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VerilogSOPC高级实验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夏宇闻,黄然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4882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程序设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VerilogSOPC高级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讲 ModelSim SE 6.0的操作1
1.1 创建设计文件的目录2
1.2 编写RTL代码3
1.3 编写测试代码3
1.4 开始RTL仿真前的准备工作4
1.5 编译前的准备、编译和加载5
1.6 波形观察器的设置5
1.7 仿真的运行控制5
总结6
思考题6
第2讲 Quartus 8.1入门8
2.1 Quartus Ⅱ的基本操作知识8
2.2 Quartus Ⅱ的在线帮助9
2.3 建立新的设计项目9
2.4 用线路原理图为输入设计电路12
2.4.1 图块编辑器的使用12
2.4.2 线路原理图文件与Verilog文件之间的转换16
2.5 编译器的使用16
2.6 对已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19
2.7 对已布局布线的电路进行时序仿真20
总结21
思考题21
第3讲 用Altera器件实现电路23
3.1 用Cyclone Ⅱ FPGA实现电路23
3.2 芯片的选择24
3.3 项目的编译26
3.4 在FPGA中实现设计的电路27
总结35
思考题35
第4讲 参数化模块库的使用37
4.1 在Quartus Ⅱ下建立引用参数化模块的目录和设计项目37
4.2 在Quartus Ⅱ下进入设计资源引用环境37
4.3 参数化加法—减法器的配置和确认38
4.4 参数化加法器的编译和时序分析43
4.5 复杂算术运算的硬件逻辑实现43
总结44
思考题45
第5讲 锁相环模块和SignalTap的使用48
5.1 在Quartus Ⅱ下建立引用参数化模块的目录和设计项目48
5.2 在Quartus Ⅱ下进入设计资源引用环境49
5.3 参数化锁相环的配置和确认49
5.4 参数化锁相环配置后生成的Verilog代码53
5.5 参数化PLL的实例引用57
5.6 设计模块电路引脚的分配59
5.7 用ModelSim对设计电路进行布局布线后仿真图60
5.8 Signal Tap Ⅱ的使用62
5.8.1 Signal Tap Ⅱ和其他逻辑电路调试工具的原理63
5.8.2 调用Signal Tap Ⅱ的方法63
5.8.3 Signal Tap Ⅱ的配置64
总结70
思考题71
第6讲 Quartus Ⅱ SOPCBuilder的使用73
6.1 Quartus Ⅱ SOPCBuilder的总体介绍73
6.2 SOPCBuilder人机界面的介绍73
6.3 将Nios Ⅱ处理器核添加到系统75
6.4 部件之间连接的确定76
6.5 系统内存部件的确定及其在系统中的添加77
6.6 系统构成部件的重新命名和系统的标识符78
6.7 基地址和中断请求优先级别的指定78
6.8 Nios Ⅱ复位和异常地址的设置79
6.9 Nios Ⅱ系统的生成79
6.10 将配置好的Nios Ⅱ核集成到MyNiosSystem项目81
6.11 用Nios Ⅱ软件集成开发环境IDE建立用户程序83
6.12 软件代码解释87
总结88
思考题和实验88
第7讲 在Nios Ⅱ系统中融入IP91
7.1 Avalon总线概况91
7.2 设计模块和信号输入电路简介92
7.2.1 LED阵列显示接口的设计(leds_matrix.v)92
7.2.2 按钮信号的输入(button.v)98
7.3 硬件设计步骤100
7.3.1 建一个目录放置设计文件100
7.3.2 创建设计的组件101
7.3.3 Nios Ⅱ系统的构成105
7.3.4 对Verilog文件的归纳和编写设计项目的顶层文件108
7.3.5 用.tcl文件对FPGA引脚的定义110
7.3.6 对项目的编译113
7.3.7 把编译生成的电路配置代码下载到FPGA114
7.4 软件设计步骤114
7.4.1 建立软件程序目录并调用Nios Ⅱ IDE114
7.4.2 程序的运行118
总结118
思考题119
第8讲 LCD显示控制器IP的设计121
8.1 LCD显示的相关概念介绍121
8.1.1 位图的基础知识121
8.1.2 位图的尺寸122
8.1.3 位图颜色122
8.1.4 地址的线性、矩形选择122
8.1.5 alpha混合122
8.1.6 TFT—LCD彩色显示控制时序图123
8.1.7 显示器控制接口(IP)知识产权核介绍124
8.2 显示控制器IP核总体结构及其与嵌入式Nios Ⅱ处理器核的关系125
8.3 端口信号的说明127
8.4 显示控制器IP核的基本操作128
8.5 显示控制器IP寄存器的说明128
8.5.1 寄存器总体介绍128
8.5.2 控制寄存器组129
8.5.3 时序寄存器组130
8.5.4 背景层相关寄存器组131
8.6 模块划分及模块功能简介132
8.7 LCD IP模块的测试137
8.8 在SOPC系统中应用LCD显示控制器IP核137
8.9 构建SOPC系统145
8.10 引脚分配151
8.11 软件开发153
8.12 软件代码解释158
总结158
思考题159
第9讲 BitBLT控制器IP161
9.1 图形加速及BitBLT相关概念介绍161
9.1.1 位图和BitBLT162
9.1.2 调色板162
9.1.3 颜色扩展163
9.1.4 颜色键控163
9.1.5 光栅操作163
9.2 BitBLT控制器IP介绍164
9.2.1 BitBLT控制器IP结构和系统结构框图164
9.2.2 BitBLT控制器IP寄存器说明166
9.2.3 BitBLT控制器IP模块说明167
9.3 BitBLT控制器IP使用示例169
9.3.1 构建SOPC系统169
9.3.2 引脚分配173
9.3.3 软件开发176
9.3.4 软件源程序182
9.3.5 软件代码解释189
总结190
思考题191
第10讲 复杂SOPC系统的设计192
10.1 本讲使用的主要组件简介193
10.1.1 LCD控制器193
10.1.2 BitBLT控制器193
10.2 硬件设计步骤193
10.2.1 Quartus Ⅱ工程的建立193
10.2.2 在工程中加入LCD控制器和BitBLT控制器194
10.2.3 Nios Ⅱ系统的构成194
10.2.4 编写设计项目顶层文件194
10.2.5 FPGA引脚定义194
10.2.6 编译和下载项目194
10.3 软件开发194
10.3.1 软件程序介绍194
10.3.2 软件结构195
10.3.3 软件源程序195
10.3.4 软件代码解释203
总结203
思考题205
本书的结束语206
附录 GX-SOC/SOPC专业级创新开发实验平台207
附录1 GX-SOC/SOPC-DEV-LAB Platform开发实验平台概述207
附录2 GX-SOC/SOPC-DEV-LAB Platform创新开发实验平台简介209
附录3 GX-SOC/SOPC-DEV-LAB Platform创新开发实验平台的组成和结构210
附录4 GX-SOPC-EP2C35-M672 Cyclone Ⅱ核心板硬件资源介绍253
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