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对巨灾的举国体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对巨灾的举国体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20398.jpg)
- 高建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4964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自然灾害-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应对巨灾的举国体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关于中国式的“以条为主”1
1.2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和中国防灾减灾综合协调体系2
1.3 关于中国式的“以条为主”的管理效果评价3
1.4 何为“举国体制”3
1.5 生命第一与“举国体制”4
1.6 “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4
1.7 “举国体制”和“急受灾群众之所急,解受灾群众之所难”4
1.8 “举国体制”和对口支援5
1.9 “举国体制”和民族精神6
1.10 媒体评“举国体制”7
1.11 国外对“举国体制”的反映8
2 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举国体制9
2.1 举国体制与雨雪冰冻灾害9
2.2 颁布抗灾救灾文件10
2.3 各省颁布文件统计14
2.4 文件随时间排列15
2.5 公休日与上班日发文比较16
2.6 关注度17
附件1 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国家各有关部门颁布的抗灾救灾文件19
附1.1 农业部19
附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21
附1.3 国家林业局(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23
附1.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4
附1.5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6
附1.6 交通运输部26
附1.7 水利部(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7
附1.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含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8
附1.9 民政部(含中华慈善总会)28
附1.10 教育部29
附1.11 商务部29
附1.12 国土资源部(含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30
附1.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30
附1.14 国家粮食局30
附1.15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31
附1.16 卫生部31
附1.17 共青团中央31
附1.18 国家旅游局31
附1.1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2
附1.20 国家文物局32
附1.21 科学技术部32
附1.22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2
附1.23 公安部33
附1.2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33
附1.25 中华全国总工会33
附1.2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3
附1.27 中国人民银行33
附1.28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34
附1.29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4
附1.30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34
附1.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34
附1.32 中国气象局34
附1.33 国家档案局34
附1.34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35
附1.35 新闻出版总署35
附1.36 最高人民法院35
附1.37 国家测绘局35
附1.3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5
附1.39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5
附1.40 中国科学院35
附1.41 国家税务总局35
附1.4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36
附1.4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6
3 “5·12”汶川地震的举国体制(一)37
3.1 举国体制与汶川地震灾害37
3.2 颁布抗灾救灾文件37
3.3 文件随时间排列44
3.4 各省发文情况46
3.5 公休日与上班日发文比较46
3.6 关注度47
3.7 各省关注度50
附件2 汶川地震期间党和国家各有关部门颁布的抗震救灾文件(以文件颁布数量为序)52
附2.1 民政部52
附2.2 交通运输部55
附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8
附2.4 卫生部61
附2.5 教育部63
附2.6 财政部65
附2.7 环境保护部67
附2.8 国土资源部69
附2.9 水利部71
附2.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2
附2.1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73
附2.12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74
附2.13 文化部75
附2.14 中国地震局76
附2.15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77
附2.16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77
附2.17 公安部78
附2.18 科学技术部79
附2.19 审计署79
附2.20 工业和信息化部80
附2.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80
附2.22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81
附2.23 共青团中央81
附2.24 中国人民银行82
附2.25 国家林业局82
附2.26 国家税务总局83
附2.27 国家邮政局84
附2.28 新闻出版总署84
附2.29 司法部85
附2.30 国家档案局85
附2.31 农业部85
附2.3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86
附2.33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86
附2.3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86
附2.35 中共中央组织部87
附2.36 国家旅游局87
附2.37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87
附2.3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88
附2.39 商务部88
附2.40 最高人民法院89
附2.4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9
附2.42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89
附2.43 中国科学院90
附2.44 中共中央宣传部90
附2.4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90
附2.4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90
附2.4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90
附2.48 国家知识产权局91
附2.4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91
附2.50 最高人民检察院91
附2.51 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91
附2.52 武警总部91
附2.53 铁道部91
附2.54 国家体育总局92
附2.55 中国气象局92
附2.56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92
附2.57 国家民族委员会92
附2.58 海关总署92
附2.59 监察部92
4 “5·12”汶川地震的举国体制(二)93
附件3 汶川地震期间国家各有关部门颁布的抗震救灾文件(以关键词为序)95
附3.1 支援抗震95
附3.2 救灾捐赠102
附3.3 抗震抢险109
附3.4 次生灾害111
附3.5 监管审计119
附3.6 启动预案130
附3.7 排除隐患132
附3.8 校舍安全136
附3.9 灾后重建142
附3.10 快速通道153
附3.11 地震经济157
附3.12 灾情报告162
附3.13 平抑物价165
附3.14 治病防疫171
附3.15 保险理赔176
附3.16 旅游复兴178
附3.17 对口支援181
附3.18 食品安全189
附3.19 防震教育194
附3.20 安全生产200
附3.21 表彰先进202
附3.22 预测预防210
附3.23 资助读书214
附3.24 就业务工217
附3.25 遵纪守法219
附3.26 帐篷板房221
附3.27 特殊党费226
附3.28 农房重建229
附3.29 伤员康复232
附3.30 死伤安抚236
附3.31 农业恢复238
附3.32 复课考试239
附3.33 厉行节约242
附3.34 哀悼逝者244
附3.35 保护档案245
附3.36 志愿服务247
附3.37 宣传报道248
附3.38 救助三孤249
附3.39 生活救助251
附3.40 心理干预253
附3.41 地震科学254
附3.42 救灾采购255
附3.43 电力安全257
附3.44 学习英雄258
附3.45 生态修复260
附3.46 文物保护263
附3.47 修志存史264
附3.48 土地利用266
附3.49 扩大内需268
参考文献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