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冯晋祥,宋旭红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538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校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特色1
一、大学特色的概念1
二、大学特色的属性9
(一)独特性9
(二)稳定性9
(三)优质性10
(四)发展性10
三、大学特色的构成要素12
(一)办学理念12
(二)学科设置13
(三)人才培养18
四、大学特色的影响因素20
(一)大学校长21
(二)大学教师23
(三)大学学生26
五、我国大学特色创建的现实背景及其影响因素27
(一)我国大学特色创建的现实背景27
(二)影响我国大学特色形成的因素分析37
第二章 哈佛与耶鲁:大学特色的两种模式45
一、哈佛的建立与创新,耶鲁的建立与保守45
(一)哈佛的建立与锐意创新45
(二)耶鲁的建立与传统守护53
二、哈佛的课程改革与耶鲁的自由教育57
(一)哈佛的四次重大课程改革57
(二)耶鲁对自由教育的捍卫59
三、哈佛文化与耶鲁精神62
(一)哈佛文化62
(二)耶鲁精神65
四、哈佛与耶鲁迥然不同之大同71
(一)坚守学术自由71
(二)校长重视大学教师的质量74
(三)以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社会76
(四)大学发展的国际化视野78
第三章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大学特色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81
一、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创新82
(一)包容各种学问,倡导学术争鸣83
(二)兼收西方大学传统不同模式,并蓄地域文化精华88
(三)和而不同,各美其美91
二、“大师之谓”的学术组织创新96
(一)大学是大师云集之所96
(二)良性传承的教师结构与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100
(三)学术规律的尊重与学术尊严的维护101
(四)教授治校的学术管理与学术传统103
(五)外部扶持政策与大学教授社会声望的提高106
三、“研究之所”的学术体制创新108
四、学术独立与中国“士”精神的珠联璧合111
第四章 我国行业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120
一、行业性大学120
二、行业性大学与行业之间的渊源关系121
(一)依附:行业主管的办学管理体制(1949~1997)121
(二)解构: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形成(1998~2000)123
(三)重构:在服务与支持中建立新型互动机制(2001年至今)125
三、行业性大学的特色127
(一)行业性大学依托行业形成办学优势127
(二)行业性特色是行业性大学长期办学形成的宝贵财富129
(三)行业性大学的特色发展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132
四、案例分析:山东交通学院的行业特色135
(一)1956~1999: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主导135
(二)1999~2006: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141
(三)2007年至今:行业支持与为行业服务的互动机制144
(四)行业特色的守护与发展145
第五章 办学自主:大学特色形成的前提176
一、办学自主是大学特色生长繁盛的土壤176
二、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政策的变迁179
(一)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政策变迁大致历经的阶段180
(二)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政策的评价分析189
三、山东省高校办学自主的问卷调查197
(一)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197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201
(三)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202
(四)问题及其分析204
四、办学自主:政府与大学责任的共同担当205
(一)自主办学:大学与政府权力关系的理论依据205
(二)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216
第六章 守护与创新:大学特色的本质意义226
一、大学的保守与创新226
二、大学特色的个性意义229
(一)大学特色是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230
(二)大学特色是不断创新的产物240
(三)大学特色是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形成的不同变式243
三、我国大学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245
(一)尊重大学自身规律,使大学特色建立在大学本质特征之上246
(二)充分发挥大学校长在提升办学理念中的作用251
(三)拥有一个持久而共同认可的发展目标256
(四)优化资源,将大学发展目标转化为生机勃勃的办学实践257
(五)平衡大学传统与创新,选择大学发展的最优模式和平衡点263
附录 责任 情感 坚守——冯晋祥教授在离任山东交通学院院长时的大会讲话272
参考文献275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