度设定167
7.1.2 景深匹配167
7.1.3 俯仰角匹配167
7.1.4 透视匹配167
7.1.5 阴影匹配168
7.1.6 固定机位拍摄,多区域复制人物168
7.1.7 光球记录169
7.2 绿底拍摄169
7.2.1 绿底抠像169
7.2.2 被摄体距离控制170
7.2.3 角色色彩的差异170
7.2.4 布光及光线匹配170
7.2.5 肢体接触171
7.2.6 升格摄影171
7.3 模型拍摄172
7.3.1 模型制作比例及拍摄测试172
7.3.2 模型拍摄中的视点匹配172
7.3.3 模型拍摄中的景深匹配173
7.3.4 模型拍摄中的速度设定173
第八章 后期制作175
8.1 后期工作流程175
8.2 剪辑176
8.2.1 素材管理177
8.2.2 样片筛选177
情绪情感原则177
动作行为原则177
美感原则177
技术原则177
8.2.3 常用剪辑方法177
切换177
叠化178
淡入、淡出179
闪白179
8.2.4 基本剪辑规则和技巧179
镜头匹配179
动作衔接182
速度衔接182
动接动182
动接静183
静接静183
静接动185
两极镜头剪辑185
闪回镜头剪辑187
动作转场187
特写转场188
借物转场189
借景转场189
8.3 影像创作中的团队合作190
参考书目192
出版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