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户地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户地理论
  • 李小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951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农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户地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中国特殊背景下的农户1

1.2农户与农区发展2

1.2.1农户的概念2

1.2.2农户与农区发展3

1.2.3农户研究在农区发展中的意义3

1.3相关研究进展4

1.3.1西方研究文献评述4

1.3.2国内研究文献评述6

1.4本书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9

1.4.1农区地理研究框架下的农户地理研究9

1.4.2本书的研究框架9

1.4.3主要研究内容10

1.4.4章节安排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 农户农业生产空间研究15

2.1杜能农业区位论及其局限性15

2.1.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15

2.1.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发展与扩展17

2.1.3杜能理论在解释农户农业生产区位方面的局限性19

2.2农户耕作地块的决定因素20

2.2.1农户耕作地块分配的法律基础20

2.2.2均田承包制及其实施方法21

2.2.3土地流转造成土地使用者的更替23

2.3农户农业生产的空间特征25

2.3.1耕作半径较小25

2.3.2作物类型与地块适宜性相一致27

2.3.3劳动力密集型作物倾向于近距离地块31

2.4农户农业区位理论36

2.4.1前提条件36

2.4.2土地适宜性提供了农业生产区位的基本条件37

2.4.3生产距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区位选择37

2.4.4劳动密集度通过交通成本影响农业区位39

参考文献40

第3章 农户工商业活动空间研究42

3.1农户工商业活动的特征42

3.1.1规模小且层次偏低42

3.1.2成本偏高44

3.1.3集聚化连锁化趋势明显45

3.1.4能人带动突出46

3.1.5兼业经营明显47

3.1.6环境污染严重48

3.2农户工业活动的空间结构49

3.2.1“离乡不离土”空间模式49

3.2.2“离土不离乡”空间模式51

3.2.3“离土又离乡”空间模式52

3.2.4“迂回发展”空间模式53

3.2.5空间形态呈现集聚性54

3.3农户旅游产业活动空间结构57

3.3.1旅游景区依附57

3.3.2客源市场依托59

3.3.3交通线路依赖60

3.3.4以村落为中心61

3.4农户文化产业活动的空间结构62

3.4.1农户文化产业活动的空间特征63

3.4.2农户文化产业活动的空间模式65

参考文献69

第4章 农户务工空间研究72

4.1农户务工特征72

4.1.1务工者个人特征72

4.1.2务工农户特征75

4.2务工区位79

4.2.1务工距离79

4.2.2务工簇83

4.3务工区位影响因素88

4.3.1务工区位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88

4.3.2实证研究90

4.4务工区位分析92

4.4.1务工距离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92

4.4.2务工方位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94

4.4.3务工地带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97

4.4.4务工空间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99

4.4.5务工城市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102

4.4.6综合分析104

参考文献106

第5章 农户居住空间研究108

5.1农户居住空间的类型108

5.1.1按照布局形态划分109

5.1.2按照空间结构模式划分110

5.1.3按照组织功能划分112

5.2农户居住空间的演变112

5.2.1影响因素112

5.2.2阶段划分116

5.2.3演变机制117

5.2.4演变模式119

5.2.5演变趋势121

5.3农户居住区位选择123

5.3.1农户居住区位中的“居住场势”分析124

5.3.2村域“居住场势”背景下的农户居住区位选择126

5.3.3农户居住区位的村内拓展129

5.3.4农户居住区位的村际推进134

参考文献140

第6章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地理研究142

6.1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构成及模型142

6.1.1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内涵142

6.1.2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指标体系142

6.1.3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指数143

6.2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农区经济发展144

6.2.1空间增长模型分析144

6.2.2数据获取145

6.2.3农户农业发展模型148

6.2.4农户非农业发展模型151

6.2.5农户非农报酬率模型154

6.3地理环境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156

6.3.1地理环境衡量指标和影响模型156

6.3.2不同尺度下环境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156

6.3.3环境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影响的单项分析161

6.3.4影响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环境分析165

参考文献166

第7章 农户对外部影响响应的地理研究167

7.1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67

7.1.1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168

7.1.2农户对外部影响的响应能力分析169

7.1.3影响因素分析170

7.2农户的城市化响应分析176

7.2.1农户对城市化的主要响应177

7.2.2农户对城市化响应能力的差异分析180

7.2.3农户对城市化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82

7.3农户的工业化响应分析184

7.3.1农户对工业化响应的状况分析184

7.3.2农户对工业化响应能力的差异分析186

7.3.3农户工业化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87

7.4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响应分析189

7.4.1农户对农业产业化响应的状况分析189

7.4.2农户对农业产业化响应能力及差异分析191

7.4.3农户对农业产业化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94

7.5农户的全球化响应分析196

7.5.1农户对全球化响应的状况分析197

7.5.2农户对全球化响应能力的测度199

7.5.3农户全球化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00

7.6农户对其他因素的响应分析203

7.6.1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响应203

7.6.2对医疗保障的响应204

7.6.3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响应204

参考文献205

第8章 农户群体经济空间行为的理论研究206

8.1农户活动的外部性与农户博弈206

8.1.1农户博弈及纳什均衡206

8.1.2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206

8.1.3外部性与农户策略207

8.1.4帕累托改进208

8.1.5农户集群208

8.1.6农户创新博弈及技术扩散209

8.1.7技术扩散进化动态210

8.2农户群与规模经济215

8.2.1农户群特征215

8.2.2农户群中的社会网络216

8.2.3农户群规模经济218

8.3农户经济组织221

8.3.1农户经济组织的内涵及特征221

8.3.2农户经济组织的形成机制225

8.3.3社会网络对组织内农户群体的凝聚作用231

8.4农户群体行为与农区发展237

8.4.1农户群体行为237

8.4.2农户集体行动困境与化解238

8.4.3农户群体行为对农区发展的影响239

8.4.4农户群体行为对农区发展影响的案例分析243

参考文献246

第9章 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理论研究248

9.1农户与地理环境作用的类型248

9.1.1主动适应型249

9.1.2被动适应型252

9.2农户活动空间的场理论253

9.2.1空间场253

9.2.2农户空间场理论255

9.2.3农户空间场特点260

9.3农户互动理论263

9.3.1农户互动的主要类型263

9.3.2社会互动理论265

9.3.3农户互动的演变模型267

9.3.4农户互动与能量流动269

9.3.5农户互动效应的检验271

9.4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理论275

9.4.1生产要素理论275

9.4.2环境要素理论279

9.4.3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281

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