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73622.jpg)
- 程开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97875037587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城市化-关系-经济增长-研究-中国;技术革新-关系-经济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2
第二节 文献综述6
第三节 研究视角、理论基础与方法19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径26
第五节 难点、创新与不足29
第二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理论基础31
第一节 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机制与模型31
一、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机制32
二、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理论36
三、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模型38
第二节 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模型47
一、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47
二、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49
三、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型53
第三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基础57
一、聚集经济的内涵及表现58
二、聚集经济产生的原因59
三、聚集经济的测度61
第四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中介因素及研究框架63
一、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中介因素——技术创新63
二、本书的研究框架65
第三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描述69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的演进轨迹及时空特征69
一、城市化发展轨迹69
二、城市化的空间聚集特征78
三、城市体系的演化发展83
四、当前城市化几大论争辨析85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及特征96
一、中国经济增长轨迹96
二、经济增长的突出特征98
三、国际经济比较102
第三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描述104
一、城市化与经济的增长关系104
二、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109
三、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11
第四章 城市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理及检验117
第一节 城市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理117
一、技术创新的涵义118
二、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及扩散119
三、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加速城市化124
第二节 城市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证据126
一、城市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分析126
二、城市规模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134
三、创新投入产出模型及检验138
第三节 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的空间关联142
一、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的特征考察143
二、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的空间关联机理145
三、城市体系与创新扩散关联性的实证检验148
第五章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157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57
一、经济增长的理论演进158
二、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160
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关联性163
第二节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阐释166
一、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166
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型168
第三节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77
一、模型设定178
二、变量解释及数据来源179
三、计量结果及分析181
第六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193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协调性193
一、协调的基本内涵194
二、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195
三、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199
第二节 全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协调度202
一、灰色关联模型及分析202
二、熵变方程及实证分析206
三、本节小结210
第三节 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210
一、区间评估方法及实证分析210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分析215
三、本节小结219
第七章 结论、启示及展望221
第一节 主要结论221
第二节 政策启示224
第三节 未来展望226
参考文献229
附表251
后记259
表2—1 城市化与产业演进对应的关系33
表3—1 世界人口、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水平71
表3—2 世界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72
表3—3 各规模等级的城市数量、人口及所占比重74
表3—4 2005年各地区的城市数量、规模与密度80
表3—5 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全局自相关系数82
表3—6 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82
表3—7 1984—2004年中国城市体系分布指数84
表3—8 1984—2004年中国城市体系的q值85
表3—9 分地区城市数量分布85
表3—10 全国、各地区及省份的城市化水平86
表3—11 1996—2005年各等级城市的数量及比重88
表3—12 2000—2005年各等级城市人口及建成区面积所占比重89
表3—13 三大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90
表3—14 1997—2005年不同口径的城市人口与土地面积增速比较91
表3—15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及速度94
表3—16 主要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率比较94
表3—17 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及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率95
表3—18 2006年世界经济总量前10位国家的GDP及比重98
表3—19 1978—2006年我国GDP波动周期情况100
表3—20 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GDP)及差距100
表3—21 全国各省份以及地区内部GDP的变异系数101
表3—22 全国各省份以及地区内部GDP增长速度的极差及变异系数102
表3—23 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103
表3—24 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GDP及人均GDP增长速度103
表3—25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模式114
表3—26 1978—2006年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115
表4—1 1985—200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指标128
表4—2 城市化水平与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系数129
表4—3 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131
表4—4 三大地区城市化及城镇人口与创新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关系数132
表4—5 三大地区城市化与人均创新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关系数133
表4—6 2006年各省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指数的相关系数134
表4—7 1700—1900年技术发明的城市集中指数135
表4—8 美国城市中的创新活动136
表4—9 河南省、吉林省地级市城市规模与创新投入产出(2006年)137
表4—10 创新能力与城市规模的等级相关系数138
表4—11 面板数据估计结果141
表4—12 长三角县级以上城市规模等级分布148
表4—13 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快速聚类结果及城市规模分类150
表4—14 城市规模与创新能力的典型相关系数及检验151
表4—15 长三角城市规模等级与创新流强度等级153
表4—16 不同b值下的155
表5—1 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165
表5—2 三大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165
表5—3 主要指标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181
表5—4 混合OLS估计结果182
表5—5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183
表5—6 时期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183
表5—7 基本模型估计结果184
表5—8 扩展模型估计结果186
表5—9 东部地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188
表5—10 东部地区时期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188
表5—11 东部地区模型估计结果189
表5—12 中、西部地区模型估计结果190
表6—1 1978—200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及人均GDP195
表6—2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系列ADF检验结果197
表6—3 中国城市化与人均GDP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198
表6—4 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结果201
表6—5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各指标的关联度矩阵205
表6—6 1978—2006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综合得分及变动208
表6—7 各省城市化水平的估计区间212
表6—8 2000—2006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照215
表6—9 2006年各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218
图1—1 研究的技术路径28
图2—1 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机制32
图2—2 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48
图2—3 物质资本投资驱动模型54
图2—4 投入—产出联系驱动模型55
图2—5 要素迁移驱动模型56
图2—6 技术创新驱动模型57
图2—7 本书的研究框架66
图3—1 1978—2006年中国城市数量73
图3—2 1949—200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轨迹76
图3—3 城乡人口增长规模及K值78
图3—4 2006年三大城市群GDP占全国比重79
图3—5 世界不同类型地区的城市化水平93
图3—6 1978—2006年经济总量97
图3—7 1978—2006年三次产业比重99
图3—8 GDP与人均GDP增长波动周期99
图3—9 1978—2006年中国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109
图3—10 2006年各地区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110
图3—11 2000—2006年各省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111
图4—1 城市化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指数134
图4—2 各省专利申请量与城市化水平(2006年)142
图4—3 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的关联结构145
图4—4 长三角城市创新流强度152
图5—1 专利申请数、授权数与经济总量163
图5—2 每百万人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及人均GDP164
图6—1 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响应200
图6—2 1978—2006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协调度206
图6—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类型207
图6—4 2000年各省城市化水平实际值及估计区间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