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活中的佛教 香光居文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活中的佛教 香光居文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10178.jpg)
- 林克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35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佛教-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活中的佛教 香光居文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1
一、释迦世尊的教育及其特点1
(一)释迦世尊所教育的对象和目标2
(二)释迦世尊的教育制度2
(三)释迦世尊教育的内容3
(四)释迦牟尼教育的显著效果6
二、释迦世尊是为人师表的楷模8
(一)了解学生9
(二)精通教材和忠于真理9
(三)不断地学习与广泛的兴趣10
(四)大公无私和民主合作的态度11
(五)教育的乐趣和热忱12
(六)慈爱与关怀12
(七)精通语言并辩才无碍13
(八)健康的身心和庄严的仪表14
(九)充分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心15
(十)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幽默的运用15
(十一)善于运用种种姿态和动作17
(十二)善巧方便与循循善诱18
(十三)良好的环境与集体的作用19
(十四)结合实际的学习方法19
佛教与净化人心21
前言21
一、因果与戒律是净化人心的前提22
二、佛学从超脱人生之本相来净化人生24
三、八正道是净化人生的具体道路25
四、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26
五、现代佛教应是净化人生的宗教29
结语31
净土思想并非消极32
从净土信仰看佛教对和谐社会的适应33
(一)发菩提心33
(二)戒为基础34
(三)知恩报恩34
(四)信佛念佛35
(五)敬老爱老36
(六)终极关怀36
(七)六和生活36
(八)四摄法36
有关佛教活动场所的一些思路37
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谈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的关系40
人间佛教与上求佛道的关系41
人间佛教与往生净土的关系41
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46
概述47
修忏是天台宗的重要行门50
对近代忏法弊端的反思55
修忏与和谐社会之关系57
认识修忏意义为证圆顿止观而努力61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63
禅之源及其在中国的流布64
禅与人生67
习禅可防治人类身心疾患70
结语79
正在被人们认识的佛教素食80
佛教的素食观81
人类具有食素的本能85
素食是敌瘟疫保健康的法宝86
素食的营养与健康长寿90
佛教景观与旅游经济的发展97
佛教旅游项目的开拓98
1、名山访胜游99
2、朝山进香游99
3、佛事活动游100
4、佛教建筑观赏游100
5、佛教诗文欣赏游102
6、佛教金石碑刻鉴赏游103
7、佛教楹联鉴赏游104
8、佛教美术鉴赏游106
9、佛教音乐鉴赏游108
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111
大师简传111
圆瑛大师由禅入净的实践113
试析“三求”的内涵114
福的分类与求福115
慧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118
学佛与求生净土119
“三求”与利益众生120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120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121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122
大师提倡的“三求”是实修之路127
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129
总则129
极乐世界苑“华藏莲池海会塔”建塔设想131
极乐世界苑念佛堂规约132
极乐世界苑共住规约133
极乐世界苑临终关怀事业及注意事项134
世界苑入住协议书135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137
临终助念与终后处理141
为什么要助念142
助念前的准备144
助念之规制与病家注意事项144
终后处理149
遗嘱151
陀罗尼经被及其应用153
金光明沙156
咒轮157
助念功德 不可思议161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165
地藏菩萨是我们的榜样174
第一部分 《地藏经》是怎样的一部经178
第一点 《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178
第二点 《地藏经》是佛陀的遗嘱179
第三点 《地藏经》是为人处世的准则180
第四点 《地藏经》是具体讲因果规律的经典181
第二部分 《地藏经》的重要内容184
经题184
翻译者185
全经内容185
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具体修法192
第一点 “生”的问题192
第二点 希望得到家庭平安,衣食充足的修法195
第三点 外出旅行保平安的修法196
第四点 对于病魔缠身的修法196
第五点 是临命终时的修法197
第四部分 发菩提心是修行的动力203
第五部分 向地藏菩萨学习什么?204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209
摩诃迦叶对佛教的重大贡献210
大迦叶尊者给我们的启示214
道济禅师与其独特的语录219
道济禅师之殊众行状219
与人迥异的语录222
立社念佛万古师225
万古宗师学人楷模226
创白莲社祈生净土228
功高易进念佛为先231
同志百余贤人十八232
蓬勃发展誉称共宗240
学佛修行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252
延寿大师 弘化事迹253
真实修行 万善同归255
(一)世善258
(二)出世善259
行万善之功德利益260
万善同归 禅净双修269
永明大师《四料简》略谈278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281
大师之生平282
大师净土思想之特色283
大师初住云栖之因缘286
八祖道场云栖寺288
七十年前之八祖道场291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293
蕅益大师简传293
蕅益大师与地藏菩萨之深缘295
清净戒根速满菩提之愿296
神咒能灭定业拔三障苦施三德乐297
普劝持念圣号诵经礼忏298
造像功德不可思议301
护持三宝庄严道场301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禅净合一思想305
中峰禅师行状306
真参实究 单提向上307
融会诸宗 禅净结合309
禅净相即 举扬净土311
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15
楚山绍琦禅师的师承系统315
楚山绍琦禅师行状316
楚山禅师之念佛禅318
楚山禅师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326
碑记序跋及其他329
唐金台接引怀玉禅师千佛灵应塔碑铭329
古延庆寺重建天王殿碑记330
甘肃省通渭县华严寺新铸千佛铁塔疏332
佛灵岩重新绀宇记333
重印《净土生无生论》序334
《兴慈法师年谱》序342
《真心修净土万修万人去》序343
《往生论·往生论注白话解释》序345
《天籁梵音》序347
《居家二众皈戒手册》前言348
《护生放生手册》前言356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359
后记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