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误判实证研究 以408件再审案件为分析样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误判实证研究 以408件再审案件为分析样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402590.jpg)
- 刘澍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5309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民法-案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误判实证研究 以408件再审案件为分析样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前言1
1.1 选题缘起1
1.2 追问7
1.3 研究意义9
1.4 研究思路11
1.4.1 宏观思路11
1.4.2 具体思路12
1.5 研究方法14
2 民事误判之基本理论16
2.1 民事误判之概念辨析17
2.1.1 民事误判之概念17
2.1.2 民事错案与民事误判之界分28
2.1.3 民事误判与刑事误判、行政误判的区别38
2.2 民事误判之形成机理42
2.2.1 违背司法规律42
2.2.2 违背民事诉讼规律47
2.2.3 推理错误:违背裁判规律49
2.2.4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错误69
2.2.5 审判法官的能力限制71
2.3 同案同判:民事误判之界定原则75
2.3.1 为什么是“同案同判”?75
2.3.2 民事误判中的“同案同判”78
2.3.3 民事误判中“同案同判”的分野83
2.4 合法性标准:民事误判的界定标准86
2.4.1 事实认定错误之具体标准86
2.4.2 法律适用错误之界定标准97
2.4.3 合法性标准:两大法系之共同界定标准101
2.4.4 人民满意:“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误判界定标准104
2.5 民事误判:必然沉没的司法成本108
2.5.1 民事误判为司法正义所容忍108
2.5.2 “同案同判”包含民事误判109
2.5.3 民事误判是可以降低的司法成本110
2.6 本章小结112
3 我国民事误判实证分析——以408件民事再审案件为分析样本113
3.1 我国民事误判与再审现状114
3.1.1 数据库的建立与指标的设计115
3.1.2 数据库之运行122
3.2 数据库数据反映出来的民事误判问题150
3.2.1 不服当事人申请再审积极性高涨150
3.2.2 法院系统对生效裁判信心不足152
3.2.3 法院原审、再审生效裁判质量不高153
3.3 民事误判之产生原因155
3.3.1 裁判遵循“实体处理正确”标准156
3.3.2 两审终审制激生民事误判162
3.3.3 司法观念上重实体轻程序164
3.3.4 法院司法政治化167
3.3.5 法院司法行政化175
3.4 本章小结181
4 域外民事误判预防与救济机制之考察——基于比较法的分析183
4.1 大陆法系184
4.1.1 德国184
4.1.2 日本196
4.1.3 台湾地区205
4.2 英美法系209
4.2.1 美国211
4.2.2 英国224
4.3 域外经验带来的启示235
4.3.1 司法理念层面:正当性基础上的自信236
4.3.2 程序设计层面:审级功能界分清晰241
4.3.3 司法责任层面:信任与容忍244
4.3.4 操作技术层面:判例法246
4.4 本章小结247
5 我国民事误判预防机制之型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思考248
5.1 民事误判预防机制之结构性要求249
5.1.1 民事误判预防机制之结构249
5.1.2 民事误判预防机制的结构性要求250
5.2 法官独立:预防民事误判的正当性基础255
5.2.1 建立全国人大之下的法院垂直体系256
5.2.2 法官只服从法律与良心258
5.2.3 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259
5.3 程序保障:预防民事误判的基本理念260
5.3.1 民事诉讼目的以保护私人权利为第一目的260
5.3.2 以三审终审制维护当事人的审级利益262
5.3.3 “重心前移”充实审前程序264
5.4 指导性案例:预防民事误判的可行路径270
5.4.1 有助于民事司法实现“同案同判”271
5.4.2 有助于减少法律适用错误272
5.5 本章小结274
6 重构我国民事误判之救济机制——基于构建主义的思考275
6.1 有限救济:我国民事误判救济之理念276
6.1.1 生成性权利:民事误判救济机制之逻辑基点277
6.1.2 司法谦抑:民事误判救济机制之司法品格282
6.1.3 自我责任:民事误判救济机制之当事人成本285
6.2 程序规制:民事误判救济机制之匡正288
6.2.1 民事误判救济之主体288
6.2.2 民事误判救济之客体290
6.2.3 民事误判救济之启动292
6.2.4 民事误判救济之运行293
6.3 本章小结295
7 民事误判之可接受性及证成——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思考297
7.1 民事误判之可接受性原理297
7.1.1 司法裁判之可接受性原理298
7.1.2 民事误判之可接受性301
7.2 我国民事误判可接受性之证成304
7.2.1 司法公信力:民事误判宏观层面的可接受性306
7.2.2 程序法治:民事误判微观层面的可接受性310
7.3 本章小结315
结语316
参考文献322
附录339
致谢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