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行政登记法律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行政登记法律制度研究
  • 茅铭晨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049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行政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行政登记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行政登记的基本情况及研究状况9

一、中国行政登记制度的历史与现状9

1.中国行政登记制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9

2.中国目前行政登记制度的有关统计数据10

二、中国行政登记制度的分类11

1.按强制性程度分11

2.按主动性情况分22

3.按性质分25

4.按行为模式分25

5.按时间分26

6.按涉及相对人权利、义务分26

7.按具体内容分26

三、中国行政登记制度的研究状况36

1.基本情况36

2.研究综述37

第二章 行政登记的功能、作用及效果46

一、行政登记的功能46

1.记载备案46

2.公示公信46

3.确认证明49

4.管理服务49

二、行政登记的作用53

1.介入私域53

2.掌握信息57

3.赋予效力58

4.承载审批58

三、行政登记的法律效果、事实效果60

1.事实效果71

2.法律效果72

第三章 行政登记行为的性质86

一、行政登记是公务行为86

1.行政登记与民商事活动86

2.行政登记的公务行为属性分析88

二、行政登记是“跨类别”的公务行为89

1.行政行为的“类”及“模式化”89

2.实证考察:行政登记是“跨类别”的公务行为90

3.“跨类说”的学术意义91

三、行政登记行为的定性标准和分类定性92

1.大陆法系传统行政行为理论概述及借鉴92

2.行政登记行为的定性标准和分类定性97

3.作为行政确认的登记、作为行政许可的登记和作为行政事实行为的登记103

第四章 错误行政登记及法律责任104

一、错误行政登记的界说及特征104

1.错误行政登记的界说104

2.错误行政登记的特征104

二、错误行政登记的主要表现105

1.故意违法登记105

2.过失违法登记107

3.客观因素作用下的错误登记109

三、错误行政登记的补救及法律、纪律责任111

1.错误行政登记的补救111

2.错误行政登记的法律和纪律责任112

第五章 行政登记的法律救济119

一、行政登记可诉性问题及解决方案119

1.我国学界的研究现状和当前的制度安排119

2.理论重构:行政登记可诉性的解决129

二、理论与制度的改革:行政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的确立132

1.合法性审查标准:非必备过错标准133

2.问责性审查标准:过错标准139

3.行政赔偿审查标准:违法标准143

4.有效性审查标准:重大违法标准144

三、制度安排:行政登记下的民事权利法律救济路径探索145

1.实践中的困惑145

2.法律与研究现状153

3.出路155

第六章 行政登记司法审查的其他若干重大、疑难问题——来自司法实践的思考168

一、司法审查对行政登记机关权限的考量171

1.管理性与服务性171

2.羁束性与裁量性172

3.形式审查权与实质审查权173

4.独享权与分享权175

二、司法审查对行政登记可诉性问题的把握176

1.对涉及特定权利的行政登记可诉性的把握177

2.对具体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登记可诉性的把握185

3.对涉及第三人利益的行政登记可诉性的把握186

三、行政登记司法审查的法治要求189

1.司法审查应当严格尊重事实189

2.司法审查应当严格依照法律190

3.司法审查应当严格遵守法律190

4.司法审查应当严格坚持公正191

第七章 结语:本研究主要结论概括196

一、关于行政登记行为的可诉性196

1.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行政登记之可诉性196

2.作为行政确认的登记、作为行政许可的登记和作为行政事实行为的登记的可诉性196

二、关于行政登记下的民事权利救济路径197

三、关于行政登记司法审查标准和法律责任197

参考文献199

后记208

附表和附图:26

1.表1-1中国常见行政登记制度26

2.表2-1行政登记的法律效果、事实效果60

3.表2-2产生事实效果的行政登记(记载性登记)73

4.表2-3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登记(表意性登记)77

表2-3-1混确性登记77

表2-3-2许可性登记79

5.表2-4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登记(单确性登记)84

6.表3-1从主观标准对行政登记的分类定性97

7.表3-2从客观标准对行政登记的分类定性101

8.表3-3行政登记行为分解及分类定性101

9.表3-4行政登记行为模式与性质的对应关系103

10.表5-1目前我国行政登记行为可诉性121

11.图5-1新行政公务行为体系130

12.表5-2理论重构前后行政登记可诉性比较132

13.表7-1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行政登记之可诉性196

14.表7-2行政登记下的民事权利救济路径197

15.表7-3行政登记司法审查标准和法律责任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