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鞍山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鞍山港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215495.jpg)
- 吴恒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0623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鞍山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马鞍山古港的形成和发展(上古~1840年以前)1
第一节 马鞍山古港的形成1
一 沿岸人类的早期活动1
二 航道、港湾的初步利用3
三 胥溪人工运河的开凿5
四 港口的形成8
第二节 马鞍山港的早期发展9
一 牛渚营的设置促进港口向军港转移9
二 港口重心开始向长江沿岸转移12
三 架设采石长江第一座舟桥14
四 开挖采石新河15
五 沙洲河道的变迁和姑溪河改道金柱关入江17
六 胭脂河的开通19
七 早期的港口设施和港口管理20
第三节 长江上的重要港口24
一 持续发展的商航运输24
二 明清时期漕运的兴衰30
三 关税和河泊所32
四 新型港航事业的萌芽36
第二章 马鞍山港向近代港口过渡(1840~1937年)42
第一节 民族航运业逐步兴起42
一 太平军整治太阳河渡口42
二 长江水师提督署的设置43
三 民族轮船航业在港口开办45
四 轮木船处境艰难49
第二节 迅速崛起的铁矿采矿业对港口的影响51
一 铁矿的发现与采矿业的崛起51
二 采矿业的发展对港口的影响54
三 外国商船来港贸易56
四 江口转运处的设立59
第三节 港口中心再次转移60
一 兴建马鞍山港第一座码头60
二 开源码头的建成和港口中心的再次转移61
三 兴建采石客运码头62
第三章 沦陷时期与抗战胜利后港口的混乱(1937~1949年)66
第一节 马鞍山私营铁矿码头被日伪强行入股66
一 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营业活动66
二 马鞍山制铁所的设立69
第二节 港口沦陷及码头工人的反抗斗争70
一 日军利用港口疯狂掠夺铁矿资源70
二 日军役使“安益轮”和建军用码头72
三 码头工人的悲惨生活及反抗斗争74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港口的混乱77
一 国民党政府接收港口77
二 马鞍山分矿的设立78
三 港口遭到严重破坏78
四 码头工人的罢工斗争及护港保矿斗争80
五 国民党军队封江征船83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港口生产的恢复与建设(1949~1957年)86
第一节 迅速恢复港口生产86
一 军事接管马鞍山港86
二 恢复港口生产87
三 废除封建把持制89
四 成立木帆船联营社90
第二节 建立港口各项管理制度91
一 固定船舶港籍91
二 实行船舶进出港口签证制度92
三 实行“三统”管理93
四 征收船舶码头停泊费97
第三节 钢铁工业兴起推动了港口发展99
一 马鞍山市的设立及其影响99
二 装卸组织和装卸队伍逐步扩大100
三 恢复轮船客运业务102
四 兴建当涂客货码头和候船室104
第四节 木帆船水运业的发展105
一 推广轮木船结合运输与抗洪救灾105
二 组建木帆船合作运输社107
第五章 曲折前进的马鞍山港(1958~1965年)110
第一节 加强港口统一管理110
一 马鞍山市初建后的发展110
二 马鞍山市港务局成立111
三 港口实行统一管理112
第二节 大规模建设港口115
一 建造临时码头115
二 设立建港指挥部117
三 第一台大型装卸机械的使用121
四 兴建职工生活设施123
五 谢家洼码头区崩塌124
第三节 波浪式发展的港口生产126
一 “保钢”运输的失误126
二 掀起“双革”运动高潮128
三 自制拖轮和改造船型成功130
四 推行“一条龙”运输方式131
五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33
六 开办干线客运业务136
七 当涂港与货主自建专用码头137
第四节 健全港务局内部管理139
一 贯彻“工业七十条”139
二 健全装卸组织机构141
三 货运质量管理的正规化142
四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144
五 装卸工改为计时工资制146
六 扭转建港以来的严重亏损147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鞍山港(1966~1976年)152
第一节 港口遭到严重冲击152
一 生产大幅度下降152
二 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54
三 港航监督遭严重破坏156
第二节 在困境中艰难前进157
一 两次企业整顿157
二 职工老龄化对港口的影响160
三 恢复水运规章制度,开征航道养护费162
四 组建马鞍山市航运管理处162
五 港务局再次接管两个中心港务站163
第三节 码头建设和成组运输的发展167
一 地方码头的兴建167
二 重建港务局一号码头168
三 建造小班轮码头170
四 第一次自制吊车抓斗171
五 开办成组运输174
第七章 马鞍山港在改革开放中开创新局面(1977~1988年)178
第一节 整顿企业,加强管理178
一 恢复健全规章制度178
二 创建“大庆式”企业179
三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183
四 加强场地费的征收工作186
五 港口扩大服务范围189
六 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上升190
第二节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193
一 港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193
二 实行内部相对独立的经济承包194
三 进行劳动工资改革196
四 港务局实行以马鞍山市领导为主的新体制199
五 组建港务局修建工程队201
第三节 港口加快建设步伐202
一 港务局自筹资金增加生产设备202
二 改善港务站点客运设施条件203
三 兴建安徽省境内最大的轮船候船室206
四 四次被评为交通部优质运输单位208
第四节 职工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209
一 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基地209
二 文化娱乐设施的改善211
三 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新建职工医院212
第五节 地方航运企业、码头及水运工业的发展214
一 建立三级航运管理机构214
二 地方港航企业的发展217
三 地方、货主码头的建设222
四 巩固货源确保港航生产224
五 水运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26
六 归渡口改变新面貌227
七 港口与城市同步发展229
结束语231
附录232
一 马鞍山港大事记232
二 马鞍山港务管理局党政负责人名单261
三 马鞍山市航运管理局党政负责人名单265
四 马鞍山港务管理局先进集体、个人名录266
五 马鞍山市1988年末港口主要码头表269
六 马鞍山市港(站)历年通过客货概况表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