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读生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解读生死
  • 郑晓江,钮则诚主编;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台湾中华生死学会,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805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生命哲学-文集;死亡哲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解读生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南昌·生死·哲学&钮则诚1

生死哲学的知识建构1

由“认”到“命”——中国人生死态度之研究&郑晓江3

一 现代人生死“认命”之难4

二 道家的“安之若命”10

三 儒家的“乐天知命”17

四 对儒道“认命”之生死态度的沉思27

“华人生死学”知识建构&钮则诚36

引言36

一 概念分析37

二 批判思考40

三 意义诠释43

四 综合讨论46

结语49

略论儒、佛生死观思维理路之歧异&蒋九愚 杨帆51

一 人本主义与佛本主义51

二 死而不亡与生死流转53

三 气化实存与性空缘起58

论王阳明的生死哲学&徐春林63

一 生死态度:“吾心光明,亦复何言”63

二 生死价值论:“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仪而已”65

三 生死超越论:“致良知”68

四 王阳明生死哲学的现代意义72

庄子的生死观&龙江75

一 庄子“全生”、“保身”与“逍遥”的生命观77

二 超越、达观的死亡观81

浅析道家生死哲学的特点&王玲玲87

一 生死同质的唯物意识88

二 “死生存亡一体”的辩证思想90

三 生死必然的宿命观92

四 与“道”合一、死而不亡的理想境界96

五 “乐死”“善死”的美学意境99

庄子的生死哲学刍议&廖小东 丰凤103

一 世俗层面的生死自然104

二 美学层面的生死为一105

三 形上层面的超越生死106

死亡价值的伦理指向&曾建平 姚站军109

西塞罗的灵魂论与慧远的神不灭论&赖功欧117

引言117

一 西塞罗:记忆——作为与灵魂相关的精神现象119

二 智能与德性——灵魂“神性”的深度表征121

三 “学习死亡”——“死亡是最大的善”125

四 慧远:作为因果报应说重要支撑的神不灭论129

五 神——“精极而为灵者”131

六 形尽神不灭——薪火之喻133

关于死亡的三点思考&邓庆平137

一 死亡系统137

二 死亡问题141

三 死亡价值146

临终关怀与生死关怀149

宗教与临终关怀&郑志明151

一 前言151

二 宗教的终极信仰152

三 仪式的灵性关怀161

四 临终的灵性照顾168

五 结论175

试论儒家的灵性关怀&尉迟淦177

一 前言177

二 灵性关怀的意义180

三 儒家对于灵性关怀的看法185

四 儒家灵性关怀的具体作为190

五 结语194

悲伤辅导中的真善美&杨荆生 昝世伟196

一 前言196

二 悲伤辅导的定义196

三 悲伤辅导、咨商与治疗的关系197

四 悲伤辅导的实务198

五 完全的哀悼才能引发正常的悲伤208

六 病态悲伤的觉察与转介210

七 以真善美的悲伤治疗自助助人211

哀伤咨商的探寻之路&罗家玲213

一 缘起213

二 我们的故事214

三 重新看待失落的影响力216

四 “问题解决取向”vs“人格矫治取向”的思辨218

五 重新省思哀伤反应与理论220

生命的陨落与希望——以一名中学生死亡事件的处理为例&林淑贞224

一 缘起224

二 观点225

三 方法233

四 结果235

五 结论240

“见”的开启与典范转移:“生之整体心灵咨商”叙说性研究&梁翠梅247

一 前言247

二 场景一:灯火阑珊250

三 背景二:那人(Figure)……就在灯火阑珊处263

四 场景三:完形(Gestalt)269

五 结语279

学校不该缺失生命教育&罗伽禄281

一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281

二 教育学生珍惜生命283

三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285

四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286

五 教育学生创造价值288

六 教育学生正视死亡290

七 教育学生预防死亡292

“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生死学研究&王一木295

引言295

一 产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几种可能性296

二 遗属对“白发人送黑发人”肝胆俱碎的五个认知层次300

三 “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的根源问题305

四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哲学思考及对策311

五 结语319

走向“生命共同体”——关于“非典”之生死哲学的思考&郑晓江321

一 “蓝色救生艇”与“生命共同体”321

二 关于人类生命与其他生命关系的思考324

三 关于“非典”时期人际、社会关系的思考325

四 关于“非典”引发的生死问题的思考330

五 简短的结论336

生死管理与殡葬文化337

现代殡葬文化教育与传播&诸华敏339

一 现代殡葬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特殊性339

二 现代殡葬文化传播343

三 运用文化创造的基本手段348

殡葬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王夫子352

一 什么是殡葬文化352

二 殡葬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354

三 现行殡葬文化中存在的问题356

四 建立优秀的殡葬文化,提升现代精神文明359

利用社会资本兴办殡葬事业的实证分析——江西省殡葬行业招商引资调研&郭爱华等362

一 基本情况362

二 社会资本引入殡葬业的历史必然性366

三 社会资本引入殡葬业的客观必要性367

四 社会资本引入殡葬业的现实可行性368

五 问题与成因369

六 分析与讨论372

七 对策与建议378

附件380

丧葬陋俗阻碍文明进程&涂冬生384

一 现象篇:南昌丧葬十大陋俗384

二 危害篇:丧葬陋俗阻碍文明进程386

三 根源篇:传统观念造就丧葬陋习387

四 整治篇:规范丧葬根除弊端388

殡葬志工研究——以新竹殡葬管理所生命纪念园区志工队为例&邓文龙390

前言390

一 组织沿革391

二 服务简介392

三 志工教育及观摩训练393

四 结论与未来研究加强的重点397

附录 新竹市殡葬管理所志工培训计划398

近代湖南殡葬礼俗及其变迁&钟启顺399

一 晚清湖南殡葬礼俗状况399

二 近代湖南殡葬礼俗变迁407

附录413

提升生死品质 共促学术繁荣——“海峡两岸生死哲学学术与实务研讨会”综述&王小珍 张嵘415

一 关于生死哲学的知识建构416

二 关于临终关怀与生死关怀420

三 关于悲伤辅导与生死辅导422

四 关于生死管理与殡葬文化424

关于“清明”的生死文化的讨论&杨雪骋等427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一次生死学访谈&郑晓江 王小珍 葛维春444

后记457

热门推荐