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246928.jpg)
- 谢昭新,张宝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979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集;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辑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2
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谢昭新2
论梁实秋的小说理论及创作&谢昭新15
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谢昭新 黄静21
从《鸭嘴涝》到《山洪》的版本修改演化看吴组缃文学思想的发展&谢昭新35
论个性化的鲁迅小说理论批评——鲁迅小说理论批评的方法论启示&程致中43
宣泄与拯救——试析《孤独者》的创作心理意图&王中55
落魄名士的哀情之歌&程致中69
《围城》主题新论&程致中75
灵魂的审判与救赎——论俄国文学和老舍的小说创作&许德84
文本解构与词语细读——《布朗德》、《过客》比较论&许德92
“家”的拆解——巴金、张爱玲家庭小说之比较&朱育颖103
论沈从文40年代小说的意象特征&黄静115
论契诃夫对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影响&吴惠敏123
现代小说中的“神话叙事”&叶永胜132
两难处境及其化解——张恨水、金庸比较论&方维保139
同一民族壮歌的两个音符——《心灵史》与《穆斯林的葬礼》之比较&朱育颖148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吴惠敏157
小说叙事:余华与契诃夫之比较&吴惠敏166
文学与信仰的冲突——论北村90年代的小说创作&黄静170
边缘的声音:美华家族叙事&叶永胜175
人像展览:短篇小说的第三种结构&陈文忠 丁胜如182
《万家诉讼》的深度和力度&陈文忠191
第二辑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想文化研究196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生成&张宝明196
“问题”与“主义”:两种思想谱系的历史演绎——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新青年》与《每周评论》的衔接&张宝明208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审视&谢昭新226
论30年代传记文学理念及自传“写作热”&谢昭新241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阐释&程致中254
半部“现代”境况中的知识主体神话——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历史总体性分析&周保欣263
归位、整合与再生——国家文学逻辑中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周保欣273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王中282
“感情的批评主义”——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江守义290
李长之的传记批评&江守义300
第三辑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310
祥林嫂的人生困境与鲁迅的现代性焦虑&方维保310
人民、人民性与文学良知&方维保320
原旨的缝隙与阐释的苦难&方维保327
知识崇拜与性别政治——新时期才子佳人小说主题阐释&方维保339
时代英雄在当前文学中不能缺席&张宝明350
谵妄的记忆与精神献祭——文学“新时期”中的“归来”批评群体论&周保欣357
贫乏而奢侈的相对主义批评&周保欣371
文学提升 道德失范——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一个向度&杨四平379
为人·为女·为文——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流变&朱育颖386
第四辑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396
当前中国新诗的状态及其走向&杨四平396
浅论中国当代讽刺诗&杨四平399
北岛论&杨四平404
诗歌创作中的“互文性”与创造性的变形&翟大炳420
“时尚胡闹”与诗意的丧失——“第三代诗人”创作得失回顾&翟大炳432
深情呼唤生活诗学——试论生活存在作为美学的一种新本体&张公善442
论梁启超艺术精神中的诗性意义&杨柏岭452
也论梁启超的词学思想&杨柏岭461
现实观照与历史叙事:渡也80年代诗歌的人文精神&吴尚华473
第五辑 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481
从《雷雨》看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生成&章池481
论郭沫若史剧的悲剧艺术&章池490
论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的戏剧改编&谢家顺498
论张恨水小说的戏剧人物形象&谢家顺505
论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关系&黄静512
当代意识和历史精神的高度统一——草青剧作选《斛擂》浅论&吴尚华519
后记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