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诗歌注释元素 基于四家注杜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诗歌注释元素 基于四家注杜的研究
  • 杨永发,侯桂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932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杜诗-注释-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代诗歌注释元素 基于四家注杜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注释元素研究的意义1

二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6

三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9

四 本题目的独特之处11

五 杜甫及古代主要注本简介12

六 本书的体例28

第一章 语言学元素30

第一节 释字30

一 释音30

二 释形33

三 音、形、义兼释38

四 音义分离现象的注释40

第二节 释音的术语和方法44

一 术语44

二 方式59

三 方法61

第三节 释通假的术语64

一 同×64

二 ××同、与×同65

三 ××通65

四 通×、通作×66

五 ××通用(写)、与×通66

六 读为(曰)×、作×字用67

第四节 释词67

一 释词义68

二 释词性79

三 释词用82

第五节 注释字词的术语和方法84

一 术语84

二 方法99

第六节 释方言俗语及其术语和方法108

一 释方言109

二 释俗语112

三 释方言俗语的术语和方法114

第七节 释短语125

一 释基本意义125

二 释语境意义128

三 释语用意义130

四 释指涉意义132

第八节 解句135

一 解释内容135

二 阐发意思136

三 说明语法145

四 指明功能151

五 解释读法152

六 揭示心理160

七 提示逻辑162

第九节 解释短语和句子的术语和方法164

一 术语164

二 方法181

第十节 释语法的方法185

一 直表法186

二 补足法186

三 解意法188

第二章 文章学元素190

第一节 释诗旨190

一 释章旨191

二 释总旨192

第二节 释诗旨的方法194

一 直表法195

二 驳正法196

三 互成法197

四 引证法198

第三节 释修辞199

一 使事用典199

二 修辞格204

第四节 释构造214

一 释段落与层次214

二 释过渡与衔接217

三 释伏笔与照应219

第五节 释层次结构的术语和方法220

一 注释层次结构的术语222

二 注释层次结构的方法226

第六节 释体制与章法233

一 说明诗体234

二 说明诗韵239

三 说明诗格242

四 说明诗律248

五 说明诗格、诗体的发展历史257

六 释章法259

第七节 释章法的术语265

一 指向下文的术语265

二 指向上文的术语273

三 不定方向的术语282

第八节 其他内容291

一 释表达方式291

二 释关键词句——诗眼295

第三章 文献学元素301

第一节 释人事名物制度301

一 释人301

二 释物306

三 释天文地理314

四 释社会政治320

五 释事件325

六 释时间326

七 释理据327

第二节 说明发凡起例、校勘329

一 发凡起例330

二 校勘331

第三节 注释异文的术语和方法352

一 注释异文的术语352

二 辨正异文的方法360

第四节 释编年及创作背景364

一 释编年364

二 释创作背景367

第五节 辨编年的方法369

一 以人物行踪、履历辨编年370

二 以前后诗篇辨编年371

三 以地名辨编年372

四 以时节辨编年373

五 以史实辨编年374

六 以情理辨编年375

第四章 文艺学元素377

第一节 诗法理论377

一 指明赋比兴379

二 阐述体制规则381

三 诗法分析的几个范畴383

四 指示具体技法388

第二节 鉴赏399

一 赏析语言399

二 赏析意境401

三 赏析艺术402

四 赏析章法406

第三节 鉴赏的方法408

一 功效描述法408

二 境界标示法410

三 艺术解析法411

四 欣赏赞叹法412

五 影响揭示法413

六 批评指正法414

第四节 批评415

一 评作家作品的特色、影响及继承关系416

二 评艺术成就419

三 评前人注释427

四 评诗病430

第五节 处理误说的方式和方法439

一 处理误说的方式440

二 处理误说的方法447

结论452

一 古代注释的内容系统表452

二 古代注释的功能系统表456

参考文献459

后记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