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供水系统应急净水技术指导手册 试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悦,张晓健,陈超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554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城市供水-净水-应急系统-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供水系统应急净水技术指导手册 试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水中污染物分类及饮用水相关标准1
1.2 我国供水系统应急净水存在的主要问题2
1.3 《技术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2
2 应对可吸附污染物的应急吸附技术4
2.1 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特性4
2.1.1 基本特性4
2.1.2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6
2.1.3 吸附速率6
2.1.4 吸附容量6
2.1.5 水源水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9
2.1.6 温度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11
2.2 粉末活性炭应急吸附工艺12
2.2.1 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主要特点12
2.2.2 取水口投加粉末活性炭12
2.2.3 水厂内投加粉末活性炭13
2.2.4 粉末活性炭的选择14
2.2.5 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16
2.2.6 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20
2.3 颗粒活性炭改造炭砂滤池法20
2.3.1 颗粒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主要特点20
2.3.2 颗粒活性炭滤池的应急处理能力21
2.3.3 颗粒活性炭的应用形式24
2.3.4 颗粒活性炭应急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24
2.4 粉末活性炭对具体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工艺参数25
2.4.1 芳香族化合物26
2.4.2 农药28
2.4.3 氯代烃30
2.4.4 消毒副产物31
2.4.5 人工合成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32
3 应对金属和非金属离子污染物的化学沉淀技术34
3.1 主要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的化学沉淀特性34
3.2 碱性化学沉淀法应急处理技术36
3.2.1 调节pH值36
3.2.2 混凝剂选择37
3.2.3 工程实施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37
3.2.4 碱性沉淀法对具体污染物的工艺参数37
3.3 其他化学沉淀法38
3.3.1 硫化物沉淀法38
3.3.2 磷酸盐沉淀法39
3.3.3 六价铬的化学沉淀处理技术39
3.3.4 砷的化学沉淀处理技术40
3.3.5 硒的化学沉淀处理技术41
3.3.6 钡的化学沉淀处理技术42
4 应对还原性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43
4.1 化学氧化技术概述43
4.2 氰化物43
4.2.1 游离氯氧化法43
4.2.2 臭氧氧化法44
4.3 硫化物45
4.3.1 游离氯氧化法45
4.3.2 臭氧氧化法46
4.4 硫醇硫醚类污染物46
4.4.1 甲硫醇47
4.4.2 乙硫醇47
4.4.3 甲硫醚48
4.4.4 二甲二硫醚48
4.4.5 二甲三硫醚48
4.5 有机物49
5 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50
5.1 水中常见病原微生物50
5.1.1 病原菌50
5.1.2 病毒51
5.1.3 病原性原生动物52
5.2 强化消毒法应急处理技术52
5.2.1 主要病原微生物的消毒灭活Ct值52
5.2.2 水源水质的影响53
5.3 病原原生动物控制技术54
5.3.1 常规工艺55
5.3.2 消毒工艺55
5.4 其他水生生物控制措施55
5.4.1 水蚤55
5.4.2 水生真菌56
6 应对藻类暴发引起水质恶化的综合应急处理技术57
6.1 藻类和藻毒素处理技术概述57
6.2 二氧化氯氧化技术59
6.2.1 除藻效能59
6.2.2 藻毒素去除效能60
6.2.3 二氧化氯氧化示范工程研究62
6.3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65
6.3.1 实验材料65
6.3.2 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除藻效能66
6.3.3 粉末活性炭的除藻毒素效能67
6.3.4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强化常规处理的现场试验研究67
6.4 气浮-粉末活性炭预处理工艺的现场试验69
6.4.1 眉村水厂常规工艺运行特征69
6.4.2 气浮-粉末活性炭预处理技术现场示范运行研究70
6.4.3 气浮-粉末活性炭强化常规工艺运行效果71
7 城市供水系统应急处理案例73
7.1 近年来我国水源污染事故情况73
7.2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故应急净水处理案例74
7.2.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质情况74
7.2.2 哈尔滨市城市供水应急处理74
7.2.3 达连河镇哈尔滨气化厂应急工艺运行效果75
7.3 广东省北江镉污染事件应急除镉净水案例77
7.3.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质情况77
7.3.2 应急技术原理和工艺路线77
7.3.3 应急技术实施要点79
7.3.4 应急工艺参数和运行效果80
7.3.5 应对水源水镉只略为超标的混凝除镉工艺83
7.4 贵州省都柳江砷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案例83
7.4.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质情况83
7.4.2 应急技术原理和工艺路线84
7.4.3 应急技术实施要点85
7.4.4 应急处理进程与运行效果86
7.5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应急处理水生真菌案例87
7.6 无锡水危机除臭应急处理案例88
7.6.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质情况88
7.6.2 应急技术原理和工艺路线91
7.6.3 应急技术实施要点92
7.6.4 应急工艺运行效果92
7.7 秦皇岛自来水嗅味事件应急处理案例93
7.7.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质情况93
7.7.2 应急技术原理和工艺路线94
7.7.3 应急技术实施要点95
7.7.4 应急处理进程和运行情况96
7.8 汶川地震灾区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97
7.8.1 集中式供水震后水质安全风险分析97
7.8.2 灾区集中式供水针对性应急处理技术101
7.8.3 震区集中式供水应急处理工艺103
7.8.4 成都市自来水公司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106
7.8.5 德阳市自来水公司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109
7.8.6 绵阳市水务公司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111
附录1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污染物项目和推荐应急处理技术汇总表114
附录2 粉末活性炭对污染物吸附性能测定的试验方案129
附录3 化学沉淀法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的试验方案136
附录4 组合沉淀法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的试验方案143
附录5 氧化法对还原性污染物的处理试验方案147
附录6 我国主要活性炭生产厂家150
附录7 我国主要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设备厂家154
附录8 我国主要混凝剂生产厂家155
附录9 我国主要高锰酸钾生产厂家158
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测试数据表161
1.农药类(以汉语拼音为序,共18种)163
1.1 阿特拉津(莠去津,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Atrazine)163
1.2 百菌清(四氯间苯二腈,Chlorothalonil)166
1.3 敌百虫(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Trichlorfor)170
1.4 滴滴涕(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DDT)174
1.5 敌敌畏(2,2-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Dichlorovos)177
1.6 毒死蜱(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Chlorpyrifos)181
1.7 对硫磷(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Parathion,Folidol)184
1.8 呋喃丹(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基氨基甲酸酯,Furadan,Cavbofuran)187
1.9 甲草胺(2-氯-2′,6′-二乙基-N-(甲氧甲基)乙酰苯胺,Alachlor)190
1.10 甲基对硫磷(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硫逐磷酸酯,Parathion-methyl)193
1.11 林丹(γ-1,2,3,4,5,6-六氯环己烷,Lindane)196
1.12 六六六(六氯环已烷,hexachlorocyolohexane,benzenehexachloride)199
1.13 乐果(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代磷酸酯,Rogor)202
1.14 马拉硫磷(o,o-二甲基-S-{1,2-双(乙氧羰基)乙基}二硫代磷酸酯,Malathion)205
1.15 灭草松(3-异丙基-(1H)-苯并-2,1,3-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Bentozone)209
1.16 内吸磷(o,o-二乙基-O-2-乙基硫代乙基硫逐磷酸酯与o,o-二乙基-S-2-乙基硫代乙基硫赶磷酸酯的混合物,Systox)212
1.17 溴氰菊酯(敌杀死,Decamethrim,Decis)216
1.18 2,4-D(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217
2 芳香族化合物(以汉语拼音为序,共24种)220
2.1 苯(Bezene)220
2.2 苯胺(Aniline)223
2.3 苯酚(Phenol)226
2.4 苯乙烯(Styrene)229
2.5 1,2-二氯苯(1,2-dichlorobenzene,o-dichlorobenzene)232
2.6 1,4-二氯苯(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235
2.7 二氯酚(Dichlorophenol)238
2.8 二硝基苯(Dinitrobenzene)242
2.9 2,4-二硝基甲苯(2,4-dinitrotoluene)245
2.10 二硝基氯苯(Dinitrochlorobenzene)248
2.11 甲苯(Toluene)251
2.12 间二甲苯(1,3-xylene,p-xylene)254
2.13 联苯胺(4,4′-二氨基联苯,Benzidine)257
2.14 六氯苯(Hexachlorobezene)260
2.15 1,2,4-三氯苯(1,2,4-trichlorobenzene)261
2.16 三氯酚(Trichlorophenol)264
2.17 2,4,6-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e,TNT)268
2.18 四氯苯(Tetrachlorobezene)271
2.19 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272
2.20 硝基苯(Nitrobenzene)276
2.21 硝基氯苯(Nitrochlorobenzene)280
2.22 一氯苯(Chlorlbenzene,Monochlorobenzene)283
2.23 乙苯(Ethylbenzene)286
2.24 异丙苯(Cymenebezene)289
3 氯代烃(以汉语拼音为序,共6种)290
3.1 1,1-二氯乙烯(偏二氯乙烯,1,1-dichloroethylene,Vinylidenechloride)290
3.2 1,2-二氯乙烯(均二氯乙烯,1,2-dichloroethylene)293
3.3 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1,1,1-trichloroethane,methyl chloroform)296
3.4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299
3.5 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ylene)302
3.6 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Tetrachloromethane)305
4.消毒副产物(以汉语拼音为序,共3种)308
4.1 二氯乙酸(Dichloroaceticacid,DCAA)308
4.2 三氯甲烷(氯仿,Trichloromethane,Chloroform)311
4.3 三氯乙醛(Trichloroacetaldehyde)314
5.人工合成及其他有机物(以汉语拼音为序,共5种)317
5.1 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Epichlorohydrin)317
5.2 六氯丁二烯(Hexachloro-1,3-butadiene)320
5.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323
5.4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i-Sec-octylphthalate)326
5.5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Linear Alklybezene Sulfonates)329
6.碱性化学沉淀法(以元素符号为序)332
6.1 银(Ag)332
6.2 铍(Be)335
6.3 镉(Cd)338
6.4 铜(Cu)341
6.5 钴(Co)344
6.6 汞(Hg)347
6.7 锰(Mn)350
6.8 钼(Mo)353
6.9 镍(Ni)355
6.10 铅(Pb)358
6.11 锑(Sb,Ⅲ)361
6.12 锑(Sb,Ⅴ)363
6.13 钛(Ti)366
6.14 铊(Tl)369
6.15 锌(Zn)371
7.硫化物沉淀法(以元素符号为序)374
7.1 银(Ag)374
7.2 镉(Cd)375
7.3 铜(Cu)376
7.4 汞(Hg)377
7.5 镍(Ni)379
7.6 铅(Pb)380
7.7 锑(Sb,Ⅲ)381
7.8 锑(Sb,Ⅴ)382
7.9 锌(Zn)383
8.采用其他化学沉淀方法的污染物(以元素符号为序)384
8.1 钡(Ba)384
8.2 铬(Cr)385
8.3 硒(Se)386
测试数据表说明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