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 秦汉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史 秦汉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220339.jpg)
- 孟祥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72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303MB
- 文件页数:668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秦汉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 秦汉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秦朝的建立和灭亡(前221—前206年)1
第一节“六世余烈”1
一 从襄公立国到缪公独霸西戎1
二 孝公变法10
三 连横合纵的斗争与统一大势的形成14
第二节 嬴政登基与统一六国36
一嬴政登基与嫪毐、吕不韦集团的败亡36
二“六王毕,四海一”52
第三节 中央集权制度的继承与创新64
一 皇帝制度与中央和地方官制64
二 司法制度与军事制度87
三“使黔首自实田”105
第四节 巩固统一的措施109
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109
二 统一货币与度量衡115
三 堕城、销兵、迁豪、徙民、巡行、刻石117
四 北伐匈奴 南平百越127
第五 节思想文化政策138
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38
二“焚书坑儒”144
第六节 秦末农民战争与秦朝的灭亡152
一“沙丘之变”152
二蠢行与暴政157
三 在反秦怒潮中寿终正寝172
第二章 西汉的建立与前期的政治经济(前206—前140年)198
第一节 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198
一 楚汉战争与刘邦登基198
二 平定异姓诸侯王224
三 吕后专权与诸吕的覆灭236
四“汉承秦制”248
第二节 黄老政治与西汉初期的繁荣262
一 黄老政治与文景盛世262
二 吴楚七国之乱与诸侯王的削弱271
三“和”“安”胡、越274
四 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279
第三章 西汉中期的鼎盛 (前140—前48年)283
第一节 全面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83
一 武帝登基与统治思想的转变283
二 建立中朝制度 削弱相权285
三 强化法律 加强监察286
四 继续削弱诸侯王292
五 重用酷吏 搏击豪强294
第二节 全面强化中央集权的财政经济措施296
一 统一货币297
二 盐铁官营与平准均输298
三 算缗告缗300
四 兴修水利和改进推广农业技术302
第三节 密切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05
一 全力反击匈奴305
二 凿通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309
三 经营闽越、南越、西南夷314
四 征伐卫氏朝鲜的战争与中朝经济文化交流318
第四节“轮台诏”与“昭宣中兴”320
一“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武帝末年社会矛盾的加剧320
二“戾太子之狱”和“轮台诏”327
三“昭宣中兴”331
第四章 西汉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新朝代汉后的农民战争(前48—25年)338
第一节 社会阶级矛盾的发展338
一 土地奴婢问题日趋严重338
二 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奢侈淫乐与政治的腐败341
三“七死”、“七亡”笼罩下人民的苦难与反抗345
四 地主阶级的改革与改制思潮350
第二节 王莽改制353
一 王莽代汉353
二 王莽的“新政”及其失败356
三 大汉族主义的民族政策367
四 王莽的暴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369
第三节 新朝末年的农民战争与东汉皇朝的建立371
一 赤眉起义371
二 绿林起义与新莽政权的覆亡373
三 群雄并起的河北义军377
四 刘秀在河北的活动与东汉政权的建立378
五 绿林、赤眉军的相继失败与东汉的统一379
第五章 东汉前期的政治与经济(25—105年)387
第一节 发展生产 安定民生387
一 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388
二 约法省禁391
三 裁并郡国 减省官吏393
四 轻徭薄赋 救灾恤贫395
五 任用循吏 发展生产400
第二节 加强集权 完善制度403
一 恢复封国爵邑制 约束外戚勋贵403
二 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的恢复与变革413
三 厉行监察 澄清吏治420
四“退功臣,进文吏”、“以经治国”428
第三节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34
一“度田”失败和田庄的发展与繁荣434
二 农业生产的发展442
三 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445
四 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448
第四节 东汉前期的民族政策与对外关系449
一 匈奴、乌桓与鲜卑449
二 东北各族、南蛮与西南夷458
三 西羌与西域465
四 三韩、倭国与交趾471
第六章 东汉后期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和黄巾起义(105—184年)474
第一节 外戚宦官交替擅权与政治的加速腐败474
一 外戚、宦官交替擅权474
二 政治加速腐败479
三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和“党锢之祸”482
第二节 地主阶级的贪残横暴与农民的破产流亡486
一 地主阶级的贪残横暴与社会财富的迅速集中486
二 农民的贫困和流亡493
第三节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失败496
一 黄巾起义的教科书——《太平经》496
二“遐迩动摇,八州并起”499
三 黑山起义军、黄巾军余部及其他农民起义军的反封建斗争505
四 五斗米道与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权510
第七章 军阀混战与东汉的灭亡(184—220年)513
第一节 东汉朝廷中央权力弱化与军阀混战513
一 朝廷中央权力弱化513
二 州牧郡守的坐大与武装割据集团的形成514
三 董卓专权与军阀混战516
第二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与东汉的灭亡521
一 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521
二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527
三“禅让”喜剧与东汉的灭亡531
第八章 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534
第一节衣、食、住、行534
一 饮食与服饰534
二 居住与交通537
第二节婚、丧礼俗与社会风尚541
一婚、丧礼俗541
二 社会风尚与习俗543
第三节 宗教信仰547
一 秦汉帝王的宗教情结547
二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创立554
第九章 两汉的文化558
第一节 经学和学校教育558
一 经学的演变与经今古文之争558
二 学校教育563
三 古籍的整理568
第二节 哲学思想571
一 西汉初年诸子余绪的活跃与新道家571
二 董仲舒的新儒学575
三 谶纬迷信的泛滥和《白虎通》的宗教神学580
四王充朴素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584
五 东汉末年的社会批判思潮与崔寔、王符、仲长统589
六“清议”及其向“清谈”的转化594
第三节 史学、文学、文字学和艺术598
一《史记》、《汉书》及其他史学著作598
二 汉赋、乐府和五言诗603
三《尔雅》、《方言》和《说文解字》606
四 书画、音乐和舞蹈609
第四节 自然科学613
一 数学613
二 天文历法614
三 化学616
四 农学616
五 医学617
索引(按笔画为序)(人名、地名、重大事件及典章制度等)620
主要征引书目与参考文献646
后记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