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流伺服驱动从原理到完全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流伺服驱动从原理到完全应用
  • 龚仲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187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交流-电力传动-伺服控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流伺服驱动从原理到完全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交流调速基础3

第1章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概述3

1.1 发展概况与分类3

1.2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器5

1.3 交流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典型产品9

1.3.1 伺服系统的结构9

1.3.2 典型产品简介10

第2章 交流伺服原理与系统14

2.1 电机控制的基本理论14

2.1.1 电磁感应定律与电磁力14

2.1.2 电机运行的力学基础15

2.2 交流伺服电机的运行原理18

2.3 交流电的逆变21

2.3.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21

2.3.2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5

2.3.3 逆变电路的基本形式与工作原理28

2.4 PWM逆变原理31

2.4.1 PWM逆变原理与特点31

2.4.2 PWM波形的产生34

2.5 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系统35

2.5.1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原理35

2.5.2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37

2.6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39

2.6.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39

2.6.2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41

第3章 交流伺服系统设计基础44

3.1 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比较44

3.1.1 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44

3.1.2 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比较46

3.2 交流伺服进给系统设计48

3.2.1 伺服电机的基本选择49

3.2.2 进给系统的稳态设计50

3.2.3 伺服进给系统的动态设计55

3.3 驱动器主回路的设计与计算59

3.3.1 驱动器及交流主回路附件选择59

3.3.2 直流主回路附件选择62

3.4 电气柜散热设计66

3.4.1 发热量与散热能力的计算66

3.4.2 热交换器与空调的选择68

3.5 安装与连接设计69

3.5.1 工作条件与安装设计70

3.5.2 连接设计72

3.5.3 干扰及其预防74

3.5.4 接地系统设计75

3.5.5 安装与连接图设计78

第2篇 安川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应用第4章 产品规格与电路设计83

4.1 产品规格与技术性能83

4.1.1 ∑Ⅱ系列驱动器83

4.1.2 ∑Ⅴ系列驱动器88

4.2 硬件组成与选择94

4.2.1 硬件组成94

4.2.2 ∑Ⅱ系列驱动器与附件选择95

4.2.3 ∑Ⅴ系列驱动器与附件选择97

4.3 电气连接总图100

4.3.1 ∑Ⅱ系列驱动器连接总图100

4.3.2 ∑Ⅴ系列驱动器连接总图105

4.4 主回路设计108

4.4.1 输入电源与要求108

4.4.2 主回路设计110

4.4.3 滤波器的连接115

4.5 控制回路设计116

4.5.1 开关量输入/输出连接116

4.5.2 给定与检测回路连接121

4.5.3 全闭环接口电路123

4.6 开关量输入/输出功能及其定义126

4.6.1 开关量输入127

4.6.2 开关量输出129

4.7 电路设计实例132

第5章 驱动器操作与快速调试139

5.1 驱动器的基本操作140

5.1.1 操作显示单元说明140

5.1.2 驱动器的初始检查142

5.1.3 点动与回参考点试验145

5.2 驱动器参数的设定148

5.2.1 参数的显示与保护148

5.2.2 参数的设定150

5.3 速度控制的快速调试152

5.3.1 连接要求与调试步骤153

5.3.2 参数的基本设定与调整153

5.4 位置控制的快速调试157

5.4.1 连接要求与调试步骤157

5.4.2 位置指令的选择与要求158

5.4.3 基本参数的设定162

5.5 驱动器的在线自动调整163

5.5.1 ∑Ⅱ系列驱动器的在线自动调整163

5.5.2 ∑Ⅴ系列驱动器的在线自动调整166

5.6 绝对编码器的使用168

5.6.1 连接要求168

5.6.2 数据初始化与设定170

5.6.3 绝对位置的输出172

5.7 位置全闭环控制174

5.7.1 系统结构174

5.7.2 参数的设定与调整176

第6章 功能与参数178

6.1 控制方式及切换178

6.1.1 驱动器的控制方式178

6.1.2 控制方式的切换182

6.2 驱动器的停止与制动183

6.2.1 正常停止与动态制动183

6.2.2 安全输入与硬件基极封锁186

6.2.3 机械制动器及其控制189

6.3 调节器结构与参数192

6.3.1 闭环调节器原理192

6.3.2 调节器的基本设定194

6.3.3 增益切换控制196

6.4 位置调节器的设定198

6.4.1 位置调节原理与参数198

6.4.2 位置调节器结构200

6.5 速度调节器的设定203

6.5.1 速度调节器结构203

6.5.2 调节器参数及其设定205

6.6 转矩调节器的设定208

6.6.1 转矩调节器的结构208

6.6.2 调节器参数及其设定210

6.7 驱动器参数总览216

第7章 状态监视、辅助调整与维修223

7.1 驱动器的状态监视223

7.1.1 操作单元显示223

7.1.2 模拟量输出监视225

7.2 驱动器的辅助调整228

7.2.1 辅助调整功能与参数228

7.2.2 辅助调整的操作230

7.2.3 共振检测与陷波器设定233

7.2.4 无电机试运行236

7.3 驱动器报警与处理237

7.3.1 基本说明237

7.3.2 ∑Ⅱ系列驱动器故障分析与处理238

7.3.3 ∑Ⅴ系列驱动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242

第3篇 三菱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应用第8章 MR-J3系列驱动器的规格与电路设计251

8.1 产品规格与技术性能251

8.1.1 型号与规格251

8.1.2 技术特点与性能253

8.1.3 配套伺服电机255

8.2 硬件组成与附件选择257

8.2.1 硬件组成257

8.2.2 驱动器及附件选择259

8.3 电气连接总图260

8.3.1 连接总图260

8.3.2 连接端与功能262

8.3.3 伺服电机的连接265

8.4 主电路设计268

8.4.1 输入电源与要求268

8.4.2 主回路设计270

8.4.3 分离型驱动主回路设计274

8.5 控制电路设计275

8.5.1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276

8.5.2 给定输入与位置反馈输出电路277

8.5.3 绝对编码器与连接电路279

8.6 DI/DO信号功能定义280

8.6.1 开关量输入280

8.6.2 开关量输出285

第9章 MR-J3系列驱动器的功能与参数290

9.1 MR-J3系列驱动器参数总览290

9.2 常用功能与参数299

9.2.1 控制方式选择与切换299

9.2.2 转矩与速度限制301

9.2.3 加减速与停止控制303

9.2.4 机械制动器控制306

9.2.5 模拟量输出监视308

9.3 调节器结构与参数309

9.3.1 调节器结构309

9.3.2 增益的切换控制312

9.3.3 位置调节器与参数313

9.3.4 速度调节器与参数316

9.3.5 转矩调节器与参数316

9.4 数据通信与网络控制319

9.4.1 通信与网络接口319

9.4.2 通信命令与格式322

9.4.3 驱动器数据的读出324

9.4.4 数据写入与试运行控制330

9.4.5 数据通信实例334

9.5 绝对编码器的数据传送与零点设定339

9.5.1 使用条件与数据传送方式339

9.5.2 绝对位置的DI/DO传送341

9.5.3 绝对零点的设定346

第10章 MR-J3系列驱动器的操作、调试与维修348

10.1 驱动器的显示与操作348

10.1.1 电源通断控制与操作单元说明348

10.1.2 驱动器的状态显示350

10.1.3 参数的显示与设定354

10.1.4 驱动器的其他操作356

10.2 驱动器的快速调试358

10.2.1 位置控制的快速调试358

10.2.2 速度控制的快速调试364

10.3 驱动器的调整367

10.3.1 调整模式与功能367

10.3.2 在线自动调整步骤370

10.3.3 手动调整372

10.3.4 自适应调整375

10.4 故障与报警的处理377

10.4.1 故障及其处理378

10.4.2 报警与警示的处理380

第11章 MR-J2S系列驱动器的使用与维修387

11.1 产品规格与技术性能387

11.1.1 驱动器规格与性能387

11.1.2 配套伺服电机389

11.2 电气连接与电路设计394

11.2.1 驱动器连接394

11.2.2 电机与编码器连接400

11.2.3 控制电路设计402

11.3 功能与参数对照404

第12章 MR-ES系列驱动器411

12.1 产品规格与技术性能411

12.2 硬件组成与电路设计414

12.2.1 硬件组成414

12.2.2 驱动器连接415

12.2.3 电机连接421

12.2.4 电路设计423

12.3 功能与参数对照425

第4篇 松下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应用第13章 MINAS A4系列驱动器的规格、性能与设计437

13.1 产品规格与技术性能437

13.1.1 驱动器规格与性能437

13.1.2 配套伺服电机440

13.2 电气连接与电路设计445

13.2.1 驱动器连接445

13.2.2 电机与编码器连接451

13.2.3 电路设计453

13.3 输入/输出功能及定义457

13.3.1 DI信号功能与定义457

13.3.2 DO信号功能与定义460

13.3.3 AI/AO信号功能与定义463

13.4 驱动器参数总表464

第14章 MINAS A4系列驱动器的操作、调试与维修476

14.1 驱动器操作476

14.1.1 操作单元与显示476

14.1.2 输入/输出状态显示479

14.1.3 参数的显示与写入481

14.2 驱动器的快速调试482

14.2.1 初始检查与调试482

14.2.2 位置控制的快速调试485

14.2.3 速度控制的快速调试490

14.3 驱动器的自动调整493

14.3.1 功能与调整方式493

14.3.2 常规自动调整495

14.3.3 实时调整与自适应调整497

14.4 驱动器报警与处理499

14.4.1 驱动器报警及处理499

14.4.2 驱动器故障分析与处理504

第15章 MINAS A5系列驱动器506

15.1 产品规格与技术性能506

15.1.1 驱动器规格与性能506

15.1.2 伺服电机与技术参数508

15.2 电气连接与电路设计512

15.3 M1NAS A5系列驱动器参数515

15.3.1 参数一览表515

15.3.2 参数说明533

15.4 操作与维修537

15.4.1 操作单元与显示537

15.4.2 MINAS A5新增操作功能539

15.4.3 驱动器报警与处理541

附录1 安川∑Ⅱ系列伺服电机与参数542

附录2 安川∑Ⅴ系列伺服电机与参数552

附录3 三菱MR-J3系列伺服电机与参数561

附录4 三菱J3系列伺服电机安装尺寸576

附录5 三菱MR-ES系列伺服电机技术参数与安装尺寸5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