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听新媒体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视听新媒体导论
  • 赵树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视听新媒体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视听新媒体概述5

第一节 媒介融合下的视听传播变革6

一、拓展广播电视受众的角色:从观众到内容生产者6

二、突破线性传播的局限:从“时移”到“位移”的跨越8

三、客厅文化与电视的位置:从仪式化收看到碎片化填充10

四、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从广播电视网到三网融合11

五、广播电视接收终端的变化:从电视荧屏到“三屏合一”11

六、传统电视功能的拓展: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玩电视12

七、视听媒介生态的演变:从电视时代到视频时代13

第二节 视听新媒体的界定及其形态14

一、新媒体界定的相对性14

二、视听新媒体的界定及其主要形态15

第三节 视听新媒体的特征19

一、数字化20

二、互动性20

三、非线性22

四、视听化22

第四节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23

一、视听媒体的移动化、互动化与社交化23

二、媒介融合发展27

三、多屏分发与多屏合一29

四、内容提供商与内容制作的社会化31

第二章 视听新媒体传播理论33

第一节 媒介融合、“创新—扩散”及“数字鸿沟”33

一、媒介融合理论33

二、新媒体的“创新—扩散”论35

三、数字鸿沟37

第二节 新媒体政治:公共传播、公民社会与公民新闻学39

一、公共传播与新媒体政治39

二、公民社会与新媒体政治41

三、公民新闻学与新媒体政治43

第三节“补偿性媒介”“使用与满足”与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45

一、“补偿性媒介”理论45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47

三、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48

四、媒介环境学派与新媒体研究50

第四节“后喻文化”与视觉传播53

一、“后喻文化”与“后喻时代”53

二、视觉传播与新媒体55

第五节“长尾理论”与“微内容”生产57

一、“长尾理论”和新媒体经济57

二、“微内容”的用户自主生产61

第三章IPTV:传统电视的全面超越64

第一节IPT V的基本认知64

一、IPTV的界定65

二、IPTV的特征67

三、IPT V与数字电视、网络视频68

四、IPT V的业务组成71

五、IPTV的电子节目指南(EPG)73

第二节 国际IPTV的发展历程与运营模式75

一、美国IPTV的发展环境75

二、国际IPT V发展状况76

第三节 中国IPTV的发展状况79

一、我国IPTV的发展历程79

二、我国IPTV的几种主要运营模式81

第四节 我国IPTV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88

一、现阶段我国IPTV发展所面临的问题88

二、IPTV的发展趋势90

第四章 手机电视:通信与电视的融合94

第一节 手机电视的界定及传播特征95

一、手机电视:移动通信与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96

二、手机电视的界定96

三、手机电视的模式99

四、“媒·信”产业驱动手机电视的发展104

五、手机电视的传播特征106

第二节 手机电视业务109

一、国内外手机电视业务发展概况109

二、业务模式110

第三节 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113

一、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主体113

二、手机电视的内容特征117

三、影响手机电视内容的因素122

第四节 手机电视的用户分析126

一、手机电视的用户特征126

二、手机电视用户对内容的需求128

三、手机电视的用户行为130

第五节 手机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131

一、手机电视发展的技术问题131

二、手机电视发展的内容问题132

三、手机电视发展的终端问题133

四、手机电视发展的资费问题133

五、手机电视发展的经营问题134

六、手机电视发展的政策问题134

第六节 手机电视的运营与管理135

一、手机电视的运营135

二、手机电视的规制136

第五章 公交移动电视:流动社会的视听传播142

第一节 移动电视的界定与传播特性143

一、移动电视的界定143

二、移动电视的优势与劣势146

三、移动电视的受众特征149

第二节 移动视频与空间的流动化153

一、空间与流动空间153

二、移动电视与流动空间153

第三节 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及影响因素157

一、移动电视节目形式影响传播效果157

二、移动电视的收视环境影响传播效果158

三、受众特征影响传播效果159

第四节“使用与满足”视域下移动电视的发展前景159

一、移动电视的经营市场159

二、移动电视传播应契合受众需求160

三、移动电视的发展前景162

第六章 户外电视:视听媒介的产业延伸与现代都市空间建构166

第一节 楼宇电视167

一、楼宇电视的界定及其发展历史167

二、楼宇电视的分类:楼宇数字电视与楼宇广告电视169

三、楼宇电视的传播特征170

第二节 户外LED屏174

一、户外LED屏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74

二、户外LED大屏的传播特征176

第三节 户外视听新媒体与现代都市空间建构179

一、楼宇电视:无聊经济学与私人空间179

二、户外LED屏:屏幕文化与现代都市183

第七章 数字化广播:多元化的音频传播188

第一节 音频广播新媒体化188

一、播客188

二、网播190

第二节 广播电台新媒体化198

一、广播电台的新媒体平台198

二、媒介融合下广播的电视化趋势202

第八章 媒介融合下的视听新媒体发展战略207

第一节 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创新207

一、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207

二、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流程再造212

三、提高视听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的路径217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视听新媒体战略222

一、传统广播电视的视听新媒体战略222

二、国家通讯社的视听新媒体战略233

三、报业集团的视听新媒体战略240

第九章 视听新媒体的变革前沿:新形态与新业态245

第一节 视听新媒体的新形态245

一、互联网电视245

二、社交电视256

第二节“大数据”:电视收视调查革命与内容生产模式创新259

一、何谓“大数据”259

二、大数据改变电视的收视调查260

三、大数据改变电视的内容生产262

第三节 电视报道中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与“众包新闻”266

一、数据新闻的界定266

二、数据新闻创新电视新闻表达:可视化与“众包新闻”267

三、数据新闻的功能271

第四节 新媒体电视剧272

一、互动:电视剧的创新思维272

二、网络互动改变电视剧产业规则273

三、新媒体电视剧的视听语言与互文性274

第十章“三网融合”与视听新媒体规制277

第一节 视听新媒体规制的必要性277

一、视听新媒体规制的界定277

二、视听新媒体规制的必要性280

第二节 三网融合下视听新媒体的规制282

一、三网融合下西方规制的经验282

二、我国视听新媒体规制的回顾与现状288

第三节 大数据、隐私与视听新媒体的伦理困境291

一、大数据时代的视听新媒体与隐私监控291

二、监视器新闻的传播伦理294

结语 科学VS人文,私密VS公共297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