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268001.jpg)
- 罗珏,王福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366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述1
一、预防医学基本概念1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2
三、预防医学重要研究内容2
四、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3
五、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比较3
六、预防医学学习方法3
第二节 健康及其影响因素4
一、健康观4
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4
三、疾病自然史6
四、医学模式转变6
第三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7
第四节 三级预防策略8
第五节 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9
一、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9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9
第2章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11
第一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1
一、基本概念11
二、统计误差13
第二节 资料的类型14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4
第3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16
第一节 统计表16
一、统计表的结构与要求16
二、统计表的种类17
第二节 统计图18
一、统计图的选择18
二、制图通则18
三、常用统计图19
第4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推断23
第一节 集中趋势指标24
第二节 离散趋势指标27
第三节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t分布30
第四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概念31
第五节 总体均数可信区间32
第六节 假设检验33
一、基本概念33
二、单侧与双侧检验33
三、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33
四、假设检验注意事项35
五、假设检验一般步骤35
第七节 t检验36
一、单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的t检验37
二、配对资料的t检验38
三、完全随机分组2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39
四、三种类型t检验应用说明40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推断42
第一节 相对数42
一、相对数的概念42
二、常用相对数的种类42
三、相对数应用注意44
第二节 率的抽样误差和率的标准误44
第三节 总体率的可信区间估计45
一、正态近似法45
二、查表法45
第四节 x2检验45
一、几种设计类型的列联表46
二、x2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检验步骤47
三、几种设计类型的卡方检验计算公式与比较47
四、x2检验基本公式的应用48
五、校正公式的应用48
六、无序分类变量资料的x2检验50
七、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的x2检验51
八、多个样本率比较的注意事项52
九、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52
第五节 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u检验53
第6章 流行病学概述54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54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54
二、流行病学方法特点55
第二节 流行病学方法分类55
一、描述性研究56
二、分析性研究56
三、实验性研究56
四、理论性研究56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56
一、病因学研究57
二、疾病预防对策、措施研究57
三、疾病监测57
四、防治效果的评价57
五、保健设施及保健工作的评价57
六、疾病自然史的研究57
七、对社区或人群健康做出诊断58
第四节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8
一、临床医学58
二、基础医学58
三、统计学和概率论58
四、社会学和心理学59
第五节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59
一、选择偏倚59
二、信息偏倚60
三、混杂偏倚60
第7章 描述性研究61
第一节 疾病的分布61
一、疾病的地区分布62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63
三、疾病的人群分布64
四、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65
五、疾病的流行强度65
第二节 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66
一、发病率66
二、患病率67
三、死亡率67
四、病死率68
五、生存率68
六、标化比69
七、续发率69
八、引入率69
九、超额死亡率69
第三节 现况调查70
一、概述70
二、普查71
三、抽样调查71
四、资料的收集73
五、资料的分析73
第四节 疾病筛检73
一、筛检的概念73
二、筛检的分类74
三、筛检工作的标准74
四、筛检试验评价75
五、筛检效果的评价76
第8章 分析性研究77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78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用途78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79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80
四、样本含量的估计81
五、资料的分析81
六、优点和局限性83
第二节 队列研究84
一、队列研究的概念、用途84
二、队列研究的种类85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86
四、样本含量的估计87
五、资料的收集88
六、资料的分析89
七、优点及局限性91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比较92
第9章 实验性研究93
第一节 实验性研究概述94
一、实验性研究的特点94
二、实验性研究的分类94
三、实验性研究优缺点94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95
一、处理因素95
二、受试对象96
三、实验效应96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原则97
一、对照原则97
二、重复原则98
三、随机原则98
四、齐同原则99
五、盲法原则99
第四节 临床试验100
一、临床试验的类型100
二、临床试验注意101
第10章 公共卫生监测102
第一节 公共卫生监测概述102
一、公共卫生监测定义103
二、公共卫生监测目的103
三、公共卫生监测种类104
四、公共卫生监测程序105
五、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105
第二节 疾病监测106
一、疾病监测概念106
二、我国疾病监测的主要方法107
三、我国疾病监测系统108
四、疾病监测发展109
第11章 行为因素与健康112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12
一、健康教育112
二、健康促进113
三、健康咨询115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115
一、基本概念115
二、行为与健康的关系116
第三节 吸烟的控制119
一、吸烟的危害119
二、吸烟的控制119
第四节 体力活动促进120
一、静坐生活方式概述120
二、体力活动概述120
第12章 合理营养122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122
一、基本概念122
二、人体必需营养素及能量123
第二节 营养失衡132
一、营养缺乏症与营养过剩性疾病132
二、人体营养水平的测定132
第三节 合理膳食133
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133
二、合理营养136
第四节 特殊人群保健138
一、儿童保健138
二、妇女保健139
三、老年保健140
第13章 社区卫生服务141
第一节 社区预防服务141
一、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141
二、社区预防服务概念143
三、社区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143
四、社区预防服务实施144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145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145
二、临床预防服务内容145
三、临床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146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146
一、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及特点146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148
三、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49
第14章 环境卫生150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150
一、环境的相关概念150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51
第二节 环境污染152
一、环境污染及其相关概念152
二、环境污染的来源152
三、环境污染物的种类152
四、环境污染物的变迁153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54
一、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154
二、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154
三、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156
四、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57
五、常见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159
第四节 环境有害因素的控制161
一、健康危险度评价161
二、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162
第15章 职业卫生164
第一节 职业卫生概述164
一、职业卫生的概念164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165
三、职业病165
第二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67
一、物理性有害因素167
二、生产性毒物170
三、生产性粉尘179
四、不良职业性生理和心理因素182
第16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184
第一节 食品安全184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184
二、食源性疾病185
第二节 食品污染186
一、食品污染的定义186
二、食品污染的分类和来源186
三、食品中常见污染物186
四、与动物源有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88
第三节 食物中毒190
一、食物中毒概述190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190
三、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193
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94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195
第17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97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97
一、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定义197
二、传染病发生的条件198
三、流行过程的3个环节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99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204
一、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及其防制对策204
二、针对传染源的防制措施207
三、针对传播途径的防制措施208
四、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209
五、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209
第三节 计划免疫210
一、计划免疫的定义210
二、预防接种的种类210
三、计划免疫方案及疫苗的效果评价211
第18章 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214
第一节 主要慢性病的流行概况214
一、心、脑血管疾病214
二、恶性肿瘤216
三、糖尿病220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221
第二节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223
一、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223
二、防制原则224
三、慢性病的管理224
第19章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226
第一节 伤害概述226
一、伤害的概念226
二、伤害的分类227
三、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229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概况及其防制231
一、伤害的流行概况231
二、伤害的预防控制232
第三节 常见伤害的种类、原因与处理235
一、机动车伤害235
二、跌落235
三、溺水236
四、自杀237
五、意外中毒237
六、儿童烧烫伤237
七、儿童窒息238
第20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239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239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分级239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24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241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241
第二节 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理244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处置245
二、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措施248
第三节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48
一、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概念和分级249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现场调查249
三、现场调查时防护措施252
第四节 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的应急处理253
一、食物中毒的调查253
二、食物中毒的控制254
三、职业中毒概念和形式254
四、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现场救援255
五、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255
第21章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256
第一节 卫生服务体系与功能257
一、卫生系统概述257
二、公共卫生体系概述257
三、医疗保健体系概述261
第二节 医疗保障体系与医疗保险263
一、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263
二、医疗保险263
三、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265
附录A 某地41岁男性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272
附录B 危险分数转换表(男性40-44岁年龄组)273
附录C 健康评价年龄表276
附录D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277
附录E t分布界值表278
附录F 百分率的可信区间279
附录G 卡方界值表282
附录H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283
参考文献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