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领导艺术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领导艺术全书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240071.jpg)
- 徐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435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领导艺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领导艺术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素质修养艺术3
第一篇 领导气质3
第一章 现代领导气质修炼3
第一节 领导者气质3
一、什么是领导者气质3
二、领导者形象气质的构成3
三、领导者的气质特征5
第二节 领导者的内在气质修炼7
一、个人魅力是领导者的重要资源7
二、成就是领袖气质的源泉8
三、加强人性化气质8
四、用好心情感染大家8
五、丰富领导者的精神内涵9
第二篇 领导所具备的文化素养10
第一章 现代领导的文化知识素养10
第一节 领导者的知识结构10
一、个体知识结构10
二、相关学科知识11
三、群体知识结构11
第二节 相关文化知识12
一、广泛的一般性知识12
二、领导专业知识12
三、在实践中增长各方面知识12
第二章 现代领导的智能素质14
第一节 领导者的能力构成14
一、基础能力14
二、一般能力15
三、专业能力16
四、自我控制能力16
五、时间支配能力16
六、感应能力17
七、组织管理能力17
八、办事能力17
九、交际能力18
十、表达能力18
十一、操作能力18
十二、创造性能力19
十三、调研能力19
十四、社会活动能力19
第二节 领导者的科学决策能力20
一、什么是决策和科学决策20
二、领导决策的重要性21
三、领导决策的特点21
四、领导决策的基本程序22
五、领导者的决策操作过程24
六、领导者的决策操作技巧34
七、高效决策的艺术35
第三篇 领导的素养39
第一章 品格修养39
第一节 领导者品格修养的体现39
一、领导者品格的作用39
二、领导者的性格与领导风格40
三、领导品格的体现43
四、领导风格是领导者品格的行为表现44
五、领导品格的精神力量:意志品质44
第二节 领导品格修养中的方法修养45
一、观点、思路与方法修养45
二、在实践中培养方法修养46
第三节 领导品格修养中的文化修养49
一、知识就是力量49
二、文化因素的作用49
三、素质教育是文化因素的基础51
四、领导者文化素质的个体特质52
五、建构和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54
第四节 提高领导品格的途径56
一、培养正直的品格56
二、激发坚韧的精神力量58
三、树立强烈的自尊心62
四、培养豁达宽容的性格63
五、开启自己的爱心65
第二章 现代领导的思想素养67
第一节 概述67
一、思想素质的含义67
二、领导思想的类型68
第二节 领导者思想素质的表现形式69
一、哲学修养69
二、理论修养70
三、实践体认70
四、心灵体验70
五、精神能动71
六、意识形态71
第三章 现代领导的作风素养73
第一节 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73
一、实事求是73
二、密切联系群众74
第二节 谦虚谨慎74
一、雷厉风行,沉着冷静74
二、细致准确,勇于创新75
三、埋头苦干,努力奋发75
第三节 领导者的吸引力76
一、外貌吸引76
二、能力吸引77
三、个性吸引78
第四章 现代领导的道德素养80
第一节 领导者必备的道德修养80
一、重视职业道德修养80
二、生活道德修养须知83
三、行业道德修养要求84
四、政治道德修养必备的素质84
五、权力道德修养的修炼86
六、法律道德修养的共识87
七、社会公德修养准则87
第二节 领导者道德修养的误区88
一、希特勒的领导力反思88
二、成功领导的误区89
第三节 领导者道德力量的发挥90
一、坚定与信任90
二、关怀与专注91
三、道德力量的发挥策略95
第四篇 领导的能力97
第一章 领导的组织管理素质97
第一节 合理设置组织机构97
一、制定规章制度97
二、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97
第二节 科学地选拔人才97
一、人才的合理使用98
二、领导用人的基本原则100
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102
四、成事在人103
五、观人举止,鉴人识才104
六、要见贤思齐107
七、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08
八、因人而异,量才而用109
九、选拔人才,不拘一格110
十、重用有开拓精神者111
十一、不同类型下属的使用方法112
第三节 做好协调工作114
一、与上级协调114
二、与同级协调116
三、与下级协调119
四、与群众协调122
第四节 有较强的号召力126
一、关怀他人,注意倾听126
二、多行善举,不急张扬127
三、关心他人,扩大影响128
四、增进沟通,拉近距离129
五、言传身教,注意方式130
六、加强信任,优化环境132
第五节 领导者增强号召力的实践133
一、确立目标,引导团队133
二、学会包容,团结众人140
三、贴近下属,赢得信赖144
四、不断学习,提高效能149
五、加强合作,共求成功154
第六节 提高组织能力的途径159
一、发挥特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159
二、学会主持会议,培养驾驭能力160
第七节 有较强的危机管理能力160
一、突发事件的特点160
二、突发事件产生的因素161
三、危机管理的能力162
四、危机预防163
第二章 提高效率和效能素质166
第一节 领导者提高效率和效能素质的表现166
一、培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166
二、善于发挥领导的整体功能166
三、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166
四、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167
第二节 领导者提高效能和素质的方法167
一、营造学习环境167
二、努力学习169
三、勤于实践171
四、不断总结172
五、接受监督173
六、做社会活动家175
第三章 现代领导的自御力和创造力177
第一节 领导者要培育自御力177
一、什么是自御177
二、领导者自御的意义178
三、自御与学习180
第二节 领导者自御的原则与方法180
一、自御的原则180
二、自御的方法182
三、克服和避免急躁情绪的策略184
四、摆脱消沉情绪187
五、克服和避免急躁情绪的方法189
六、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190
七、调适逆境中的情绪191
八、克服他人消沉情绪的具体方法193
九、如何调控群众的情绪194
十、消沉情绪的危害196
第三节 领导者自御的策略199
一、操之在我199
二、关切范围与影响范围201
三、身体力行203
第四节 现代领导的心理素养204
一、概述204
二、领导者健康心理的衡量标准207
三、领导者异常心理分析212
四、领导者的心理调适217
五、领导者心理误区的矫正223
第五节 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创造力229
一、创造力的主要来源229
二、领导者发挥创造力的意义231
三、创造性才能的挖掘237
四、创造性思维能力239
五、构成创造力的要素241
六、创造力的主要环节244
七、创造性是领导者能力的重要体现248
第六节 领导者的“头脑风暴”创造法250
一、建立可行的解决方案250
二、描绘创新的目标251
三、建立和设计创新的标准252
第七节 领导者创造力的训练253
一、训练发现问题的能力253
二、训练创造的技法256
三、训练把握思维方向的能力259
四、训练联想的能力267
五、训练形象思维的能力269
第二部分 用人管人艺术275
第一篇 领导用人艺术275
第一章 包容的艺术275
第一节 包容守则275
一、不求完人275
二、以信为本276
三、不信谗言276
四、宽大为怀277
第二节 容人之长277
第三节 容人之短278
第四节 容人之正279
第五节 容人之过280
第六节 容人有术281
一、任人以专,不信谗言281
二、善则称人,过则称己282
三、临财思惠,先人后己282
四、上交不谄,下交不渎282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82
第七节 容人有度283
第二章 识才的艺术284
第一节 人才就是财富284
第二节 眼睛向内看285
第三节 识长也要知短286
第四节 识表也要及里287
第五节 识人有术288
一、交谈法288
二、观察法288
三、调查法289
四、考评法289
五、激将法290
六、试探法290
第六节 注意潜在人才的挖掘290
第三章 选才的艺术292
第一节 内选与外聘292
一、内部选拔292
二、外部招聘293
第二节 选才九法294
一、鼓励自荐的方法294
二、实行任期制294
三、实行选聘制294
四、实行选举制295
五、实行挂职锻炼制295
六、在人才流动中发现人才295
七、通过新闻媒介发现并选拔人才295
八、到人才市场上去选用人才295
九、评审中心的方法295
第三节 素质的考查296
一、敬业态度296
二、专业水平296
三、身体状况297
四、反应能力297
五、求知欲望297
六、集体感297
七、创新观念297
八、沟通能力298
九、自我认识298
十、适应环境298
十一、道德品质298
第四节 择优而用298
一、“择优”中的积极平衡299
二、单项“择优”与综合“择优”299
三、顺境“择优”与逆境“择优”299
四、静态“择优”与动态“择优”300
第五节 德劣才优也可用301
第六节 招聘的法则302
第七节 注意的问题305
一、选拔的条件要适当305
二、对选拔人员的要求305
三、要公开竞争305
四、要公正选才306
五、要注意候选人的潜在能力306
六、要敢于大胆启用年轻人306
七、要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307
第四章 用才的艺术308
第一节 用人的原则308
一、公道原则308
二、信任原则308
三、激励原则308
四、沟通原则309
五、层次领导原则309
六、压力原则309
七、鼓励竞争原则309
八、考评原则309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用人决策310
一、知觉对用人决策的影响310
二、个性对用人决策的影响312
第三节 因人而异,量才适用312
第四节 用人不疑315
第五节 用人之忌316
一、忌任人惟派316
二、忌任人惟亲316
三、忌任人惟资316
四、忌任人惟全316
五、忌任人惟顺316
六、忌任人惟凭317
七、忌任人惟政317
八、忌任人惟风317
九、忌任人惟档317
十、忌任人惟“洋”317
第五章 育才的艺术319
第一节 育才不可或缺319
第二节 育才九途径320
一、理论培训320
二、职务轮换320
三、提升320
四、设立副职321
五、研讨会321
六、辅导321
七、在岗帮带321
八、技能学习321
九、管理游戏法训练322
第三节 实践育人与工作指导323
第四节 逆境育人324
第五节 有效培训的秘诀325
第六章 聚才的艺术327
第一节 栽桐才能引凤327
第二节 士为知己死329
一、与员工患难与共329
二、满足心理的需求330
第三节 所用即为所有331
第四节 归属感的营造332
一、要协助员工建立期望333
二、要与其建立伙伴关系333
三、要发展互信的关系333
四、要给予应得的待遇、福利334
五、要提供成长的机会334
六、要兼顾工作与生活需求的平衡334
七、要协助谋生与乐生的结合334
第五节 员工流失的内因与外因334
第六节 留人七法336
第七节 未雨绸缪早做防范337
第七章 用人的综合艺术340
第一节 整合的艺术340
一、理解整合340
二、调配立足于整体效能341
三、整合的量化342
四、知识结构整合342
五、年龄整合343
六、注意整合中的结构性内耗344
七、不能只盯着“互补”345
第二节 时机与度的把握艺术346
一、区分工作,把握时机346
二、区分情绪,把握时机348
三、用人的时机选择350
四、激励的度与把握351
五、批评恰到好处353
第三节 活用巧用的艺术354
一、巧用借权354
二、借信息权355
三、借社会影响权355
四、借人际关系权356
五、借驾驭权356
六、活用影响力358
七、巧用非正式组织开展工作358
八、巧用员工心理引导竞争361
九、巧用短处363
十、以恶治恶,以毒攻毒365
第四节 冷处理艺术366
一、冷处理之要领367
二、“推”的艺术368
三、沉默是金370
四、大智若愚372
五、超脱——对领导者权欲的冷处理374
六、部属冲突的冷处理376
第八章 威慑的艺术378
一、领导者一定要有个人威信378
二、权力与影响力378
三、表现威信的三原则379
四、以能取威380
五、以信树威381
六、距离出威383
七、形象助威384
八、当断则断,有时专断386
九、威信误区388
十、应对损害威信的挑战389
第九章 自控的艺术392
一、理智的核心392
二、克己才能复礼392
三、先“领导”自己,再去领导别人393
四、喜怒不形于色394
五、驾驭愤怒的情绪395
六、紧张探源396
七、急躁的处理艺术398
八、走出消沉400
九、在逆境中韬光养晦401
十、应酬中的自制403
十一、意志力与不良习惯的戒除405
第二篇 领导管人艺术407
第一章 褒奖的艺术407
第一节 表扬的要求407
一、表扬的公正性要求407
二、表扬的态度要求408
三、表扬的时限要求408
四、表扬的适度性要求408
五、表扬的形式要求409
六、表扬的着力点要求409
第二节 表扬的内容侧重409
第三节 称赞的场合要求410
第四节 对赞扬公正性的妥善处理411
一、称赞有缺点的下属要公正412
二、称赞比自己强的下属要公正412
三、对自己喜欢的下属,称赞时要把握好分寸412
四、不要把集体的功劳归于一人,也不要据为己有412
第五节 奖励下属十策略413
一、奖解决问题,不奖表面文章413
二、奖承担风险,不奖逃避责任413
三、奖创造性工作,不奖因循守旧414
四、奖实际行动,不奖空头理论414
五、奖高效工作,不奖表面忙碌414
六、奖励简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414
七、奖默默无闻,无声的有效行动414
八、奖工作质量,不奖工作数量415
九、奖忠诚企业,不奖朝三暮四415
十、奖团结协作,不奖内讧415
第六节 明奖暗奖有讲究416
第七节 不以地位论行赏416
第二章 批评的艺术418
第一节 批评的基础要件418
第二节 批评的目的性和说理性419
第三节 批评的六种方式420
一、直接式批评420
二、间接式批评421
三、商讨式批评421
四、梯次式批评421
五、参照式批评422
六、在表扬基础上批评422
第四节 批评的时机与分寸423
第五节 批评因人而异424
第六节 批评的方式要委婉425
第七节 批评艺术12法428
第八节 犯错误但不宜批评的情况429
第三章 激励的艺术430
第一节 激励三类型:物质、精神、知识430
一、物质激励430
二、精神激励430
三、知识激励431
第二节 目标与激励432
第三节 实绩与激励433
第四节 把握需求施以激励435
第五节 激励方法436
一、目标激励法436
二、榜样激励法437
三、表率激励法437
四、反向激励法437
五、对话激励法437
六、评比竞赛激励法438
七、尊重支持激励法438
八、集体荣誉激励法438
第六节 巧用激将法438
一、巧妙的激将法439
二、煽情激将法439
三、示范激将法439
四、对比激将法439
五、绝路激将法439
第四章 惩戒的艺术441
第一节 惩罚的要求441
一、惩罚要准确无误441
二、惩罚要公正合理441
三、惩罚要从关心爱护出发442
四、惩罚要以少为宜442
五、惩罚要及时442
六、首次惩罚要慎重442
第二节 惩罚要领——稳、准、狠443
一、稳443
二、准443
三、狠443
第三节 实施惩罚必须处理好的五种关系444
一、正确处理法与罚的关系,要罚前有法444
二、正确处理教与罚的关系,要教重于罚444
三、正确处理罚与情的关系,要情罚交融445
四、正确处理宽与严的关系,要宽严适度445
五、正确处理罚与理的关系,要罚后明理445
第四节 斥责的13点禁忌446
第五节 杀鸡儆猴447
第六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48
第五章 施压的艺术451
第一节 施压出效率451
第二节 施压挖潜452
第三节 施压与选才453
第四节 施压育才454
一、创造机会,磨练人才454
二、施加压力,逼出人才455
三、注意适度施压455
第五节 以施压克服员工“自得症”455
第六章 笼络的艺术457
第一节 信任是最好的笼络手段457
第二节 体贴与宽容458
第三节 你替他着想,他为你卖命459
第四节 抓住每一个机会460
第五节 合理满足下属要求462
第六节 “奉承”也是一种技巧463
第七章 发布命令的手段465
第一节 下达命令六原则465
第二节 清晰明了地下命令467
第三节 准确下达命令七要素468
第四节 因人施令470
第五节 用建议的方式命令472
第六节 清醒对待拒不听令者474
第七节 下命令也要留一手475
第八节 命令下达后注意的问题476
第八章 分派任务的手段478
第一节 分派工作益处多478
第二节 分配任务三原则480
第三节 分派工作因人而异481
第四节 尽其能,用其长482
第五节 只告诉结果,不告诉过程484
第六节 分配工作的十九秘诀485
第九章 管人的综合艺术487
第一节 控制的艺术487
一、控制是一种管理活动487
二、控制的方式488
三、控制的要领489
四、对下属权力的控制490
五、反馈控制492
六、场力控制493
七、减少部属对控制的抵抗情绪495
八、反控制探析496
第二节 统御的艺术498
一、让下属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角色498
二、逐步交付工作499
三、促使下属自愿工作500
四、让下属自己建立目标计划501
五、“一定要完成目标”的使命感培育502
六、让下属接受工作并坚持到底504
七、尽早促成下属独立工作505
第三节 驾驭的艺术507
一、领导者用权的基础507
二、领导者的驾驭心理508
三、不同的驾驭风格509
四、实施驾驭512
五、驾驭反对者514
六、对付组织中的反驾驭515
〔经典案例〕518
曹操:人才是事业的试金石518
诸葛亮: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520
李世民:人才难得更难知523
武则天:拽紧手中的线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